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列表>论文摘要
会议信息 基本信息 评审结果查询 学分下载 日程一览 讲者主持查询 个人参会注册 视频回放 论文汇编 展览招商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个人中心 往届回顾 2021 神外全年会议
+ 放大 - 缩小

症状性骶管囊肿的微通道微创治疗

林国中 , 吴超 , 司雨 , 马长城 , 杨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微通道对症状性骶管囊肿进行微创治疗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2年12月90例症状性骶管肿物的临床资料,囊肿长径0.5~3.5 cm,采用小切口,微通道牵开,进行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囊肿,封闭瘘口。临床随访结果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估,行影像学随访评估囊肿有无复发。

结果:90例患者均在微通道下进行个体化骶管后壁切开,宽度1.5cm以内。82例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远端囊壁旷置)。手术时间(97.0±12.6)min(75~120min);术后住院时间(6.0±1.0)d(5~9d)。术后病理均为单纯囊肿。术后除8例出现骶尾部麻木感外,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术后随访时间3~36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8例出现骶尾部麻木感者均恢复正常,未见囊肿复发。VAS术前1~10分,中位数3分,术后降为0~3分,中位数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66,P<0.05);JOA评分术前(21.6±3.9)分(14~28分),术后升至(28.7±1.1)分(2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26,P<0.05)。

结论:骶管囊肿大多可通过微通道完成微创手术。微通道有利于保留骶椎的后壁结构和肌肉附着,有利于保持骶椎的完整性,避免骶后孔神经损伤。电生理监测有助于降低神经损伤风险。


首页 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