李玉伟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观察AXIS钉板侧块内固定系统在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探讨AXIS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方法:1999年1月~2011年12月,对13例颈7胸1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行后路脱位复位、植骨、AXIS内固定术。俯卧位,局麻,后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至双侧关节突。2例在牵引下应用窄骨膜剥离子撬拨双侧关节突复位,未行减压,1例切除骨折的椎板及部分关节突减压后撬拨复位。在侧块中点的内侧和头侧2mm用克氏针钻孔,方向是向外15~25°,平行于关节突关节面,约向上25°-40°,透视确认位置正确后,选择合适的钢板,避免过长,将钢板两端的螺孔套入克氏针,观察钢板的螺孔与入点是否合适,进行调整和塑形,用2.5 mm的钻头沿克氏针方向钻孔,仔细钻透关节突前方骨皮质,测深后用3.5mm丝锥对近端2/3长度攻丝,拧入螺钉。本组均行双侧固定。2例将关节面打毛,在关节突间及椎板间植入颗粒状松质骨,1例在残存的关节突间隙开槽、植入薄骨块及关节突外侧植颗粒状松质骨。术后随访观察脊柱复位、植骨融合及脊髓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复查X线片证实13例脱位均完全纠正。术后进行6~13月(平均7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恢复、脊髓功能明显改善12例,无变化1例。术后6个月3例均植骨融合,融合率达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存在。
结论:应用AXIS钉板侧块内固定系统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有以下优点:入路简单、操作较安全,克服了前路不易显露及椎弓根内固定操作困难易损伤脊髓的弊病;术中较容易纠正颈7胸1脱位;可获得术后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准确的入钉点、入钉方向及足够的植骨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CO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