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列表>论文摘要
主席致辞 会议质量评估调查 视频回放 照片直播 学分答题 基本信息 电子壁报评审结果证书下载 电子壁报评审结果 领取学分证书 学分下载 日程一览 讲者主持查询 神外大家庭 评审结果查询 会场平面图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 个人中心 往届回顾 论文汇编
+ 放大 - 缩小

意识障碍患者中CM-pf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在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葛芊芊 , 何江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目的:

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通常由严重脑损伤所致,其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center median-parafascicular complex,CM-pf)的脑深部电刺激(DBS)已被报道为治疗意识障碍(DoC)的一种潜在疗法。然而,对其电生理特征的理解不足限制了治疗效果的提高。本研究旨在探讨CM-pf的电生理特性在DoC患者的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通过分析CM-pf的电生理数据,研究团队试图为Do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我们收集了23例接受中央丘脑DBS(CT-DBS)手术的DoC患者的CM-pf电生理信号,提取其中的典型电生理特征。研究采用了多种电生理技术来分析CM-pf的活动,以评估CM-pf在不同意识状态及不同预后患者间的活动差异。此外,研究还结合了对预后有重要价值的临床特征,以增强对DoC患者预后的理解。


结果:

23例患者中,有11例(0/2 慢性昏迷,5/13 反应性无意识状态/植物人状态(UWS/VS),6/8 轻度意识障碍状态减弱(MCS-))在接受DBS治疗后意识水平有所改善。在CM-pf区域,MCS-患者中明显更强的γ波段syncMUA强度和α波段归一化MUA功率被发现。此外,更高的放电率、更强的高γ波段MUA功率和α波段归一化功率以及更稳定的θ波振荡与更好的预后相关。此外,我们部分临床因素与特定电生理指标相关,包括病因、年龄和DoC持续时间。


结论:

 我们对DoC患者的CM-pf的电生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我们的结果支持“中间环路”假说,强调了中央丘脑在意识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CM-pf的电生理特征对于理解DoC的发病机制、预测其恢复至关重要。此外,我们还识别了与DoC的临床因素(如病因、年龄和持续时间)相关的电生理特性。这些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方向,强调了在治疗策略中考虑这些因素的重要性。


首页 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