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
湖北省肿瘤医院
目的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首选治疗方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疗会出现放射性口腔炎。造成放疗区域的疼痛感,增加口腔溃疡事件,在饮食时会出现强烈疼痛感,降低患者食欲,造成情绪低落,焦虑等,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反过来会加重放疗不良反应,抑制机体免疫力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放疗摆位误差,影响放疗精准度,降低放射敏感性和疗效。本研究在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并发口腔溃疡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所产生的效果较好,有效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的11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并发口腔溃疡的患者,入选标准:患者意识清楚,能正常语言交流,年龄为31-68岁,签署知情同意。
对照组:患者行普通护理模式。观察组:基础护理上行针对性护理。组建多科学管理团队由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1人、主管医生4人、心理咨询师1人、营养师1人,全面负责管理工作的统筹、实施、协调及质量控制等。入院时责任护士展开一对一宣讲。发放科室常规健康教育手册,放疗期间进行有效沟通,根据患者的口腔问题和口腔卫生知识的了解,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多学科联合团队评估后,相应专业实施个性化干预。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的愈合情况及疼痛感程度进行详细记录,将其愈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进行统计。②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在出现溃疡时以及放疗结束一周时,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
采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23.0,将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通过T进行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各55例患者情况比较,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8.1±1.67) 疼痛消失时间(4.3±1.02);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9.2.1±1.77) 疼痛消失时间(5.4±1.45)观察组口腔溃疡的缓解情况较好,时间较短(P<0.05)。心理状况比较,观察组:SAS评分(31.2±3.47)SDS评分(33.7±4.08);对照组SAS评分(48.2±6.71),SDS评分 (47.6.2±7.42),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更好(P<0.05)。
结论
头颈部结构较特殊,无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放疗是其首选治疗方式。该类病变对放射线有较高的敏感度,经放疗治疗可消除肿瘤组织,恢复头颈部功能。为达到较强的肿瘤消除效果,临床常增加放射剂量,但该前提下常造成放射性口腔炎等事件,还会出现口腔疼痛等问题,无法正常进食,存在营养物质消耗过快的情况,增加肿瘤患者营养问题。因为头颈部肿瘤的发病部位相对特殊,所以患者经放疗治疗后往往会损伤口腔黏膜,继而导致口腔溃疡形成。临床有研究表明,若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则会对患者的情绪进食造成严重影响,部分患者为了减轻生理不适,减少进食或是不进食,最后导致身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最终影响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治疗。为改善这一情况,临床认为在患者发生口腔溃疡后不仅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还需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展开一对一宣讲,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清理口腔、整理病房清洁卫生和指导进行体育锻炼这几个步骤,让患者的溃疡快速愈合,减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