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玲
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省 十堰市
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颁布、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建立统一的影像标准化体系,制定一致的影像检查标准和流程,是影像检查结果互认的前提,以确保不同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的可比性。由于磁共振是多序列、多参数、多方位成像,且与影像技师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都息息相关,因此在影像检查结果互认中,磁共振检查互认更需要以规范流程及标准扫描为前提。
1. 检查前准备
磁共振检查前准备主要有患者安全准入前的筛查和检查项目所需的身体准备。患者进入磁场前,除排查相应检查禁忌症,还应做好衣着、妆容的处理,这可能是产生磁共振图像伪影的原因之一;检查项目所需的身体准备包括:镇静、空腹、适度留尿、特殊对比剂或药物的引用等。
2. 摆位及线圈的选择
合理的摆位是保证磁共振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应遵循“三中心”原则;此外部分体位扫描还应关注到摆位角度、避开呼吸运动伪影影响等因素;非自然体位要考虑到患者耐受性。线圈的选择,尽量使用专用线圈;选择非专用线圈时应大小合适,贴合度良好。
3. 序列选择
不同的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图像信息和对比,因此选择合适的序列非常重要。除参照各检查部位的标准化扫描方案,还应根据检查目的、病变显示等因素增加其他序列的扫描。对于相同作用的不同序列,也应结合检查部位及序列特点选择最优。
4. 参数选择
磁共振各序列扫描参数的相对恒定是磁共振图像稳定的前提。各部位扫描范围、层厚、间隔、矩阵等基本参数不应低于标准扫描规范要求。对于特殊情况下进行参数的修改应在不改变权重及满足诊断的范围内适度调整。
5. 扫描顺序
不涉及磁共振对比剂注入的磁共振检查,各序列的扫描顺序大多可不限定,但应注意怎样顺序更有利于找寻病灶或进行下一步定位;涉及磁共振增强的扫描,应根据对比剂类别合理计划各扫描顺序。
6. 扫描定位
不同医疗机构和不同扫描技师的磁共振定位方法不尽相同,对图像显示差异较大,应以各部位扫描规范共识为参照标准。对于有非唯一扫描定位方法的,同一医疗机构内、同一区域范围内应达成统一,以便检查互认的实施和对比评估。
7. 增强要点
磁共振增强检查,对比剂的注入途径不论是高压注射器还是手动推注,要求能把握到准确的期相时间。此外,部分的检查还需进行必要的、足够时间的延迟扫描。
8. 伪影控制
因磁共振序列特点和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伪影是影响磁共振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磁共振伪影类别多样,主要源于患者因素和成像体统因素。要先能进行伪影类型的识别判断,再进行“对症”优化处理,将伪影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