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回顾性分析脊髓空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53例脊髓空洞病例。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既往病史、病变节段、手术方式、手术时长及术后症状缓解情况等。
所有患者均经磁共振确诊为脊髓空洞症。患者平均年龄(44±13)岁,性别(男/女)比例为30:23,病程持续时间为(2.7±3.4)年;在临床表现方面,(18/53)例患者表现为四肢或全身的乏力,(30/53)例患者有肢体麻木的症状,(26/53)例患者表现出头部或四肢的疼痛,(16/5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10/53)例患者的四肢肌力相应减弱,(8/53)例患者有肢体感觉功能减退的症状,(4/53)例患者的大小便受到影响,(11/53)例患者在手术前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对症支持治疗,(26/53)例患者既往存在不同种类的外伤史手术史或基础疾病史;在影像学方面,(32/53)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出颈胸段脊髓空洞,(19/53)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颈段脊髓空洞,(1/53)例患者影像学呈现全脊髓空洞,(1/53)例患者表现为腰骶部脊髓空洞;在手术治疗方面,(43/53)例诊断为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患者接受了环枕减压术治疗,(5/53)例诊断为椎管内占位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接受了椎管内病损切除术治疗,(4/53)例患者接受了单独的脊髓-蛛网膜下腔分流术,(1/53)例的脊髓空洞患者接受了后入路颈椎植骨融合术的治疗方式,平均手术时长为(3.67±0.98)小时,平均住院天数为(16±5)天,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
脊髓空洞患者男性居多,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症状,病程缓慢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以颈下段和胸上段的病变多见,环枕减压术和脊髓-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能有效减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