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 刘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市
目的:下肢包括髋关节、股骨、膝关节、胫腓骨及踝关节。下肢力线是股骨头中心与踝关节中心的连线,分为正位及侧位。一般评估下肢力线研究多为正位,侧位的下肢力线常常被忽视,且研究报道较少,它的改变也是下肢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方法:
1.1标准侧位体位:患者侧立于脚踏板上,被检侧下肢紧贴摄影架,单脚站立,将对侧下肢向前抬起约90°。人体矢状面与摄影架平行,使股骨内外髁重叠。若患者被检侧下肢不能单脚站立时,对侧下肢可不抬起,嘱患者将身体中心置于被检侧,并使被检测下肢长轴垂直于水平面。
1.2摄影方法:有设备差异,本文以KONICA MINOLTA为例,该设备提供了两种技术:①球管位置固定式图像采集:即在分段曝光过程中,球管固定于患者双侧髌骨上缘连线位置,伴随着探测器的移动,球管自动向上下倾斜角度,完成图像采集并拼接;②步进式图像采集:即在分段曝光过程中,球管和探测器同步向上或向下移动,分段摄影自动拼接。
1.3曝光条件:85kV,500mA,63ms。一般采用AEC自动曝光,但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采用FIXED手动曝光模式大焦点进行摄影,图像质量不受影响,且患者辐射剂量也较低。源像距(SID)为 200 cm,SID越大,放大误差越小。使用滤线器,使组织密度尽量相似,图像自然清晰,视觉连贯。
1.4拼接方法:胶片拼接处易出现切割线对位误差,需注意拼接处下肢骨是否连贯,若出现轻微误差时,可手动进行微调。
1.5图像质控:骨盆及下肢诸骨侧位显示于照片正中;骨小梁,周围软组织显示清晰;范围包括上缘超过髋臼3cm,下缘超出足跟部;无异物影像。
结果:在侧位影像上测量胫骨远端前倾角(ADTA):矢状面上胫骨远端的关节切线与胫骨解剖轴形成的夹角,正常为80°±2°;测量胫骨近端后倾角(PPTA):矢状面上胫骨平台的切线与胫骨解剖轴形成的夹角,正常为80°±3°。
结论:关于双下肢全长侧位X线摄影的研究报道较少,且常常被忽略。站立侧位力线相关的角度有ADTA及PPTA等,结合站立正位力线评估,可用于双下肢不等长、膝关节及踝关节置换手术术前、术后评估;在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及双下肢畸形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