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阳 , 马渊博 , 杨晓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省 郑州市
目的 : 不同类型的骨缺损一直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由此而衍生出对骨修复材料的需求也居高不下。骨缺损修复材料经历了从单一到复合的发展过程,虽然骨修复材料的性能一直在提升,但始终未有一种材料在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降解性及多孔三维结构的基础上,同时具备骨传导、骨诱导及成骨作用的特性,因此复合材料得到广泛的关注应用。 目前 3 D 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为 生物医学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控制能力和直接创建复杂结构的能力,这与传统方法 ( 如致孔剂浸出或脱模技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克服了传统制造技术的缺陷。 3D 打印支架具有的微结构可以满足复杂的骨缺损修复, 并且支持骨缺损处个性 化治疗方案。本综述简要的介绍了所使用的常见的 3D打印技术以及制备骨缺损修复支架所需的各种生物材料。
方法 : 通过检索 2020至 2024 年 Pub Med 、百度学术和万方数据库等有关骨缺损 修复生物材料和3D打印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 以"3D打印, 骨缺损修复, 陶瓷材料,金属材料,聚合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为中文检索词,排除重复性的研究,最终纳入40 篇文献进一步分析。
结果:用于骨缺损修复的3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沉积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 选择性激光熔融、电子束熔化、立体光刻术、数字光处理以及低温沉积制造技术等;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聚合物材料、陶瓷和金属材料等,根据材料的特性将 不同材料复合来弥补单一材料的缺点并制备新型的材料,新型材料的综合性能得 到了极大的提高;3D打印技术打印的骨缺损修复支架在力学、结构等方面有其 独特的优势,在骨支架制造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广泛研究将会为骨组织的修 复重建带来更多令人瞩目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