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兵1,2 , 徐宝山1
1. 天津市天津医院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分析研究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与相邻椎体骨折的相关性。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因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骨折在我院行单节段椎体成形术患者,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出现术椎相邻椎体骨折为标准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估三种基于X射线的简便评价方法预测术后1年内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能力,得出简便、准确的评价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570例患者,A组未骨折511例,B组骨折59例,两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正位片法、侧位片法、正侧位片法显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预测术后相邻椎体骨折面积分别为0.612、0.696、0.717,正位片法与侧位片法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正位片法与正侧位片法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侧位片法与正侧位片法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两组正位片法1分患者无统计学差异,2、3分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侧位片法1、2、3分患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种评价法线性回归分析,骨水泥分布分数与相邻椎体骨折呈正相关。
三种评价方法能够可靠预测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侧位片法、正侧位片比正位片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但侧位片法更为简便,正位片法中骨水泥越过中线后分布广泛、侧位片法中接触上、下终板是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