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源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人员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关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2020年8月24日17:22在微信工作群发布,2020年8月27日00:10截止,以网络问卷形式对乌鲁木齐市138名居家隔离居民进行匿名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评估,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疫情关注、消遣方式、获取疫情消息途径等了解居民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采用广泛焦虑量表(GAD7)和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居民进行测评,并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8名调查对象中男性58人,女性80人,41 人存在焦虑症状占29.7%(41/138),54人存在抑郁症状占39.1%(54/138);有抑郁症状的男性28人,占48.3%(28/58),女性55人,占68.75(55/80);有焦虑症状的男性22人,占37.9%(22/58),女性49人,占61.25%(49/80),女性的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35岁的居民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分别为16人,占35.6%(16/45),11人,占24.4%(11/45);>35岁的居民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分别为67人,占72.1%(67/93), 60人,占64.5%(60/93)。>35岁的居民有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5岁的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居家隔离居民“每天都看疫情信息”“其身边的人非常关注”的最多,均为71.7%; 获取疫情消息最常见的途径是“微信微博论坛”为68.1%,最常见的消遣方式是“玩手机”为76.1%;居民消遣方式中的7个因素与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状进行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玩手机与抑郁症状(r=0.183, P <0.05)、看电视(r=0.187, P <0.05)、睡觉(r=0.306, P <0.01)均呈正相关,其他消遣方式与抑郁症状(r=0.306, P <0.01)呈负相关。睡觉与焦虑症状(r=0.267, P <0.01)呈正相关,其他消遣方式与焦虑症状(r=0.316, P <0.01)呈负相关。
乌鲁木齐市居民在居家隔离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对隔离居民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干预措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