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了解儿童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62例颅内肿瘤患者。观察术后30d内患者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颅内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观察术后颅内感染情况。结果:62例颅内肿瘤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9例,颅内感染发生率14.52%;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h、脑脊液渗透、留置引流时间≥3d、术中颅底重建是影响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应对其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关键环节。
颅内感染评估标准:患者临床上出现与病程不相符的发热、头痛、颈强直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后,患者满足以下其中三项指标,即可确诊颅内感染:①脑脊液常规实验室结果显示,白细胞超过10×106/L,白细胞分类中可见多核细胞所占比例超过55%,潘氏试验呈现阳性反应,外周白细胞超过10×109/L;②CSF中糖定量检测低于450mg/L,蛋白定量超过0.45g/L;③经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症状或体征有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④脑脊液中培养出病原菌或是脑脊液涂片上可见病原菌。1.3方法收集62例患者年龄、性别、ASA评分、外伤、肿瘤、血管或其他等疾病类型、急诊手术、幕上、幕下或两者等手术部位、手术时间、脑室外引流管、颅内植入异物、术后脑脊液漏、激素应用、术前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如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肺炎等)相关指标,并根据术后颅脑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对照分组,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性,总结出诱发其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以“例”表示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情况62例颅内肿瘤患者中,术后发生颅内感染9例,颅内感染发生率14.52%。2.2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单因素分析,对可能引起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66~78岁、手术时间≥3h、脑脊液渗透、留置引流时间≥3d及术中颅底重建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
国外来自神经外科成人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仅为1.94%,国内数据及儿童数据不详,而本次研究结果儿童接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54.55%,这可能与单中心儿科ICU患儿的原发疾病构成有关,大多为颅内肿瘤特别是后颅窝占位及开放性颅脑外伤等,也和发病时间、地区分布、医院环境、医护人员业务水平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这提示儿童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可能被严重低估,与儿童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有关。因此,深入探讨儿童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将有利于早期判断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从而最终改善儿童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