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隆钧1 , 张继源1 , 董立斌2 , 孙力1 , 陈美1
1.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大理州民政精神病医院
股骨粗隆间骨折也可称之为转子间骨折,主要指股骨近端大小粗隆区域骨折,偶可波及大粗隆下区域为临床常见髋部骨折,现阶段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有微创、操作便捷和固定效果好的优势,为现阶段最理想内固定方式。SuperPATH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则为常见置换术,也可治疗粗隆间骨折。分析SuperPATH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与PFNA技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06±1.49)岁,发病位置:左侧17例、右侧21例;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8.35±1.24)岁,发病位置:左侧18例、右侧20例,基础信息差异P>0.05。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为PFNA术治疗,观察组38例为SuperPATH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效果。
对照组为PFNA术。术前选择合适主钉长度的螺旋刀片,患者取仰卧肩垫高状态,为患者进行神经麻醉。使用牵引床闭合复位,C型臂C线透视检查复位情况,大粗隆上作纵切口,于大粗隆顶点置入导针,X线机透视之下将PFNA钉插入髓腔,X线机下将导针位置调整于股骨颈中偏下,远端距股骨头关节面1cm,螺旋刀置入后拧螺钉锁紧,确定好位置后缝合。
观察组为SuperPATH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麻醉之后标准卧位,髋关节屈曲60~70°,大转子顶端沿股骨干延长线近侧作7cm切口,逐层打开皮肤,游离股骨头,暴露远端骨折位置,保留股距。扩髓完成后选择人工髋关节植入,调试位置合适后逐层缝合。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患者多发疾病,主要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发生几率逐步提升,现阶段对于该疾病以内固定治疗为主,但骨折恢复时间较长且会出现畸形,本次研究即对不同手术方式效果进行探究。PFNA为股骨近端髓内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疾病治疗方式,主要特点为使用特殊螺旋刀片,有较大坚强性和稳定性,为新型外固定技术。对比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多且手术时间更长P<0.05。因此可知采用PFNA治疗时对于患者损伤相对较小因此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相对更优。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恢复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下床活动时间更短且髋关节恢复效果更好P<0.05。此种情况主要和患者接受治疗时SuperPATH入路时患者髋关节无需脱位,术中下肢扭曲、牵拉手法操作可减轻对软组织刺激。髋关节置换时则可避免患者关节愈合效果差所引发的畸形或者长期卧床问题。由于髋关节置换后患者髋关节更为健康,活动更为便捷不会出现畸形因此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综上所述,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术治疗可减轻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髋关节置换则可提升预后效果和患者下床时间,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SuperPATH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PFNA术治疗时均有自身优势,需依据患者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