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荣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步态障碍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多种遗传和退行性疾病可导致该症状。部分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步态障碍是其主要表现,发病后逐渐丧失正常生活能力,药物、康复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收效甚微,目前尚无阻止病情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案。近年来脊髓电刺激术(SCS)的治疗适应症范围不断拓宽,国外有少量将SCS用于治疗步态障碍的个案经验,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其适应症选择、作用机制、电极靶点位置及程控参数设置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索脊髓电刺激术(SCS)能否有效改善特定患者的步态障碍症状。
于2021年7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中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探索性地开展了两例SCS手术用于治疗步态障碍患者。其中1例为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6型(SCA-6)患者,1例为多发性硬化患者。SCA-6患者主要症状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步态障碍和平衡失调,病程1年余,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 另一例为多发性硬化患者,主要症状为步态障碍和平衡失调,小便频繁伴困难,病程2年。经医院新技术审批论证及通过伦理会同意,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完成该手术。这2例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行SCS手术治疗,电极靶点设置在T9-11硬膜外间隙,术中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将电极调整至生理中线处。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复查胸椎CT三维重建示电极位置满意,术后2周开机行电刺激,制定个体化调控方案,行分侧设置不同刺激触点及参数。开机状态下患者步态不稳及平衡障碍较术前改善,经Tinetti步态与平衡试验量表评分示术后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后期根据患者症状调整电刺激参数,并辅以康复功能训练。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步态障碍及平衡失调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SCA-6患者术后随访7月,Barthel指数由40分提升至80分;MS患者术后随访3月,Barthel指数由35分提升至70分,小便症状明显改善。并且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该2例患者的症状改善也在持续进步中。
脊髓电刺激术(SCS)可有效改善特定患者的步态障碍症状,可明显改善患者步态及平衡障碍。这项新技术有可能为步态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能改善其症状的有效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性,延缓疾病进展,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目前这方面的经验仍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其作用机制,并进一步 探索电极植入最佳位置、目标刺激参数、刺激位点及模式等,以更好地保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