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伟
潍坊市人民医院
侧卧位直接前路(Lateral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LDAA)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术中骨盆因使用Hohmann拉钩会发生前后旋转。其发生的原因在于用Hohmann拉钩磨锉及摆放髋臼时,放置在髋臼后方的拉钩为了充分牵开强大的阔筋膜张肌、臀中小肌等肌肉时,往往施加了比放置在髋臼前缘的拉钩大得多的力量。即便有THA前后体位架的阻挡,仍导致整个侧卧摆放的骨盆向后方不同程度的旋转。而骨盆向后方的旋转会导致髋臼前倾角视觉上发生变化,造成术中髋臼杯前倾放置角度的误判。这种髋臼杯前倾角放置错误是导致THA术后髋关节前脱位或后脱位的主要原因。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手机水平仪软件对LDAA患者术中髋臼磨锉阶段的骨盆旋转值进行测量。
共计60例LDAA THA患者(共55名患者)参加到本项研究中。以上患者均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Ⅳ期)行THA病例,且排除标准是合并骨盆畸形或脊柱畸形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63.4±8.1岁(41-83岁),体重指数(BMI)为23.9±1.2千克/米²(21.5-26.3千克/米²)。对照组未采用术中骨盆旋转值测量及“补偿”,而直接以手术室地面参考法进行髋臼杯安放。实验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61.7±8.6岁(45-77岁),体重指数(BMI)为23.8±2.1千克/米²(20.3-30.5千克/米²)。实验组采用术中使用手机水平仪测量骨盆旋转角度,髋臼杯进行相对应“补偿”值安放。测量软件为Spirit Level APP。手机通过无菌膜封贴放置在铝合金支架且与2.5毫米克氏针相连。此克氏针术中固定于髂前上棘骨质上。术中在髋臼磨锉之前无拉钩状态以及在充分暴露髋臼磨锉时,分别记录APP上显示的数值,其数值差即为骨盆前后旋转角度。手术4周行骨盆正位DR,并用Widmer的方法测量计算臼杯前倾角。本研究主要分析术中骨盆旋转角度的数值;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骨盆平片髋臼前倾角的比较;骨盆旋转是否与患者BMI相关。
LDAA-THA术中使用Hofmann拉钩充分暴露髋臼时均会使得骨盆向后方发生旋转,旋转角度9.1° ± 1.0° 。骨盆也同时发生向上或向下倾斜,但倾斜角度比较微小无临床意义。骨盆旋转与患者身高、体重或BMI无统计学显著相关性。实验组的平均前倾角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平均外展角与对照组的平均外展角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实验组Lewinnek安全区的臼杯位置比传统组多。
应用LDAA行THA手术中,因Hofmann拉钩在充分显露髋臼时会发生骨盆向后旋转,导致以手术室地面为参考标志摆放骨盆时出现髋臼前倾视觉上变大约9°。若不加以“补偿”而以标准15°-20°度放置髋臼杯,当松开Hofmann拉钩时会出现髋臼实际前倾约24° - 29°的结果,这成为DAA髋关节前脱位的潜在因素。这种因Hofmann拉钩牵拉引起的骨盆向后旋转与患者的身高、体重、BMI无关。在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骨盆平片时发现对照组的前倾角显著大于实验组。本实验对于LDAA更好地放置髋臼杯前倾角提供了准确的理论依据,对于减少术后髋关节脱位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CO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