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战 , 薛明宇 , 周晓 , 王进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介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
自2011年6月-2019年11月,急诊收治的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cm×7.5cm~8.5cm×12.0cm,仅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查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周围穿支血管情况,摆脱传统的下肢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更自由地设计出穿支血管蒂的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常见的穿支有:①股内侧肌穿支。连接腹股沟中点与收肌结节,其中下1/3交界处与髌骨中点的连线即为该肌支的体表投影。第1肌皮动脉穿出点位于体表投影的中点,以此为皮瓣蒂部或影像学探查较粗穿支为皮瓣蒂部。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膝上外侧动脉存在广泛吻合,因而切断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近端,其远侧仍有血液逆行供应,利用此原理,可以形成逆行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穿支皮瓣。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体表投影:连接髂髌线中点与腹股沟韧带中点,此连线下2/3段为降支投影。在此投影附近,找出其穿支,并设计皮瓣。③膝上外侧动脉穿支。在膝关节的外侧,皮支穿出点约位于股骨外上髁以近4.0cm,皮瓣轴线为大腿外侧中线。股前外侧皮瓣大小为:5.5cm×8.0cm~9.0cm×12.5cm。局部穿支皮瓣的大小为2.0cm×3.0cm~5.0cm×8.0cm。
术中,局部穿支皮瓣缝合后张力适中。术后,皮瓣成活良好。随访8到19个月不等,平均时间为14.5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皮瓣感觉未见明显减退。膝、髋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
局部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皮瓣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是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