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韬1 , 万趸1 , 石华刚1 , 邓轩赓1 , 熊小明2
1. 四川省骨科医院
2. 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
比较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与正中切开入路在长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Ponte截骨治疗胸腰段Ⅲ期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
收集整理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采取两种不同入路(Wiltse入路、正中切开入路)长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Ponte截骨治疗胸腰段Ⅲ期kummell病的两组患者各12例。所有患者病椎CT矢状位高度丢失≤70%,CT矢状位Cobb角≤30°,不伴下肢神经症状。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手术固定融合节段均≥5椎节,术中均采用Ponte截骨的矫形方式,正中切口入路组采用关节突及椎板间植骨融合,Wiltse入路组采用关节突植骨融合。术后均特立帕肽、钙剂、维生素D3抗骨质疏松治疗,随访12~1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次日肌酸激酶值,术前及术后3 天、1月、3月、1年腰背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以及Cobb角改善方面的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3 天、1月、3月及1年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在术后3月及1年腰背痛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方面无明显区别(P>0.05)。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3天、1月VAS评分、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次日肌酸激酶值方面,Wiltse入路组均明显低于正中切开入路组(P<0.05)。两组在1年时植骨融合率无明显区别。
经肌间隙入路(Wiltse入路)在长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Ponte截骨治疗胸腰段Ⅲ期kummell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与正中切开入路相似,但在手术创伤、肌肉软组织保护、术后疼痛及快速康复方面较正中切开入路具有明显临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