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海丽 , 王赛琪 , 胡慧慧 , 陈小兵
河南省肿瘤医院
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胃癌现已成为继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后的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胃癌是中国第二常见的癌症,发病率高,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胃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耐药现象逐渐成为了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原因,解决胃癌治疗后耐药问题值得深入探索。ADC (Antibody drug conjugate)全称抗体药物偶联物,由靶向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化学连接子及高效的细胞毒性药物构成,ADC药物特殊的结构可以直接靶向肿瘤细胞表面异常表达的抗原,携带小分子药物准确定位至肿瘤细胞,实现靶向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同时限制有效载荷杀伤正常细胞,减少药物脱靶毒性,与传统化疗方法相比,拓宽了潜在的治疗窗,在临床试验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前景。首先,靶向特异抗原的抗体识别出靶细胞表面异常表达的抗原并结合,经由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随后抗原-抗体-药物形成的复合物进入溶酶体,在酸性和富含蛋白水解酶的环境中,细胞毒药物释放,发挥细胞毒作用,引起细胞死亡。此外,新型的ADC药物还可以发挥旁路杀伤效应,其携带的小分子药物本身具备高的膜渗透性,细胞毒作用致使膜通透性增加,毒素分子释放后能够顺利进入肿瘤细胞间质,杀伤邻近肿瘤细胞目前,在胃癌领域中,ADC药物应用的主要靶点有HER2、Claudin18.2、TROP-2等,其中HER2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在乳腺癌、胃癌、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中,HER2相关基因扩增,导致HER2蛋白的表达增加,在亚洲国家的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人群中,HER2阳性表达率为15%-20%左右。Claudins相关蛋白是细胞紧密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亚型Claudin18.2在正常胃组织中表达严格局限于胃的黏膜上皮细胞,而在胃癌及其转移灶中表现为异常激活,这种表达差异正是Claudin18.2作为ADC药物靶点的优势。此外,滋养细胞表面抗原2(Trop-2)作为广泛表达的糖蛋白,是上皮细胞粘附分子的家族成员之一,有相关研究表明,Trop-2在胃癌病理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且可能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相关。本篇综述主要介绍了这几类靶点的优势及相关最新药物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