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瑊 , 王泽华 , 刘云杰 , 冯腾达 , 田最 , 尹志文 , 向川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软骨组织由于缺乏血管和神经,故软骨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能力有限,近年来组织工程学在软骨修复和再生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研究者利用多种方法来制备三维生物支架,如气体发泡、溶剂浇筑、冷冻干燥、静电纺丝以及3D生物打印等,然而目前还没有文章分析国内外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评估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全球现状和发展趋势。
应用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文献数据库2012-2021年间有关软骨修复与再生的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献。检索策略为:(TS=(tissue engineering) AND (TS=(cartilage repair)) OR (TS=(tissue engineering) AND (TS=(cartilage regeneration))。在文献计量学的基础上对来源数据进行统计评价。数据录入和收集由两位具有医学信息学背景的作者独立筛选和提取。在可视化分析方面,利用VOS软件进行文献耦合、共引、合著、共现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指标,探讨组织工程学在软骨修复与再生领域的研究趋势。
共纳入4317篇文献。自2012年以来,论文发文量和相对研究兴趣(Relative research interest, RRI)在全球范围内突飞猛进,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美国是相关领域研究贡献最多的国家,因为它被引用的频率最高,H指数最高,总链接强度最强。我国的发文数量最多,但H-index排名及总被引次数第2,平均被引次数排名第13。澳大利亚的平均引文量最高。《Acta Biomaterialia》收录了相关领域的大部分文章。在院校方面,贡献最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加州大学系统和四川大学。研究关键词可分为四大类:生物材料支架研究、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研究、实验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以及机制研究。组织工程、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和人工软骨是相关研究的常用关键词,而细胞外囊泡、复合支架、3D打印等是近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新兴关键词和研究方向。
本文对国内外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美国一直是这类研究的主要贡献者,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我国虽然发文数量排名第一,但在文献质量上仍亟需提高。《Acta Biomaterialia》收录了最多的相关论文。通过Logistic预测模型分析可以预测,接下来的几年里相关研究在将会大量增加。特别是,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更多地集中在软骨组织工程的三个关键研究方向,包括软骨细胞、种子细胞和生长因子。细胞外囊泡、生物3D打印是软骨组织工程的下一步研究热点。以上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研究人员和医疗从业者提供了协作的见解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