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延华1 , 曹阳1 , 王飞1 , 李枫1 , 郭嫣婷1 , 刘月1 , 董伟民1 , 林艳1 , 黄玉辉2 , 顾伟英1
1.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 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院
目的:探索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来源的(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小鼠模型的新型构建方法和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安罗替尼治疗硼替佐米耐药型MM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初治和复发难治MM患者的骨髓标本15例、MM髓外侵犯的组织标本1例和MM胸膜腔侵犯的胸水标本1例,利用Ficoll分离骨髓和髓外胸水标本的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 MNCs),通过在NSG小鼠皮下接种原代MNCs或组织小块及序贯肿瘤组织块皮下移植建立MM PDX模型,利用Giemsa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和多色流式研究MM PDX模型的肿瘤特点,利用MM小鼠模型研究安罗替尼治疗MM的疗效,并进一步利用多色流式、荧光共聚焦和细胞凋亡检测等手段从肿瘤微环境的角度阐释安罗替尼治疗MM的作用机制。结果:通过皮下接种和序贯移植的方法成功建立了4例MM PDX模型(命名为PDX1-4),其中3例来源于初诊的MM患者(PDX1-3),1例来自MM髓外侵犯的胸水(PDX4), 该种模型保留了原代MM细胞的药物敏感性, PDX4模型对硼替佐米耐药,该模型的肿瘤细胞形态类似成熟的浆细胞,胞浆丰富,核偏位,细胞核畸形,阳性表达CD138和CD38,限制性轻链表达,细胞增殖速度比MM细胞系MM.1S慢。在PDX1和PDX4模型中,安罗替尼治疗组肿瘤生长曲线和瘤重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PDX1和PDX4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安罗替尼治疗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以及M1型TAMs的比例均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在PDX1和PDX4模型中,安罗替尼治疗组肿瘤血管的密度和血管灌注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安罗替尼治疗组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利用NSG小鼠皮下接种原代MM细胞建立MM PDX模型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建模方法,该种模型具备MM的形态学和表型的基本特点,并保留了原代MM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可用于MM治疗方案研究。安罗替尼有效抑制了硼替佐米耐药的MM PDX的生长,并且安罗替尼治疗增加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以及M1型TAMs的比例,降低了MM血管的功能,诱导了MM细胞的凋亡。因此,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安罗替尼能够克服硼替佐米耐药有效治疗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