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广 , 黎倩仪 , 梁俊 , 陈茵茵 , 陈丹纯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本病例患者为替牙列期安氏I类、骨性I类均角患者,该患者同时存在牙列拥挤、牙齿不齐、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个别牙反𬌗、咬干扰、中线偏斜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前期,具有一定生长潜力,针对患者存在的一系列复杂问题,充分利用生长发育潜力,综合考量牙列拥挤、牙齿不齐、牙弓狭窄、腭盖高拱、个别牙反𬌗、咬干扰、中线偏斜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运用𬌗垫、舌簧、扩弓、2*4等技术和方法进行儿童错畸形的早期序列治疗,通过错畸形的早期矫治、保持、停止佩戴矫治器后随访观察等,发现疗效稳定。实现了高效、经济、舒适、简捷地纠正了患儿的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畸形的目的,维护了患儿颜面形态的美观,增强了患儿的自信心,极大降低了II期治疗的复杂程度,为儿童错畸形的牙颌发育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牙弓狭窄容易造成牙列拥挤,牙齿不齐,自洁性差,增加患龋风险,影响颜面美观;个别牙反不仅影响咬,而且容易形成咬创伤;咬创伤容易造成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甚至牙髓坏死及脱落,本病例针对牙弓狭窄、个别牙反、咬创伤等问题进行早期矫治,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临床早期矫治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上颌牙弓狭窄,尖牙间宽度不足,对下颌骨形成闭锁作用,抑制下颌生长,进而形成骨性II类错;与此同时,上腭横向狭窄伴上牙弓前突,由于低舌位使气流从口进入,前磨牙区颊肌收缩的力量导致腭平面向前上倾斜,容易继发不良习惯(如异常吞咽、吮唇)对切牙位置造成不利影响;本病例通过对比扩弓前、扩弓后、停止佩戴保持器后牙弓形态的变化,为儿童早期矫治中扩弓的稳定性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病例通过下颌慢速扩弓,有效的实现了下颌牙弓及牙槽骨弓的横向扩展及改建,为儿童早期矫治在下颌扩弓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病例,通过分析、利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灵长间隙、发育间隙、替牙间隙、“早期近中漂移”、“后期近中漂移”等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运用合理的矫治方法,化解了“切牙债务”问题,为儿童早期矫治牙列拥挤问题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儿童错畸形,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原则是十分必要且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