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普中国
流言:蚊子叮咬会传播新冠病毒
真相: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证实,新冠病毒不能通过蚊子传播给人类,支持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蚊子不能传播新冠病毒的论断。该大学生物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团队通过病毒胸腔内接种,对新冠病毒在三种常见且分布广泛的蚊子中的感染和复制能力进行了测试。这三种蚊子分别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它们代表了感染人类的两个最重要的虫媒病毒属。
研究人员在接种后两个小时内收集的样品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证实该病毒可以有效地传递给蚊子;但在接种24小时之后的所有时间点收集的277个样本中均未检测到该病毒。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新冠病毒无法在蚊子体内复制,蚊子不会成为该病毒的传播媒介。
流言:有1种疫苗能预防12种癌症
真相:有媒体日前报道,香港MDX医疗集团发布“DCV癌症疫苗”,可以预防包括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等12种以上的癌症。
事实上,恶性肿瘤具有“异质性”,即便被划分为同一种肿瘤,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目前预防肺癌都难以做到,别说一起预防12种癌症了。只靠“DCV癌症疫苗”产品说明中提到的那样,控制广谱WT1基因就可以预防(先假设所注射的物质能够调控该基因)是不可能的,所谓“万能基因”纯属子虚乌有。
流言:上网课戴蓝光眼镜能防近视
真相: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是由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和使用姿势不当造成的。电子产品的蓝光并非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防蓝光眼镜选择不当反而有害无益。
通常所称的蓝光是指波长范围在400-500纳米的可见光。蓝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是电子屏幕,太阳光、许多LED灯具等同样也有蓝光。
蓝光具有造成视网膜损伤的可能性,这与视网膜接收到的蓝光剂量有关。也就是说,蓝光照射只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和一定强度后才有可能造成视网膜伤害。
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其蓝光危害值基本都处于无危险级别。也就是说,正确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所接触到的蓝光一般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目前也没有蓝光导致近视的直接证据,家长不必过分担忧所谓的“蓝光危害”。
防蓝光眼镜选择不当,对预防近视有害无益。医学上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相反,因防蓝光产品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选购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所以,采取正确的使用姿势,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可以防止儿童青少年出现近视。
流言:2020年大事件不断是因“庚子多灾”
真相:把自然灾害甚至是人为灾难归咎于天文因素,让在宇宙中甚为“渺小”的地球背锅,这是很荒谬的。
天文上,每年都会发生一些特殊天象,比如前不久出现的金环日食,各种新闻报道中普遍认为极为罕见,下一次只能等到2030年才能看到。实际上,日食每年都有,但由于位置的缘故,每次日食都只有部分地区能看到。只要愿意“跨国追日”,每年都可以看到“十年一遇”的日食。
中国古人认为彗星是扫把星,是不祥的征兆。但在现代年轻人中广受追捧的流星雨,正是彗星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的“一闪而过”。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当人们觉得工作、生活不顺利,就想到可能是水星逆行(俗称“水逆”)导致的。除了所谓的“水逆”,其他行星也都会“逆行”。原因很简单,八大行星就像在同一个操场不同跑道上跑步的运动员,逆时针绕着操场跑圈。这些运动员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有时候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相互之间肩并肩、连成一条线,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地球在第三条跑道,当地球跟其他“运动员”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就会觉得别人在后退。这完全是因为选择地球作为参照系导致的视觉错误。事实上,这些星球根本就没有逆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