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红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
失眠,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普遍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大家的健康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疾病。然而,面对这一难题,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中医导引,这一古老而智慧的养生之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您提供了一条缓解失眠、重获安眠的健康之路。只要您坚持实践就一定能够重温好睡眠。
一、中医导引,古老智慧与现代需求的碰撞。
中医导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数千年前。它融合了道、儒、医等多家思想,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肢体、集中意念等方式,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强健体魄的目的。现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自然、健康的养生方式。中医导引,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和简便易行的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医导引讲究“形神合一”,通过柔和而连贯的动作,配合呼吸的调节,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通过调节人体机能,缓解因压力、焦虑等现代生活节奏问题导致的失眠症状。
二、中医导引与心身医学的融合。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逐渐成为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的新兴学科。而中医导引,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强调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健康理念与心身医学强调心理、生理相互关联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导引与心身医学的结合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在慢性疼痛、失眠、焦虑等疾病的治疗中,通过中医导引结合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手段,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中医导引与心身医学的融合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推广,二者的融合将为现代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中医导引如何缓解失眠?
(一) 调整呼吸,平复心情。
呼吸是生命之本,也是中医导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中医视角下,呼吸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更是调节身体内在平衡、促进气血循环的精妙所在。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技巧,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减缓呼吸节奏、心率,增加摄氧量,放松身心,从而降低身体的紧张感,促进睡眠。如“六字诀”呼吸法,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对应的发音与呼吸配合,有针对性地调理五脏六腑。“嘘”字诀对应肝,有助于疏肝解郁,缓解肝气郁结导致的不适;“呵”字诀与心相应,能够清心除烦,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着积极作用。
(二) 运动肢体,疏通经络。
中医导引中的许多动作,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注重身心的整体协调与局部锻炼。这些动作不仅活动筋骨、增强体质,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当身体经络畅通无阻,气血运行顺畅,失眠也就无从存在。如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可以治疗“心火过旺,肾水不济”导致的失眠多梦;“两手攀足固肾腰”,能有改善因肾虚引起的失眠;“攒拳怒目增气力”可以改善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导致的失眠;“背后七颠百病消”可以改善因气血不畅、经络瘀堵引起的失眠。
(三) 集中意念,排除杂念。
在中医导引的练习过程中,意念的引导至关重要。练习时需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呼吸上,排除杂念和干扰因素。这种意念也可称之为“冥想”“正念”。近年来,冥想正念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工具,在心理健康和提升睡眠质量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强调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不评判地接受此刻的体验,无论是身体的感受、内心的想法还是外界的声音。通过引导人们关注当下,减少对过去错误的懊悔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从而有效降低压力和焦虑水平。这种练习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减轻压力、缓解焦虑,还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让人在日常生活中精力充沛、情绪稳定。
四、中医导引治疗失眠的实践与体验。
为了更好地体验中医导引的魅力并缓解失眠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引方式。
中医导引种类繁多,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疗效和适用人群。因此,在选择导引方式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八段锦、太极拳、六字诀等较为简单的导引方式更为适合。此外,对意念的专注方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如专注呼吸、身体扫描等。重要的是保持专注和接纳的态度,不评判自己的思绪和感受。
2. 坚持练习,持之以恒。
中医导引并非一蹴而就的治疗方法,它需要长期坚持练习才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和效果。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您需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放弃。
3. 设定固定的练习时间。
关于何时习练,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写道:“子后午前,造化合乾坤”。但现今快节奏的生活,“子后午前”的要求很难实现,只要固定时间习练,如每天睡前半小时,进行导引练习,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4.结合其他养生方法。
除了中医导引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养生方法来改善失眠问题。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结合放松练习等,都有助于缓解失眠,全面提升健康水平,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