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敏 , 王强
武汉科技大学
越来越多的临床报告和研究表明,除了已明确表征的肿瘤风险因素外,口腔微生态的失调也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当前新的研究证据论证了口腔微生态的变化(微生物群的丰度和多样性改变)可能支持或破坏多种肿瘤的生长环境,包括口腔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值得注意的是,口腔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在病理情况下可能通过口腔和颌面部血液循环传播到远处器官、或通过胃肠道参与全身循环,从而对远端肿瘤产生影响。因此,整体上认为口腔微生态会通过调节微生物-免疫系统-肿瘤轴发挥作用。目前,已经有了充足的证据证明具有潜在致病能力的口腔厌氧菌群,包括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变形链球菌参与肿瘤进程。部分好氧细菌,如小孢子菌、血链球菌也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那么如何抑制这些病原菌的入侵和大量定植,是有效阻止其向远端传播和肿瘤发生发展的最根本途径。鉴于当前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和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加,采用非抗生素疗法如口服益生菌已经成为临床实践中的辅助治疗手段甚至是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我们前期的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口腔益生菌嗜热链球菌ENT-K12无致病性、能高产抗菌肽,在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面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减少抗生素单独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但口服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疗法目前尚未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推广,其抗感染作用机制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形成生物膜的几种重要口腔病原菌,包括致龋的变形链球菌、引起病变的具核梭杆菌和与牙周炎相关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评估了ENT-K12对这些口腔细菌病原体的显着抑制作用,包括生长抑制、生物膜预防和破坏、细菌感染(粘附和侵袭)的干预、细胞毒性的减弱、LPS过度炎症反应的调节和群体感应(QS)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本研究为减少口腔病原菌的大量定植以及患者对抗生素的依赖,使抗生素引起全身系统菌群紊乱的影响降到最低,以及为开发替代抗生素疗法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