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诗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宁波大学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监测以改善AML预后至关重要。PLXNA1基因是编码神经元间相互作用和轴突导向的信号转导受体分子,属于PlexinA家族,主要参与了神经元的产生,调节GTP酶活性以及细胞形状的调节。已有研究表明,PLXNA1在癌症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PLXNA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和预后意义仍不清楚。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PLXNA1在AML中的预后意义及潜在作用机制。
方法:首先,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下载AML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LXNA1转录表达谱及临床数据,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PLXNA1的表达与AML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和Cox回归分析评估PLXNA1的预后意义。同时,构建了诺模图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的预后。接着,我们比较了PLXNA1高低表达组之间的AML样本中的表达谱,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然后,对这些DEGs进行GO/KEGG及GSEA功能富集分析,以评估PLXNA1在AML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了进一步了解PLXNA1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我们采用ssGSEA分析,利用Spearman校正评估PLXNA1与24种免疫细胞富集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此外,我们使用STRING构建了PLXNA1及DEGs中的潜在共表达基因网络。
结果: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PLXNA1的表达与诊断年龄、白细胞计数、FLT3突变及细胞遗传学风险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高PLXNA1的AML患者比低PLXNA1的患者预后更差。多变量Cox分析进一步证实PLXNA1升高是AML的独立的预后因素,并且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细胞遗传学风险、FLT3突变阳性也与AML预后不良相关。此外,GSEA显示,在PLXNA1高表达组中,有一些途径如MAPK、RAS、FLT3、PI3K/AKT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免疫浸润分析表明,PLXNA1的表达与多数免疫浸润细胞呈正相关。PPI网络显示,PLXNA1可能与FLT1、VEGFA、KDR和NRP1一起参与AML肿瘤的发生发展。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表达的PLXNA1与AML的低生存率显著相关,可作为AML的预后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