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诏 , 孙瑞 , 牛军杰 , 李军 , 王佳伟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人体鼻骨细薄、突出、表浅,易骨折,而且,鼻骨结构复杂、个体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临床经验,对鼻骨正常解剖、变异及其骨折的高分辨率CT表现进行总结,以期提高认识,减少误判。
1.临床资料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集的25例正常鼻骨及25例鼻骨骨折的高分辨率CT横轴面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图。25例正常鼻骨为正常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8~59岁,平均28.6岁。 25例鼻骨骨折为外伤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0~58岁,平均29.7岁。
2.方法
采用SOMATOM Force 双源CT机扫描,头先进、制动,图像矩阵1024× 1024,重建层厚0.6 mm,层距0.6 mm,窗宽2700 HU,窗位700 HU,扫描视野(FOV)18 cm×18 cm,高空间分辨率骨算法重建。
3.图像分析
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正常组进行双盲法观察,提出诊断,意见不一时共同商讨得出结论。对正常组着重观察骨缝、鼻骨孔、缝间骨及各种正常变异。外伤组着重观察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线形态、走行,分离、成角、错位。
1.正常组
(1)鼻区正常骨结构有骨缝(鼻骨间缝、鼻颌缝、鼻额缝、额颌缝)、鼻骨孔、缝间骨、血管神经压迹。(2)骨结构解剖变异:骨膨大12例,鼻骨咬合9例,薄鼻骨6例,厚鼻骨1例,鼻骨卷曲2例;鼻骨末端过度上翘、凹陷、延展或平直、内勾或外翘状,共7例。
2.外伤组
鼻骨下段骨折12例,单侧骨折10例,双侧骨折5例,鼻中隔骨折6例;上颌骨额突骨折12例、泪骨骨折3例;鼻颌缝成角12例。鼻骨压迹处骨质成角9例。鼻颌缝错位、成角11例,鼻骨内移14例。
熟悉高分辨率CT鼻骨正常解剖结构、正常变异以及各种骨折表现,有助于减少临床各种误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