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祥 , 胡济帅 , 唐梦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 郑州市
VHR是诊断椎体骨折的关键,很少有研究评估中国人在年龄和性别影响下的VHR特征。因此,利用人工智能软件综合评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椎体形态的分布趋势,对中国人群具有重要意义。身高与Ha/Hp、Hm/Hp的vhr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着重分析了中国人群的VHR。
关于椎体水平的形态学特征,我们发现vhr的趋势在T7和T11处呈波谷。该结果表明,椎体畸形和“轻度”VF普遍存在于胸椎(T6-T8)和胸腰椎(T11-L1)。正常的生理后凸存在于健康个体中,脊柱不同水平的椎体大小和形状的变化产生胸腰椎弯曲,这种弯曲会减轻由直立姿势产生的弯矩,从而在运动过程中提供稳定性。因此,脊柱的中胸椎和胸腰椎最容易受到生物力学应力的影响。我们认为,相对于其他椎体,T7和T11可能具有更大的双凹形状,这是由于生理曲率的影响,而不是由于中年人群骨密度下降。这与Johansson等人的发现,T7和T11处轻度骨折发生率最高具有一致性。
了解椎体形态是否随年龄变化是必要的,因为它会影响规范数据的选择。如果椎体形态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保持一致,我们可以为典型的中国年轻人建立参考值,VHR的任何减少都将被视为非生理性椎体畸形。相反,如果我们承认椎体高度随年龄自然变化,那么基于年龄匹配人群的样本确定正常值是必要的。在中国人群中,年龄与VHR之间没有相关性或呈弱负相关。我们分析了这一现象的两个可能原因。首先,椎体高度似乎以类似的方式变化,特别是前后高度,这与Sevinc的结果相似,其次本研究纳入的人群为非骨折人群,可视为VB状况良好,骨量充足,骨强度保存完好。年龄对VB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骨量和强度降低等方面。因此,本研究中VHR与年龄仅呈极弱的负相关或无相关。
很少有人关注男性椎体形态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80岁组Hm和Hm/Hp显著降低。老年男性Hm/ Hp的变化可能与骨质疏松相关骨折有关。脊椎在一生中不断发育和重塑,可能是为了满足身体不断变化的需求。骨密度降低可能导致终板变弱和椎体高度下降,这一过程可使椎间盘推入终板并垂直向椎间盘扩张,促进施加的力消散,并有助于维持椎间盘的完整性。相反,终板凹陷和骨折的扩大可能是椎间盘膨胀的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这一现象。骨科医生应注意,老年男性可能比女性更容易发生椎体终板骨折。
性别对椎体高度比有重要影响。在我们的调查中,女性的前楔指数高于男性,而男女之间的凹度指数差异很小。男性前侧楔入高于女性,且男女凹度相似。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的体重比男性轻,对前椎骨的压力更小。同时,我们发现从T7到L2,绝大多数椎体,男性和女性的Hm/Hp都是稳定的,在胸、胸腰椎水平的Hm/Hp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没有差异。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参与者来自中国中原地区。椎体解剖存在固有的个体间变异性,这使得很难确定与衰老相关的明确趋势和变化。我们计划招募并保留足够数量的参与者进行长期研究,并考虑饮食、药物和环境对衰老相关椎体形态的影响等因素。其次,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缺乏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信息。因此,本研究的重点是分析VHR,它不受参与者身高的影响。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计划纳入更多的患者信息,并研究椎体形状与体重指数、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