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乐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目的: 探讨研究西门子3.0T磁共振常见伪影的产生原因及去除。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以来收集我院具有不同程度伪影的169例患者MR图像资料,分析研究MRI 检查几种常见伪影的产生原因以及抑制方法。
结果 :将伪影归纳为图像处理相关伪影、硬件相关的伪影、患者相关的伪影、环境相关的伪影、操作相关的伪影,并分析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讨论:3.0T 磁共振运动造成的伪影比 1.5T的更重,其中生理性运动伪影是由于被检者心脏收缩、血液流动、呼吸运动等导致。自主性运动伪影是由于被检者躁动、咳嗽、吞咽运动、咀嚼运动等导致。特别是心脏磁共振检查时,运动伪影更明显。解决生理性运动伪影的措施是利用呼吸门控、心电门控、屏气扫描等技术,利用 3.0T 磁共振成像速度更快的特点,结合快速成像和运动伪影校正技术,可有效降低运动伪影的干扰;另外,可采用回波平面系列,加快采集速度,减少回波时间,降低运动伪影。解决自主性运动伪影的措施是固定被检者检查部位;采用快速成像技术,改变扫描参数,缩短扫描时间 。
并行采集技术(Parallel Acquisition Technique,PAT)的应用越来越多,其产生的伪影也比较常见。首先了解并行采集相关伪影的原因,必须先要知道并行采集技术的原理。主要利用多通道线圈,减少相位编码采集,然后通过探测线圈敏感度,利用算法去除卷褶。并行采集技术加速一般在相位编码方向上使用。其产生的伪影主要有:1.FOV太小或者加速太猛,此时的解决方案是,扩大FOV,或者把并行采集因子(加速倍数)适当的缩小一点,也就是别加速这么猛,一般都能解决。
2. 线圈摆放不合适导致伪影
3. 校正扫描(预扫描)不一致,使用并行采集或者均匀性校正技术,一般都会先进行一个Reference或者Calibration的扫描。如果此时扫描的校正扫描和后面正式扫描的不一致,或者校正扫描病人大动了,可能就会导致产生伪影。因为后面的扫描序列会用到前面扫描的校正信息。
4. 扫描过程中病人动或者线圈移动,这种情况肯定是会出伪影的。由于使用并行采集技术会先进行预扫描,得到线圈敏感度信息。如果正式扫描的时候,线圈有移动(或者病人动了),那么前面的线圈敏感度信息肯定不准,此时再做校正运算重建的图像就会出现伪影!解决方案就是固定好病人,固定好线圈。
5. 加速方向使用错误,我们知道并行采集技术和线圈的排布设置单元相关。一般来讲并行采集在某个方向加速的最大倍数和这个方向的线圈单元有关。如果设置了错误的方向或者加速倍数,则可能产生伪影。
化学位移相关伪影,由于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水和脂肪质子的进动频率不同,这种差异称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是MR波谱成像的基础,但同时也是MR成像伪影的根源。两种与化学位移相关的伪影:①化学位移配准不良伪影②化学位移干扰(同相位/反相位)。
结论 :了解磁共振图像伪影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对改善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