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缘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以改进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的相关防范措施,预防二次骨折发生。
对8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初次骨折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二次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进行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大于70岁发生二次骨折的发生率为75%,明显高于50~69岁患者,所以高龄是导致骨质疏松患者二次骨折因素之一。2、女性患者二次骨折发生率为52%,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性别是导致骨质疏松患者二次骨折因素之一。3、骨密度(BMD-T)<-3.5二次骨折发生率为60%。明显高于-3.5,骨密度是导致骨质疏松患者二次骨折因素之一。4、考虑CHARLSON合并症指数分级评估,0级和1级二次骨折发生率均为30%,明显高于其他级数。CHARLSON合并症分级指数高是导致骨质疏松患者二次骨折因素之一。5、当躺卧与站立转换的时间间隔越长,就越容易引起二次骨折。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高龄、性别、骨质疏松、CHARLSON合并症分级指数高、躺卧与站立转换时间长是引发二次骨折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该类患者应加强有效评估,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预防二次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