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梦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牙髓病和根尖周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目前,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最佳手段,根尖片是根管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数字化根尖片是口腔科医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经济、低剂量等优点。
目的 根尖片是了解患牙情况、辅助临床诊断、记录治疗过程、保护医患利益的最佳证据,根管治疗中应拍摄术前片、主尖片、根充完成片3张根尖片,根管治疗术后疗效评价还需拍摄随访追踪片。医源性失误,如台阶、髓壁侧穿、根管穿孔、底穿、器械分离等也均需通过根尖片得以识别。
运用常规分角线投照方式拍摄的根尖片在根管治疗多根牙中常会发生牙根重叠不利于临床医生对根管形态及数量的观察。X线片显示的是三维物体的二维图像,影像往往伴随着结构的重叠易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通过偏转入射角度可将多根牙重叠的牙根分别开来。对于多根牙治疗中用偏角度投照能更加全方位的观察到患者根管的形态和根尖填充情况。进而思考那么在多根牙的诊疗中我们可使用偏角度投照尽可能的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根管影像信息。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诊断行根管治疗分别拍摄上颌前磨牙、下颌前磨牙及磨牙各50 例患者的根尖片。根管治疗中采用常规分角线投照方式和偏角度投照方式拍摄根尖片进行对照,了解患牙牙根形态及数目。
结果 此次对比中上颌前磨牙在常规拍摄中能显示完全所有根管的23例,偏角度投照后其余27 例也可以显示完全所有根管。下颌前磨牙由于大多为单根牙,常规拍摄中48例根管显示完全,偏角度投照后其余2例也可显示完全所有根管。磨牙在常规拍摄中仅12例能完全显示所有根管,偏角度投照后其余38例均可显示完全所有根管。偏转入射角度后拍摄均能有效避免部分牙根的重叠便于观察根管形态,牙根数量,根尖填充情况。
结论 数字化根尖片是目前根管治疗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手段。考虑到辐射剂量及检查费用等因素,利用偏转入射角度拍摄根尖片可快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精准有效的影像信息,指导临床医生调整治疗计划,有利于提高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