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列表>论文摘要
邀请函 基本信息 日程一览 讲者主持查询 个人参会注册 单位团体注册 视频回放 大会直播 学术会议评估调查表 资助代表名单 评审结果查询 论文汇编 照片直播 资料下载 个人中心 联系我们 分会全年会议 往届回顾 2021
+ 放大 - 缩小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NK/T细胞淋巴瘤人工智能预后模型

蔡清清1 , 李超峰1 , 王亮10 , 谢传淼1 , 张宇辰1 , 邓一术1,2 , 邹琪华1 , 经秉中2 , 蔡培强1 , 田小朋1 , 曹益1 , 杨瑜3 , 李炳宗4 , 刘芳5 , 李志花6 , 刘再毅7 , 冯仕庭8 , 彭挺生8 , 董玉君9 , 王新艳10 , 阮广英1 , 何韵1 , 黄慧强1 , 梁洋1

1.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2.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

3. 福建省肿瘤医院

4.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6.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7. 广东省人民医院

8.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9.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目的:

NK/T细胞淋巴瘤(NKTCL)是我国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预后预测系统仍需进一步被优化。鼻咽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是NKTCL的常规治疗前检查,其图像数据尚未被充分利用,而人工智能(AI)具备分辨像素级别细微图像差异的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AI方法建立NKTCL的预后模型。


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共纳入288例病理诊断为NKTCL、且可获得治疗前鼻咽部MRI的患者,被分为训练集(n=134)、内部验证集(n=58)和外部验证集(n=96)。我们使用了增强的T1加权MRI图像来建立预后系统,进一步提取、筛选影像学特征,并将其输入随机生存森林(RSF)模型中,基于无进展生存期(PFS)获得“MRI评分”。随后,通过联合“MRI评分”和患者基线特征获得“总评分”。在独立数据集中验证预后系统的性能,通过时间依赖性曲线下面积(AUC)和一致性指数(C-index)与临床上使用的多种预后模型进行比较。


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总评分”预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能力。在内部和外部验证集中,对PFS的3年时间依赖性AUC分别为0.863和0.774,对总生存期(OS)的3年时间依赖性AUC分别为0.830和0.776。在内部和外部验证集中,“总评分”的AUC显著高于IPI、KPI和PINK(p值均<0.05)。在外部验证集中,“总评分”的C-index在PFS预测方面要显著高于IPI、KPI和PINK(“总评分”:0.774对比 IPI:0.617,p=0.010;对比KPI :0.678,p=0.027;对比PINK:0.649,p=0.014)。然而,在内部验证集中,“总评分”虽数值上优于IPI、PINK,但无统计学意义(与IPI:p=0.071;与PINK:p=0.051)。


结论:

AI系统在NKTCL的预后预测中展现出理想的效果,并可能作为现在临床预后评分系统的补充。


首页 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