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1,2 , 吴明凡1,2 , 郑权2 , 许俊胜2 , 曹庆2
1. 六安市人民医院
2.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总结微波消融结合骨水泥填充、内固定在肢体转移性骨肿瘤手术中的疗效。
2019年5月-2022年7月,采用术中微波消融结合骨水泥填充、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治疗18例肢体骨转移性肿瘤,男11例,女7例,年龄48-82岁。手术病灶位于肱骨3例、股骨11例、胫骨4例。来源于肺癌6例、乳腺癌4例、肝癌2例、胃癌2例、卵巢癌1例、平滑肌肉瘤1例,来源不明转移瘤2例。发生病理性骨折7例。采用钢板内固定15例,髓内钉固定3例。完善术前检查并评估患者预期生存期后行手术治疗。于病灶区切开皮肤及皮下筋膜,保护好重要的血管、神经组织,以冰蒸馏水纱布填塞阻隔,微波消融时不断向纱布滴入冰蒸馏水。到达病灶周围软组织肿块时为减少出血,可用微波针插入肿块内先行消融灭活,再逐一大块切除软组织肿块,直至病灶骨。在转移瘤侵犯区域,尽量保护好骨皮质,特别是股骨内侧骨皮质,每隔3.0cm插入一枚消融针,以40W功率消融5miu,然后骨皮质开槽刮除已灭活甚至碳化的肿瘤组织。如果已发生病理性骨折,则撬起骨断端,自断端由近及远逐渐插入消融针进行微波消融,再刮除髓内已灭活组织。反复大量蒸馏水冲洗切口,然后置入钢板或髓内针(有病理性骨折者先行复位)用推杆向病灶区域髓腔内推注骨水泥。冲洗切口后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除2例患者由于年龄大,病灶位于股骨粗隆下并伴有病理性骨折,于术中输红细胞3IU,其余病例术中均未输血。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中失血性休克,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皮瓣烫伤愈合不良,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即可扶拐下地练习行走。
肢体骨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目的是防止出现病理性骨折或固定已发生的病理性骨折,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骨转移瘤常发生在骨干部位,关节置换非常规选择,一般采取的方法为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钢板或髓内钉固定,但在病灶刮除过程中往往出血量大且对周围组织污染严重。采用微波消融技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肿瘤组织的污染,并在手术视野清晰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以降低患者肿瘤负荷。只要术中注意保护重要神经血管,控制好消融功率及时间,可以有效避免手术并发症。
CO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