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园园
西安市红会医院
前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36-69例会发生前叉韧带断裂。尽管ACL重建手术能够恢复患者膝关节的机械稳定性,但术后康复依然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在普通人群中恢复任何类型的运动为81%,但只有55%的人能够恢复到竞技水平。此外,另一项系统综述发现,47%的患者在ACL重建术后1年内仍未能恢复到损伤前的运动水平。最新研究显示,ACL重建术后4个月时膝关节屈伸肌的等速肌力肢体对称指数(LSI)与8个月时的等速肌力LSI密切相关,而LSI是确定安全恢复运动(RTS)的常见标准。并且,达到Q-LSI[4m]>59%和H-LSI[4m]>72%与2年后RTS成功的几率增加3倍相关。因此,提升膝关节屈伸肌力是术后康复的核心。然而,一般肌力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肌肉萎缩,但是在肌力恢复方面效果缓慢。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可提供膝关节多角度离心、向心等速训练,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屈伸肌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加速患者恢复全面运动。所以,本文旨在探索早期应用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对前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和恢复运动的疗效观察。
于2023.01.1~2023.11.1期间筛选我院门诊及住院前叉韧带重建的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共30例。观察组早期应用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并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一般肌力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中频电疗、雷火灸、中药塌渍、中医定向透药和冷疗。分别在术后6周、12周和16周对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肌肉厚度测试、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以及Lysholm 评分,等速肌力测试中记录患者膝关节向心/向心模式下屈伸活动的峰力矩和最大单次做功等内容。观察并分析。
通过6周、12周和16周的干预,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12周、16周分别在股四头肌厚度、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和Lysholm评分方面均有改善,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6周对照组随着时间增加,股四头肌厚度、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和Lysholm评分明显下降。表明了早期应用等速评估训练系统进行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相比一般肌力训练更能有效提升前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屈伸肌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加速患者全面恢复运动。
等速运动是指一种顺应性的肌力运动,其特点是机体在自主运动中角速度维持不变,与等张运动类似发生动力性的收缩,同时与等长收缩相一致的是,运动中平衡运动的肌肉收缩提供所承受的阻力。等速肌力训练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加速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使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具有极高的效率与安全性。并且等速肌力训练相比一般肌力训练,能同时训练肌肉的三种类型纤维,其中等速向心肌力训练能够在低速情况下募集Ⅱ型肌纤维,在高速情况下募集Ⅰ型肌纤维,先快后慢,促使关节形成的应力逐渐扩大,全面恢复膝关节周围肌群肌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得出,早期应用等速评估训练系统可以提升前叉韧带重建患者膝关节屈伸肌纤维的募集率,提高肌肉力量和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全面恢复运动。
COA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