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滑动

放大日程页面

我知道了

全部专题
全部专题
全体大会
脑血管病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
痴呆与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
脑电图与癫痫
神经免疫
神经康复
神经转化
神经影像
神经调控
睡眠障碍
头痛
护理
神经遗传
神经病理
神经重症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
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
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
学术专场
2025-09-12 星期五
主会场(3B展厅)
全体大会
08:30-09:00

开幕式

09:00-10:30

全体大会1

09:00-09:25

睡眠和情绪调控的神经环路机制

段树民

浙江大学

09:25-09:30

提问与讨论交流

09:30-09:5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和脑卒中及认知功能变化

王建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09:55-10:00

提问与讨论交流

10:00-10:25

卒中后新发阵发性房颤

曾进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25-10:30

提问与讨论交流

10:30-10:45

休息

10:45-11:45

全体大会2

10:45-11:10

脂质沉积性肌病:30年研究启示

焉传祝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1:10-11:15

提问与讨论交流

11:15-11:40

脑疾病的无创调控治疗:梦想照进现实

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1:40-11:45

提问与讨论交流

学术专场
11:45-12:15

学术专场

11:45-12:15

革新引领补体系统在神经免疫的临床应用

杨春生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2:15-12:45

学术专场

12:15-12:45

中国失眠患者实现全面治疗获益新方案-达利雷生中国临床三期数据解读

王 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2:45-13:15

学术专场

12:45-13:15

组织型激肽释放酶(TK)补充治疗AIS全新疗法

陈会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13:15-13:45

学术专场

13:15-13:45

缺血性脑卒中全程管理诊疗思路

董 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第一分会场(大宴会厅AC)
学术专场
13:00-13:30

学术专场

13:00-13:30

溶栓三十载,奋进新征程

宋海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新选择

刘俊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脑血管病
14:00-15:30

脑血管病1(脑梗死急性期诊治进展(一))

14:00-14:15

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及思考

彭 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4:15-14:30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再通之外的综合管理概要

徐安定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30-14:45

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中国队列研究

董 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4:45-15:00

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诊疗研究进展

朱武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15:00-15:06

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神经功能变化轨迹建模及预后分析

王永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5:06-15:12

脑梗死中的DFC变化:基于PLS的对照组比较与疼痛预后研究

李丛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5:12-15:1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和动态变化可作为院内死亡的预测因素

高玮玮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5:18-15:24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24小时内的心动周期间血压变异性:功能预后的潜在预测因素

任佳欣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5:24-15:30

替奈普酶对比阿替普酶:提升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前 1 小时再通率、降低残疾率

王 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5:45-17:09

脑血管病2(脑梗死急性期诊治进展(二))

15:45-16:00

急性梗死微循环障碍机制研究

王伊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00-16:15

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效再通治疗进展及策略

杨清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6:15-16:30

卒中超时间窗静脉溶栓:关于影像的思考

楼 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6:30-16:45

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栓塞事件的预防策略与挑战

骆 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6:45-16:51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杨伟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51-16:57

西北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困境:区域差异、医院等级差距与年轻患者院前延误

王 萱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57-17:03

人脑单细胞测序揭示卒中后星形胶质细胞与OPC关键亚群重编程

赵程程

天津市环湖医院

17:03-17:09

入院血糖与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基于治疗方式、临床特征的差异化效应

石小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7:15-17:45

学术专场

17:15-17:45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真实世界研究进展

徐 运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19:00-22:00

专家面对面1

19:00-19: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例

19:20-19:4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例

19:40-20:0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例

20:00-20:20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例

20:20-20:40

南京鼓楼医院病例

20:40-21:00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例

21:00-21:2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病例

21:20-21:4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病例

21:40-22:00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病例

第二分会场(大宴会厅B)
学术专场
13:00-13:30

学术专场

13:00-13:30

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共管共治

赵性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泛血管疾病综合管理

宋海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脑血管病
14:00-15:21

脑血管病3(脑梗死急性期诊治进展(三))

14:00-14:15

非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与思考

陈会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14:15-14:30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压管理

李 刚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14:30-14:45

急性脑梗死无效再通诊治

刘尊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14:45-14:51

基于定量磁敏感图分析灰质核团铁含量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相关性

陈雅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4:51-14:57

1990-2021年中国及各省份33种危险因素所致卒中疾病负担分析: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

王子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4:57-15:03

常压高浓度氧联合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OPENS-2 试验):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李伟力

首都医科大学

15:03-15:09

血管内治疗对比最佳药物治疗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远端中等血管闭塞:一项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王紫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5:09-15:15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是影响机械取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曲 瑒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5:15-15:21

经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幽灵梗死核心的预测因素

李瑛姿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45-16:58

脑血管病4(脑小血管病(一))

15:45-16:00

脑小血管病诊疗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和临床研究

徐 运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16:00-16:15

脑小血管和脑类淋巴系统-来自临床的思考

朱以诚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15-16:30

脑小血管病影像研究进展

杨 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16:30-16:37

社区人群亚临床脑缺血性 VS. 出血性病变的分型划分与代谢特征研究

舒美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37-16:44

BAD相关卒中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一项基于多中心MRI的前瞻性研究

李胜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44-16:51

受损的胶质淋巴系统介导了基底节血管周围间隙和其他脑小血管标志物之间的关联

田 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6:51-16:58

基于胱抑素C与肌酐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对脑小血管病进展风险的影响: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朱亚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7:15-17:45

学术专场

17:15-17:45

《中国卒中患者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24》解读

韩 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45-18:15

学术专场

17:45-18:15

神经系统疾病伴抑郁的规范化诊疗

罗本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第三分会场(大宴会厅D)
学术专场
13:00-13:30

学术专场

13:00-13:30

审慎抉择——优化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综合管理策略

董艳红

河北省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
14:00-15:32

脑血管病5(神经介入)

14:00-14:20

介入神经病学的研究与临床进步

刘新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14:20-14:40

桥接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思考

陈会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14:40-15:00

新证据时代的MeVO取栓

殷聪国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5:00-15:08

基于靶向低温的脑神经保护的硅球涂层导管

黄一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5:08-15:16

再灌注质量和通过次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患者功能结局的影响

高 宇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15:16-15:24

非急性期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后成功再通的决策树预测模型

霍淑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15:24-15:32

胰岛素抵抗对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和无效再通的影响

黄丽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45-17:09

脑血管病6(神经介入)

15:45-16:05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进展

朱武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16:05-16:2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现状和展望

吴川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6:25-16:45

PCSK9抑制剂减少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早期复发

姜永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16:45-16:53

一例椎基底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介入治疗分享

段作伟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16:53-17:01

逆向开通在后循环串联病变急性缺血性卒中正向/净路受限患者中的疗效:一项基于回顾性病例与文献汇总的分析

胡 腾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

17:01-17:09

血管解剖预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围手术期卒中发生的预测模型

范田华

兰州大学

第四分会场(301室)
学术专场
12:00-12:30

学术专场

12:00-12:30

新一代免疫球蛋白G在神经科的应用

牛松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3:00-13:30

学术专场

13:00-13:30

循证基石,共拓新生:反义寡核苷酸(ASO)治疗成人 SMA 的国内外长期证据

姚晓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进展

刘明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
14:00-15:30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1

14:00-14:22

女,60岁,双大腿及腰背部乏力 2 年,加重 2 月

岳冬曰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14:22-14:44

女,52岁,双下肢无力 12 年,加重伴双上肢无力 3 年

俞 萌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4:44-15:08

女,21岁,渐进性四肢无力约 20 年

朱淑慧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8-15:30

男,67岁,行走困难伴肌肉萎缩 5 年余

景子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5:45-17:13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2

15:45-16:07

男,71岁,双下肢无力半月,加重伴双上肢无力 10 天

郑锦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6:07-16:29

女性 18岁,双下肢无力 1 年,再发半月

魏珊珊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16:29-16:51

女,56 岁,发现 CK 增高多年

魏晓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6:51-17:13

女性,49岁,四肢麻木无力伴疼痛 1 月余

张 炜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第五分会场(新闻发布厅A)
学术专场
12:00-12:30

学术专场

12:00-12:30

循证为根 聚力攻坚 点亮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希望

罗本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AAIC 2025 国际前沿速递: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迈入新阶段

魏翠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痴呆与认知障碍
14:00-15:20

痴呆与认知障碍1

14:10-14:20

Alzheimer's &Dementia 期刊中文版第一期导读
王延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14:20-14:40

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重塑研究

王延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14:40-15:00

AD生物标记的协和经验

高 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00-15:20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认知偏向及物理干预临床研究

田仰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5:45-17:55

痴呆与认知障碍2

15:45-15:55

中国人群中血清PF4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 阿尔兹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

孙 昊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15:55-16:0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眼球运动特征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张 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05-16:15

血液蛋白质组分析预测健康成年人未来痴呆风险

郭 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6:15-16:25

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痴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鉴别诊断

王添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25-16:35

丙戊酸钠治疗痴呆相关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PUMCH痴呆队列的回顾性观察研究

仇宇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35-16:45

系统揭示脑-肝代谢互作紊乱加重慢性血管性痴呆的新机制

崔程程

天津市环湖医院

16:45-16:55

多奈单抗的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TRAILBLAZER-ALZ 3研究的筛选和基线结果

崔 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6:55-17:05

OPA1介导小胶质细胞β-淀粉样蛋白清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 晴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17:05-17:15

APOEε4对阿尔茨海默病默认网络功能梯度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宋文婷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

17:15-17:25

PGRN和 sTREM2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谱系人群及非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谱系人群中的关系及其在调节淀粉样蛋白病理中的作用

黄良玉

青岛市市立医院

17:25-17:35

综合多基因风险评分(metaPRS)对卒中高危人群认知障碍与纵向认知下降趋势的预测效能

陈罗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7:35-17:45

阿尔茨海默病中α突触核蛋白异质性与认知损害的多维度关联研究​

安丁浩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17:45-17:55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SERF2自身抗体升高并在APP/PS1小鼠模型中促进疾病进展

刘倩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第六分会场(新闻发布厅B)
学术专场
13:00-13:30

学术专场

13:00-13:30

《氘丁苯那嗪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解读及应用

商慧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
14:00-15:0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1

14:00-14:20

α-突触核蛋白微血管损伤机制促进帕金森病发病的研究

王丽娟

广东省人民医院

14:20-14:40

基于脑内退行性病变进展轨迹的帕金森病动态分型研究

冯 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40-15:00

转录因子Nurrl基因激动剂创新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和机制

乐卫东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10-15:4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1

15:10-15:20

DNAJC6突变体介导STING膜运输障碍促进帕金森病病病理发生

黄 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5:20-15:30

ScRNA-seq分析及PPARδ激动剂A对SCA3发病机制的解读

唐秘博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30-15:40

基于CPD10KGP的中国AR-PD家系研究:揭示新的常染色体隐性致病基因

赵宇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6:00-17:0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2

16:00-16:20

错误折叠α-Syn第一颗朊蛋白样种子活性的起源及形成机制研究

徐评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20-16:40

α-突触核蛋白从肾脏向脑内传播促进帕金森病发生

张振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16:40-17:00

PLA2G6相关疾病及致病机制

郭纪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7:00-17:3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2

17:00-17:10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帕金森病及帕金森叠加综合征脑铁沉积模式鉴别诊断模型

苏东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7:10-17:20

静息态 fNIRS 揭示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多区域皮层功能障碍:一项基于可穿戴步态的神经成像研究

曲 艳

大连市友谊医院

17:20-17:30

中国非吸烟帕金森病患者的外周血端粒长度及线粒体DNA的特点分析

薛晓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第七分会场(新闻发布厅C)
学术专场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癫痫急症治疗策略

张 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脑电图与癫痫
14:00-15:36

脑电图与癫痫1

14:00-14:30

Alzheimer’s and Epilepsy

Andrew J. Col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Epilepsy Service

14:30-14:50

基于SEEG脑网络疾病诊疗与脑机接口探索实践

赵国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4:50-15:10

基于2025年癫痫发作分类的临床实践

朱遂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5:10-15:17

A型肉毒毒素介导神经元细胞铁死亡对癫痫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连亚军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17-15:24

新诊断癫痫患者药物反应性差异脑功能纵向变化的研究

刘芳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5:24-15:31

解码致痫性表观遗传图谱:内侧颞叶癫痫中整合全基因组甲基化与表达动力学

樊屹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5:31-15:36

问答环节

15:45-17:38

脑电图与癫痫2

15:45-16:05

AI时代的癫痫诊疗

王玉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6:05-16:25

TSPO成像在颞叶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吴洵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6:25-16:45

癫痫“震中”分析与预后

安东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6:45-17:05

睡眠相关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王 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7:05-17:12

[18F]DPA 714 PET作为GAD65抗体相关性癫痫潜在的影像学标志物:一项前瞻性研究

陈晶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7:12-17:19

DRE和DSE在小脑和皮层下-皮层区域不同的连接模式

刘 婷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19-17:26

基于PSMD的老年癫痫患者白质损伤纵向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怡伶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26-17:33

癫痫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脑电图微观状态、频谱分析和风险预测: 大脑固有活动的改变

林婉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7:33-17:38

问答环节

第八分会场(新闻发布厅D)
学术专场
12:00-12:30

学术专场

12:00-12:30

《泰它西普治疗重症肌无力II期亚组数据》解读

殷 剑

北京医院

12:30-13:00

学术专场

12:30-13:00

从指南更新,看MG治疗新趋势

常 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3:00-13:30

学术专场

13:00-13:30

奥瑞利珠单抗高效DMT:早期启动,长期获益

徐 雁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萨特利珠单抗治疗NMOSD的研究进展

全 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免疫
14:00-15:00

神经免疫1

14:00-14:20

治疗多发性硬化:除了免疫,还应神经保护

胡学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4:20-14:40

多发性硬化进展新机制发现和治疗

施福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40-15:00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Therapy for NMOSD: a phase 1/2a trial

管阳太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

15:00-15:52

神经免疫1

15:00-15:20

神经系统视网膜病变

邱 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5:20-15:28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领域损害的关系研究

刘建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15:28-15:36

以视神经炎为主要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特征分析

郭燕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5:36-15:44

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加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自身免疫反应

高 雪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5:44-15:52

抗CD19与抗BCMA CAR-T细胞联合输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NMOSD:I期临床试验及机制研究

魏瑞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6:00-17:17

神经免疫2

16:00-16:20

中国MS人群阴然病灶特征

田德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20-16:4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抗炎新靶点的筛选与验证

金薇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16:45-16:53

CAR-T细胞治疗在进展性多发性硬化中的拓展应用

董明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6:53-17:01

中国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

尹翮翔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7:01-17:09

伊奈利珠单抗治疗AQP4-ab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黄文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09-17:17

B细胞特异性METTL3缺失加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裴旭忠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
第九分会场(206室)
14:00-15:30

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1

14:00-14:20

神经电生理的应用拓展

管宇宙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4:20-14:40

F波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邰宏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40-15:00

遗传相关周围神经病电生理损害模式

乔 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5:00-15:20

帕金森病感觉障碍及其电生理研究

王晓明

川北医学院

15:20-15:30

基于针电极肌电图信号的域对抗小波卷积神经网络在 ALS 和 CSM 识别中的应用

张 朔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5:45-17:15

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2

15:45-15:55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针极肌电图评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延髓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诊断价值

庞鑫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5:55-16:05

束颤在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ALS诊断中的应用

张 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6:05-16:15

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与运动单位数目指数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球部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诊断价值比较

杨 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15-16:25

口服补充维生素B12及血清同型半胱水平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进展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一项队列研究

胡 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25-16:35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陈思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6:35-16:45

臂丛神经病变的规范化电生理评估

冯新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6:45-16:55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患者140例神经电生理研究

田 芸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6:55-17:05

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神经传导及瞬目反射特点,一项多中心研究

李 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7:05-17:15

HINT1基因纯合突变致成人轴索型神经病伴神经性肌强直一例报告

袁家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
第十分会场(207室)
14:00-15:30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1

14:00-14:15

脑脊液数字细胞图谱

赵 钢

西北大学医学院

14:15-14:30

免疫缺陷与神经感染性疾病

王佳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4:30-14:45

神经表面抗体介导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研究

郭守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4:45-14:50

讨论

14:50-14:57

外泌体miR-432-5p在抗NMDAR脑炎病情评估及靶向治疗中的作用

谢竹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4:57-15:04

隐球菌抗原侧向层析试验(CrAg LFA)在HIV阴性隐球菌病中的诊断准确性评估

王思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5:04-15:11

DPPX抗体相关脑炎的临床与辅助检查特征、治疗及预后

赖其伦

浙江医院

15:11-15:18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研究进展

江佳佳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5:18-15:25

Florzolotau(18F) PET成像显示的抗IgLON5病Tau蛋白分布模式

范思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25-15:30

讨论

15:45-17:15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2

15:45-16:00

感染及其相关炎症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

彭福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6:00-16:15

侵袭性毛霉菌诊治困境及希望

李 玮

河南省人民医院

16:15-16:30

综合医院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卜 晖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6:30-16:35

讨论

16:35-16:42

HIV阴性隐球菌病患者死亡特征分析:基于743例患者的队列研究

戴 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6:42-16:49

108例免疫功能正常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张纪红

南京脑科医院

16:49-16:56

一例致死性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临床诊疗分析与文献回顾

钟绍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6:56-17:03

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征

沈遥遥

江西省人民医院

17:03-17:10

后新冠肺炎时代的副感染脑病再认识

柏 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7:10-17:15

讨论

神经重症
第十一分会场(多功能厅B)
14:00-15:41

神经重症1—神经重症研究新进展1

14:10-14:35

2024年度神经重症十大研究进展

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4:35-15:00

急重症卒中血管开通研究进展

刘丽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5:00-15:25

大核心梗死取栓的机遇与挑战

张 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15:25-15:33

心肺复苏后小肠来源巨噬细胞迁移入脑并通过TREM1信号加剧脑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常 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5:33-15:41

34例心肺复苏后昏迷ACNS脑电图模式分析研究

张海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6:00-17:31

神经重症2—神经重症研究新进展2

16:00-16:25

隐匿意识——神经重症研究的新视角

江 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25-16:50

TMS在意识障碍中的应用

张 艳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6:50-17:15

类“脑死亡”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王勤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7:15-17:23

小脑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恢复的疗效:一项随机、假对照、交叉临床试验

陈 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23-17:31

基于SHAP构建意识障碍的可解释性分类预测模型

牟宸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病理
第十二分会场(多功能厅C)
14:00-15:30

神经病理1

14:00-14:3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病理学

卢德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4:30-14:45

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炎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和病理

刘效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4:45-15:00

误诊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一例

匡祖颖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15:00-15:15

以颅内占位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军团菌感染一例

孙云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5:15-15:30

讨论

15:45-17:15

神经病理2

15:45-16:15

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进展

章 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6:15-16:30

一例皮质基底变性(CBD)尸检确诊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王添艺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30-16:45

罕见EBV阳性T细胞大脑淋巴瘤病

孙辰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16:45-17:00

罕见穹窿起源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Burkitt淋巴瘤1例报道

曹树刚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7:00-17:15

讨论

神经遗传
第十三分会场(101室)
14:00-15:30

神经遗传1

14:00-14:30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SF1R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曹 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4:30-15:00

HSF1基因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扩增与原发性震颤相关

毕鸿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5:00-15:30

讨论及点评

15:30-17:30

神经遗传2

15:30-15:40

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亨廷顿病中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尹金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5:40-15:50

PRRT2 基因剪接变异的致病性研究

许姣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5:50-16:00

帕金森病新相关基因EPG5鉴定及功能研究

孙启英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6:00-16:10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位点

葛怡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6:10-16:20

一项评估口服丁苯酞治疗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陈 召

中南大学

16:20-16:30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DNA甲基化分析

周香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30-16:40

一例由TUBB新发突变导致的先天性镜像运动

林隽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6:40-16:50

PRNP 基因相关类亨廷顿病1型家系报道及文献复习

倪 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6:50-17:00

C1型尼曼-匹克病1例治疗体会、随访及文献复习

袁倩倩

南京脑科医院

17:00-17:10

2例谷固醇血症伴脑部病变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分析

谈丹丹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7:10-17:30

讨论及点评

第十四分会场(102A室)
学术专场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中成药治疗偏头痛机制探索与临床进展

任 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头痛
14:00-15:00

头痛1

14:00-14:20

CRRP与前庭小脑系统

刘恺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4:20-14:40

情景预防在偏头痛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张清秀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14:40-15:00

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评价及基于影像数据的疗效预测研究

赵 凌

成都中医药大学

15:00-15:40

头痛1

15:00-15:20

缘于颈部疾病的头痛

桂 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15:20-15:40

偏头痛发作高风险区域关联机制

张忠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51-17:15

头痛2

15:51-16:11

虽同犹异: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辨析

冯 鹏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6:11-16:31

难治性CM/MOH优化治疗策略

方 杰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31-16:51

慢性偏头痛的神经调控治疗

唐鹤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51-16:59

偏头痛的非药物治疗

王 蕾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16:59-17:07

基于跨血管区成像光电容积描记术的偏头痛检测及预测方法

吕玉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7:07-17:15

紧张型头痛脑网络拓扑特征:一项脑磁图研究

邱 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第十五分会场(102B室)
学术专场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从国内外指南的更新看失眠诊疗的发展

薛 蓉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睡眠障碍
14:00-15:30

睡眠障碍1

14:00-14:20

日间过度嗜睡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研究

唐吉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14:20-14:40

老年期女性睡眠障碍管理

张 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4:40-15:00

肠道菌群和睡眠障碍

脱厚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5:00-15:10

癫痫患者共患睡眠呼吸暂停的死亡风险

任佳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5:10-15:20

睡眠干预改善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郝永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5:20-15:30

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执行和视觉空间功能障碍

王 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5:45-17:15

睡眠障碍2

15:45-16:05

癫痫共患睡眠障碍的识别和处理

王 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6:05-16:25

神经系统疾病伴失眠障碍的多模态治疗

汤永红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16:25-16:45

夜间周期性腿动的鉴别

马建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6:45-16:55

磁敏感加权成像预测孤立性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疾病转化

张 轩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

16:55-17:05

脑小血管患者睡眠特征、脑结构及认知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胡倩南

浙江省人民医院

17:05-17:15

阿尔茨海默病伴发入睡困难与抑郁症状的潜在机制: 磷酸化tau 396、褪黑素及食欲素受体1的链式中介作用

郑紫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调控
第十六分会场(102C室)
14:00-15:36

神经调控1

14:00-14:20

精准无创神经调控与AD

汪 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20-14:40

rTMS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荟萃分析

郭 毅

深圳市人民医院

14:40-15:00

gamma频率经颅强交流电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邢 怡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5:00-15:20

神经调控治疗认知障碍临床应用

马晓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5:20-15:28

个体化经颅聚焦超声刺激通过增强默认模式网络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障碍

葛键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5:28-15:36

靶向双角回的810nm经颅近红外光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效果及机制: 一项随机、对照、盲法研究

闫方圆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5:45-17:21

神经调控2

15:45-16:05

反应性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王 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6:05-16:25

TMS-EEG在癫痫中的应用

安东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6:25-16:45

癫痫无创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田书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6:45-17:05

经颅磁刺激在SELECTS伴随ESES的疗效分析

韩一仙

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有限公司

17:05-17:13

慢振荡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难治性局灶性癫痫的探索研究

焦俊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7:13-17:21

EEG微状态调节遗传性全面性癫痫患者的TMS诱发电位:基于TMS-EEG的研究

黄 祥

四川大学

神经影像
第十七分会场(103A)
14:00-15:44

神经影像1(脑血管病)

14:00-14:20

类淋巴功能障碍与无症状颅内血管狭窄的认知功能

徐蔚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4:20-14:26

脑干卒中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沈遥遥

江西省人民医院

14:26-14:32

无症状脑小血管疾病患者沿血管周围间隙的弥散张量成像指数在神经血管耦合与认知功能关联间的作用研究

陈 静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4:32-14:38

一站式心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体系的建立及其对病因的影响

姜倩梅

中国卒中学会

14:38-14:44

类淋巴功能障碍与无症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关联研究

邹胤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4:44-14:50

高原地区脑小血管病影像学特征分析

王俊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14:50-14:56

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和皮层脑形态学测量分析G6PD缺乏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灰质结构差异

陈禧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56-15:02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的影像学特征与治疗预后

王 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02-15:08

基于非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晚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预后的价值:一项多中心研究

赵国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15:08-15:14

脑白质高信号半暗带与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王为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14-15:20

CSVD患者皮层铁沉积与脑萎缩及认知障碍相关性探究

方世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20-15:26

基于U-Net GAN的跨模态QSM脑影像生成

潘星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26-15:32

术前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大血管病闭塞(LVO)患者机械取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CSVD影像学特征的启示?

龚 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15:32-15:38

颅内动脉狭窄背景下脑小血管病的机械-代谢分型体系构建:计算流体力学驱动的多模态影像机制研究

张思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38-15:44

茎突过长相关颈动脉夹层所致青年卒中的临床特征分析

石际俊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55-17:16

神经影像2(主题变性和遗传疾病)

15:55-16:04

以尾状核为中心的三阶段网络重组表征帕金森病早期认知障碍进展:一项同步PET/fMRI研究

张文丽

深圳市人民医院

16:04-16:13

脑血流灌注与淀粉样蛋白沉积对症状性AD患者胆碱能白质通路损伤的影响及其对认知作用的潜在过程

卢清正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6:13-16:22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眼球扫视运动的临床特征分析

周香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22-16:31

NOTCH2NLC基因相关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脑磁共振影像学研究

曾 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6:31-16:40

抗运动超快速定量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成像中的应用:来自亨廷顿病的启示

张 行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40-16:49

脑桥“chocolate chip sign”在HTRA1相关显性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中的诊断效能

郭 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6:49-16:58

利用多模态PET/MR成像探索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与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白质区代谢与炎症特征的差异

白书维

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16:58-17:07

顺磁性边缘病变与整体低信号病变预测中国多发性硬化人群队列的疾病进展和复发​

李海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07-17:16

CST3相关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学特征

钟绍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神经转化
第十八分会场(103B)
14:00-15:24

神经转化1

14:00-14:20

肠道微生物致郁新发现

谢 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20-14:40

蛋白质功能分类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

廖卫平

广州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14:40-15:00

朊蛋白样蛋白参与脑淀粉样血管病发病机制及潜在临床应用

许予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00-15:08

多模态影像在遗传与非遗传脑小血管病的精准诊断中的应用

戚晓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15:08-15:16

卵圆孔未闭相关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尹 琳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16-15:24

UKIT脑灌注重建软件的一致性评价研究

贺耀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5:25-16:57

神经转化2

15:25-15:45

Lcn2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探索

何 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5:45-16:05

心脑共患疾病的特点及生化机制

张拥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6:05-16:25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诊疗

秦海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25-16:33

Single-electrod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sensor for multiplex detection of Aquaporin-4 antibody using metal-organic gels as coreactant

马 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6:33-16:41

TRPML1通过促进溶酶体锌离子释放调控p-MLKL经自噬-溶酶体通路降解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

张文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6:41-16:49

湍流激活BMP6介导的平滑肌细胞成骨重编程在颈动脉分叉区高发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曹 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49-16:57

乙酰唑胺联合远隔缺血预适应预防急性高原反应 新策略及机制研究

矫雪乔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5-09-13 星期六
脑血管病
第一分会场(大宴会厅AC)
08:30-09:57

脑血管病7(脑小血管病(二))

08:30-08:45

多系统小血管病综合评价体系与认知和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胡文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08:45-09:00

新发皮质下小梗死的治疗进展

吴 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09:00-09:15

炎性脑小血管病的影像模式

倪 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09:15-09:22

基于时空步态参数区分脑小血管病与健康人群的诊断模型研究

王炎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09:22-09:29

不同病因新发皮质下小梗死患者影像特征及危险因素探讨

雷如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09:29-09:36

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aCSVD)患者及其危险因素人群的肠道菌群及代谢组分析

刘三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09:36-09:43

脑微出血介导认知功能减退及其相关结构影像学变化的研究

胡哲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09:43-09:50

脑小血管病步态行为模式的脑网络机制

田佳静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9:50-09:57

可穿戴步态分析技术与机器学习在脑小血管病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

易 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15-11:28

脑血管病8 (脑血管病预防(一))

10:15-10:30

脑心动脉粥样硬化负荷评估的意义及其研究进展

马 欣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0:30-10:45

极端天气对脑血管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李 新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0:45-11:00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夏 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1:00-11:07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刘 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07-11:14

1990-2021年非最佳温度、低温、高温对脑卒中的影响:一项全球性分析

范聿航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1:14-11:21

肾功能损伤相关脑白质高信号的代谢机制研究

金海娣

浙江大学

11:21-11:28

缺血性卒中发作72小时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同风险分层的疗效 —INSPIRES研究的事后分析

张艳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00-15:20

脑血管病9 (脑血管病预防(二))

14:00-14:15

颅内动脉非急性期闭塞再通的困境和思考

韩建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15-14:30

颈动脉蹼与脑梗死

孟 强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14:30-14:45

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

孙伟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4:45-14:52

肠道微生物对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及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林一思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52-14:59

卒中患者的长期死亡率:一项基于上海地区16年的随访研究

高 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4:59-15:06

基于临床和气象数据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孙 晓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5:06-15:13

血清GFAP和UCH-L1用于评估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郭珍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5:13-15:20

慢性脑动脉闭塞患者斑块内出血相关的循环炎症标志物的性别差异研究

孟亚萍

天津市环湖医院

15:45-16:58

脑血管病10 (少见及遗传性脑血管病)

15:45-16:00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神经炎症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6:00-16:15

Fabry病前世今生

周立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15-16:30

茎突综合征所致脑卒中临床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曹勇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6:30-16:37

HtrA丝氨酸蛋白酶1基因杂合突变致遗传性脑小血管病: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李晶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37-16:44

基于罕见变异关联分析方法的青年卒中遗传学病因研究

唐明煜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44-16:51

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致反复脑梗死一例

黄美莹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51-16:58

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特鲁索综合征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分析

柯先金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
第二分会场(大宴会厅B)
08:30-09:49

脑血管病11(血管性认知障碍)

08:30-08:45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标志物

王延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08:45-09:00

阿尔茨海默病的血管机制研究进展

张舒婷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09:00-09:07

脑功能网络连接介导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与抑郁

许婧娴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09:07-09:14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和步态障碍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关系的临床研究

张忠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9:14-09:21

基于 DSI 脑白质结构网络的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

潘若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09:21-09:28

小胶质细胞Axl改善缺血性卒中后白质损伤及其机制探究

贾君秋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09:28-09:35

合并颅内大动脉狭窄的社区人群脑结构损害特征

潘子昂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09:35-09:42

上调肠道菌群丁酸代谢通过缓解小胶质细胞炎症改善卒中后认知损伤

任悦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09:42-09:49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认知障碍的肠道微生态标志物研究

尹 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0:15-12:02

脑血管病12(脑血管病基础及转化研究)

10:15-10:30

aCSVD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范玉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30-10:45

急性脑梗死的免疫失衡机制和转化研究

胡 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0:45-10:52

胱天蛋白酶11在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华 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0:52-10:59

颅内动脉壁施万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潜在调控作用

王子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0:59-11:06

右向左分流相关脑白质高信号分布模式及其鉴别诊断价值 一

卢婷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1:06-11:13

连翘脂素通过抑制PTP1B与FGFR1结合增加FGFR1磷酸化水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王 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1:13-11:20

PCSK9/CTSB通过降低磷脂酰乙醇胺水平阻断自噬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发生发展

刘丽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1:20-11:27

FBXL4对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忠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27-11:34

脑梗死区靶向的稳定释放NO的纳米药物构建及其在缺血性卒中后脑细胞保护作用研究

刘泽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1:34-11:4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MP269联合丰富环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旷神怡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1:41-11:4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纤维蛋白原激活星型胶质细胞的机制研究

陈 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1:48-11:55

OLFM4通过NF-κB信号通路调节高脂肪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王娟娟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1:55-12:02

ATAD3A通过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能量代谢

张融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00-15:21

脑血管病13(脑血管病影像(一))

14:00-14:15

脑静脉返流征:一个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指标

徐蔚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4:15-14:30

重新审视缺血半暗带

程 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4:30-14:45

基于FF和R2*mapping的颈动脉斑块与血管炎症的定量评估

孙钦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4:45-15:00

脑电预测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的预后

滕军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00-15:07

神经影像标记物对脑淀粉样血管病认知障碍的中介作用

吴娟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07-15:14

估算葡萄糖清除率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的关联: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大规模影像学研究

王 涵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5:14-15:21

脑小血管病患者肾功能与杏仁核亚区结构及情绪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刘美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5-16:57

脑血管病14(脑血管病影像(二))

15:45-16:00

基于5T磁共振,血管病的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

张 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16:00-16:15

多模影像学在脑出血的诊治进展

李 琦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6:15-16:22

基于mDIXON-QUANT磁共振序列对卒中后瘫痪侧肢体肌肉改变的研究

魏佳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22-16:29

高分辨核磁共振在烟雾血管病中的应用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韩广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29-16:36

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脑小血管病中类淋巴系统功能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陈一欣

中山大学

16:36-16:43

前循环与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血管内取栓治疗后心率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张 璐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16:43-16:50

脑静脉系统显影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脑血管病大会壁报交流)

胡 军

陕西省人民医院

16:50-16:57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后血压与恶性脑水肿的时间依赖性关系: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宋心迪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脑血管病
第三分会场(大宴会厅D)
08:30-10:02

脑血管病15(神经介入)

08:30-08:50

颅内动脉狭窄的载药器械介入治疗

马 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08:50-09:10

人工智能在卒中诊治中的应用

徐格林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09:10-09:30

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单中心经验

陈长青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30-09:38

基于DSA脑循环时间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术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的临床研究

李泽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09:38-09:46

基于CTA的增强比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廖安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09:46-09:54

术后连续监测的血糖对血管内治疗大血管闭塞后临床结果的影响

龚 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09:54-10:02

全眶梗死综合症报告

倪贵华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0:15-11:39

脑血管病16(神经介入)

10:15-10:35

零交换技术在缺血性神经介入中的应用

肖国栋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0:35-10:55

经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介入的现状与策略

刘 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10:55-11:15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率、预测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黄显军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11:15-11:23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的介入治疗

沈 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1:23-11:31

基于脑血管造影的径向壁应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斑块易损性的评估:一项与高分辨核磁管壁成像对比的前瞻性探索研究

吴迎春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11:31-11:39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成功后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张文胜

河源市人民医院

14:00-14:51

脑血管病17(脑血管1)

14:00-14:15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脑实质病变特征

田成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14:15-14:30

颈静脉解剖结构异常与介入治疗

吴 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4:30-14:37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炎症生物标志物研究

谢 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14:37-14:44

桥接取栓患者围手术期肝素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刘 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14:44-14:51

肠道菌群膳食指数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以及炎症的中介作用: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刘 敏

青岛市市立医院

15:45-16:50

脑血管病18(脑血管2)

15:45-16:00

脑血管病大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的数智化管理体系

武 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6:00-16:15

脑血管病数智技术:从决策支持迈向具身智能

李子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15-16:22

基于卒中电子监测的多层次行为干预措施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率:一项整群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钟晚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6:22-16:29

内脏脂肪来源外泌体通过调节GPVI信号通路促进血小板活化及动脉血栓形成

李萌萌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29-16:36

自发性脑出血中IRG1通过SLC25A5增强线粒体自噬减轻神经元损伤的机制研究

庞 淼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16:36-16:43

结合转录组学和孟德尔随机化揭示端粒酶相关基因在缺血性中风中的作用

乃比江·阿不列孜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6:43-16:50

西洛他唑对比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伴微出血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余 想

浙江省人民医院

第四分会场(301室)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
08:30-09:20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3

08:30-08:50

神经肌肉病多学科诊治策略

袁 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08:50-09:10

再谈成人晚发型杆状体肌病(SLONM):罕见但可治

焉传祝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09:10-09:20

MEGF10相关肌病基因型-表型谱扩展:两个无关家系EMARDD的新变异(临床病理讨论)

祝搏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20-10:00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3

09:20-09:30

眼咽远端肌病不同亚型的致病基因通过非编码区翻译产生聚甘氨酸毒性多肽介导神经肌肉变性的分子机制及潜在干预策略

邓健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09:30-09:40

GIPC1基因5’非翻译区CGG重复异常扩增通表达多聚甘氨酸蛋白介导眼咽远端肌病2型的发病机制研究

焦可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40-09:50

一新发的ACTA1基因变异引起的肩胛-肱-腓肌病

文欣玫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09:50-10:00

MT-TL1和SLC22A5联合突变导致的代谢性肌病家系报道

柯 青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0:15-11:05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4

10:15-10:35

基因时代下肌肉活检的价值

王朝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0:35-10:55

遗传性代谢性周围神经病

洪道俊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55-11:05

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中骨骼肌受累常被忽视

徐静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1:05-11:55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4

11:05-11:15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心肌病的机制研究:基于不同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来源多能干细胞的研究

常 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1:15-11:25

IL-17B是骨骼肌再生的新标志物

刘 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1:25-11:35

胱抑素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之间的关系:队列研究和荟萃分析

胡 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1:35-11:45

散发性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的淋巴功能损害与认知缺陷相关

高宁璐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1:45-11:55

散发型球部起病运动神经元病的预后因素分析

丁健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4:00-14:50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5

14:00-14:20

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机制探讨

笪宇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4:20-14:40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征与分子诊断进展

朱雯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4:40-14:50

CpG6位点甲基化指导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诊断前的临床工作

徐新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50-15:40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5

14:50-15:00

早发型包涵体肌炎

刚 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5:00-15:10

ATP2A1 双等位基因功能丧失变异引起常染色体隐性Brody肌病

曹春艳

河南省人民医院

15:10-15:20

中国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患者的诊治现状:一项全国性、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胡 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20-15:30

X连锁成年期发病型远端肌病7型家系分析

王旭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30-15:40

中国人群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的遗传学和临床异质性分析:一项基于15年临床队列的观察

沈夕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5:45-16:35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6

15:45-16:05

GDF15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及线粒体脑肌病的发生发展

纪坤乾

山东大学

16:05-16:25

周围神经超声在CIDP诊断和指导治疗中的应用

牛婧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25-16:35

艾加莫德治疗中国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ADHERE试验亚组分析

林 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6:35-17:15

肌肉病、周围神经病,运动神经元病6

16:35-16:45

27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患者的病历特点

王雨欣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45-16:55

DMD基因变异致孤立性X连锁扩张型心肌病一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刘美蓉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55-17:05

一例周围神经起病的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罗 晶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7:05-17:15

龟鹿二仙胶方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韩利震

临泉县中医院

学术专场
17:15-17:45

学术专场

17:15-17:45

重症肌无力诊疗新进展

常 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7:45-18:15

学术专场

17:45-18:15

补体抑制剂在泛首都地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应用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殷 剑

北京医院

第五分会场(新闻发布厅A)
痴呆与认知障碍
08:30-10:00

痴呆与认知障碍3

08:30-08:50

MCI的诊断与治疗

杜怡峰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08:50-09:10

CLEAR-AD: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记物的头对头对比研究

施 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09:10-09:30

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郁金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30-09:40

AD患者体内B细胞具有更强的促炎特征和自身反应性及通过抑制B细胞入脑改善AD病理

王梦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09:40-09:50

增强单核细胞Aβ吞噬功能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和认知缺陷

柳志浩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09:50-10:00

阿尔茨海默病伴牙周炎患者的口-肠-脑轴:脑内牙龈蛋白酶、肠道菌群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之间的作用

李 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15-11:55

痴呆与认知障碍4

10:15-10:25

IGF2BP1-m6A-SIK2/3轴:阿尔茨海默病中年龄依赖性的RNA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戴晓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0:25-10:35

CDK5介导的Tau217过度磷酸化损害神经突触结构,加重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

付康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0:35-10:45

Orexin-A在血脑屏障通透性和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潜在的介导作用

甘景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0:45-10:55

阿尔茨海默病中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介导自噬异常的机制研究

廖 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0:55-11:05

VILIP3通过激活Nrf2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损伤的机制研究

皇甫莎莎

山东大学

11:05-11:15

高准确性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标志物检测在临床诊断及社区筛查中的应用

黄 珊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11:15-11:25

系统揭示脑-肝代谢互作紊乱加重慢性血管性痴呆的新机制

崔程程

天津市环湖医院

11:25-11:35

类淋巴功能障碍介导了阿尔茨海默病中睡眠节律紊乱与认知衰退之间的联系

刘晓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1:35-11:45

铁代谢紊乱在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患者颞叶皮层萎缩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 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1:45-11:55

基于脑连接组学的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精神症状脑损伤模式及机制研究

姜季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00-15:20

痴呆与认知障碍5

14:00-14:20

磷酸化tau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

沈 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4:20-14:40

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聚集的机制及针对性干预措施

张振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14:40-15:00

阿尔茨海默病易感神经元退变机理研究

朱铃强

华中科技大学

15:00-15:20

肠道菌群与阿尔茨海默病的交互作用研究

彭国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5:45-17:35

痴呆与认知障碍6

15:45-15:55

基于静息态fMRI的阿尔茨海默病白质功能损伤及其临床意义

宋 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55-16:05

仑卡奈单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严雅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6:05-16:15

基于自旋标记血流成像的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神经影像特征研究

杨 凤

四川大学

16:15-16:25

脑白质高信号与β-淀粉样蛋白、tau 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相互作用对路易体痴呆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脑代谢的影响:一项横断面 FDG-PET 研究

张贵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25-16:35

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在高炎症水平与认知障碍风险中的作用研究

张肖南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6:35-16:45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遗传学基础

肖学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6:45-16:55

白质和EEG微状态变化:对失眠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直接和协同影响

黄佩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6:55-17:05

阿尔兹海默病中突触密度下降的空间转录组学特征

孙立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7:05-17:15

大规模血浆代谢物图谱揭示神经系统疾病早期特征及因果关联

王以宣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15-17:25

脉络膜毛细血管、脑白质体积高信号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整体认知功能的交互作用

陈宇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7:25-17:35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认知障碍与主观认知下降患者的情景记忆相关萎缩网络的因果性修复作用:一项多中心研究

黄安幸

南京脑科医院

学术专场
17:35-18:05

学术专场

17:35-18:05

《痴呆患者诊疗现状调研报告》

施 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
第六分会场(新闻发布厅B)
08:30-09:3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3

08:30-08:50

从遗传因素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异质性

唐北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8:50-09:10

单细胞RNA和单细胞TCR/BCR测序揭示不同进展亚型PD患者的外周免疫特征

叶钦勇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09:10-09:30

帕药等效当量及新进展

王 坚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30-10:0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3

09:30-09:40

HSF1基因内含子可变数目串联重复扩增导致原发性震颤的致病机制研究

万雅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09:40-09:50

运用神经黑色素敏感成像及T1w/T2w比值探究原发性震颤和早期震颤型帕金森病皮质下结构改变及鉴别价值

方悦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09:50-10:00

临床与神经影像学特征在原发性震颤运动症状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严雅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0:00-11:2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4

10:00-10:20

核受体FXR调控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帕金森病的机制

王 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0:20-10:40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lleviates motor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Evidence of the association with peripheral Tregs

王 青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10:40-11:00

帕金森病药物优化治疗的新途径-药物微生物组学

肖 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1:00-11:20

帕金森病合并眼部病变的研究进展

崔桂云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1:20-11:5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4

11:20-11:30

清除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微生物移植提高 左旋多巴利用度及增强左旋多巴疗效

艾鹏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1:30-11:40

TMEM164:自噬–脂质代谢轴与帕金森病铁死亡

谯建华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1:40-11:50

帕金森病体位性低血压与脑类淋巴系统的关系研究

黎梓颢

广东省人民医院

14:00-15:0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5

14:00-14:20

帕金森病亚型body-first与brain-first研究进展

刘卫国

南京脑科医院

14:20-14:40

肌张力障碍的症状扩散与预测

靳令经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4:40-15:00

离子通道障碍在帕金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叶 民

南京明基医院

15:00-15:3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5

15:00-15:10

重复经颅磁刺激强化方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一项前瞻性的开放标签试验

陈 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10-15:20

外侧苍白球自由水升高与帕金森病认知进展以及神经炎症相关

陈慧敏

北京医院

15:20-15:30

COL6A3基因隐性突变在肌张力障碍中的致病性研究

王妍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00-17:0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6

16:00-16:20

中国多系统萎缩疾病自然史研究

王 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6:20-16:40

NPH共病AD/PD的影像及生物标志物特征

高中宝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16:40-17:00

国际主流的Wilson's病诊治指南的比较

王晓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嘉定分院

17:00-17:30

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6

17:00-17:10

帕金森病干预新靶点——FAM171A2

吴凯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10-17:20

ZAG通过JNK/MAPK-NLRP3信号通路调控多巴胺能神经元焦亡的机制研究

莫丽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7:20-17:30

星形胶质细胞BMAL1调控类淋巴系统在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清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斯晓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第七分会场(新闻发布厅C)
脑电图与癫痫
08:30-09:56

脑电图与癫痫3

08:30-08:50

儿童癫痫研究进展

王 艺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08:50-09:10

癫痫患者的横纹肌溶解症

王学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9:10-09:30

TMS和DBS调控小脑-丘脑-皮质网络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

刘学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09:30-09:37

血液神经丝蛋白轻链在成人癫痫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生物标志物潜力:基于中国东北临床队列与欧洲GWAS数据的三角验证证据

陈志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09:37-09:44

基于眼动和任务态头皮脑电证实颞叶癫痫患者存在视觉情景记忆缺陷

黄 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44-09:51

皮质表面铁沉积对卒中后癫痫的预测价值

訾 强

大理大学

09:51-09:56

问答环节

10:15-12:01

脑电图与癫痫4

10:15-10:35

癫痫发病的神经环路机制以及治疗新策略

陈 忠

浙江中医药大学

10:35-10:55

聚焦超声促进BBB开放及精准颅内给药研究进展

王 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55-11:15

从预后角度浅析癫痫持续状态的救治瓶颈

江 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1:15-11:35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治疗:进展与挑战

任连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1:35-11:42

颞叶梨状皮层切除对颞叶癫痫长期手术预后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汪 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1:42-11:49

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检测模型的开发与验证: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林 楠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1:49-11:56

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中的超兴奋神经元识别及机制探究

王舒扬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56-12:01

问答环节

学术专场
12:01-12:31

学术专场

12:01-12:31

癫痫发作院前急救:最新共识与进展

王 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00-16:00

脑电图与癫痫5

14:00-14:20

神经突触显像在难治性癫痫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冯 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4:20-14:40

溶栓相关卒中后癫痫的预防及机制研究进展

陈子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40-15:00

基于类器官癫痫个体药物治疗的探索

丁 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5:00-15:20

自身免疫性脑炎易感性研究

洪 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5:20-15:27

CFL2 在 CD81+外泌体介导下参与癫痫的机制研究

徐婧勍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5:27-15:34

线粒体脑肌病高乳酸血症伴卒中样发作(MELAS)急性期脑电特征及其演化研究

汤桦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5:34-15:41

UBQLN4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GluN2B调控癫痫发作

王 靖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1-15:48

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16年,阵发性不自主运动9年

陈 炎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5:48-15:55

中国西部地区癫痫焦虑调查工具(EASI)及其简短版本(brEASI)的中文版验证

刘晨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15:55-16:00

问答环节

16:00-17:30

脑电图与癫痫6

16:00-16:30

病例分享

吴欣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6:30-17:00

病例分享

金丽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7:00-17:30

病例分享

刘晓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第八分会场(新闻发布厅D)
神经免疫
08:30-09:26

神经免疫3

08:30-08:50

波形蛋白抗体脑炎的临床诊疗进展

郝峻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08:50-09:10

Nipocalimab治疗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一项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的中国亚组分析结果

杨 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10-09:18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结局:基于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还 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18-09:26

抗AChR抗体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的预测模型建立

侯晨露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9:30-10:26

神经免疫3

09:30-09:50

CD19/BCMA双靶向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研究

常 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9:50-10:10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疾病特点及诊疗策略

乞国艳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10:10-10:18

Irisin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神经炎症

谭涛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0:18-10:26

糖尿病通过GPR183-7α,25-OHC轴增强病理胸腺输出加重重症肌无力

张 蓬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10:30-11:42

神经免疫4

10:30-10:50

多发性硬化:从Cell 发表到I类新药临床实验(IND)获批

史凯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50-11:10

CNRID队列:神经免疫专病队列的标准化建设与多中心协作实践

倪如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1:10-11:18

抗LGI1脑炎患者MRI边缘叶皮层下结构形状变化的研究

王胜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1:18-11:26

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鉴别诊断

杨 笑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11:26-11:34

18F-DPA714 PET/MRI 作为抗体阴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潜在影像学工具:一项前瞻性研究

何 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1:34-11:42

双模态FDG/TSPO-PET在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王 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学术专场
12:00-12:30

学术专场

12:00-12:30

优享卓越,新型皮下注射C5补体抑制剂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价值

冯慧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2:30-13:00

学术专场

12:30-13:00

从MG的持续症状控制看FcRn的临床获益

笪宇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3:30-14:00

学术专场

13:30-14:00

2025MS诊疗新进展

周红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4:00-15:00

神经免疫5

14:00-14:20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刘卫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20-14:40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刘广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14:40-15:00

多发性硬化的体液诊断

全 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5:00-15:56

神经免疫5

15:00-15:20

多发性硬化新机制进展

张存金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15:20-15:40

自身免疫性脑炎机制及诊断进展

陈 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5:40-15:48

SATB1与Treg Th17细胞平衡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的作用

李 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48-15:56

ANKRD55 是多发性硬化症中 T 细胞炎症的关键调节因子

吴楚钰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16:00-17:14

神经免疫6

16:00-16:2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机制研究进展

汪鸿浩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16:25-16:50

重塑小胶质细胞表型 —多发性硬化治疗的前沿策略

李晓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16:50-16:58

在多发性硬化症中GATA3调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和改善血脑屏障损伤的机制

黄义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6:58-17:06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进行性视网膜和微血管神经退行性变:一项纵向SS-OCT/OCTA研究

孔令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7:06-17:14

ALDOA抗体:重症肌无力中一种新型的诊断相关自身抗体

张梦迪

郑州大学

17:15-17:45

学术专场

17:15-17:45

中国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疾病负担研究

唐文熙

中国药科大学

17:45-18:15

学术专场

17:45-18:15

从2025版指南看NMOSD生物制剂治疗选择

田代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
第九分会场(206室)
08:30-10:00

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1

08:30-08:50

神经心理学的领域与使命

汪 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8:50-09:10

基于唤名的脑电响应预测ICU昏迷患者预后

罗本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09:10-09:30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障碍治疗策略及新进展

杨 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9:30-09:50

AI+大数据驱动的神经精神疾病精准医学研究

郁金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50-10:00

讨论

10:00-11:30

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2

10:00-10:20

慢性应激下负性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毕晓莹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10:20-10:40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神经心理机制

胡盼盼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40-10:50

中青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脑网络特征的多模态神经机制研究

黄钰昕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10:50-11:00

步态、眼动与近红外联合预测认知衰退:基于中国社区人群的队列研究

张 聪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1:00-11:10

互联网自助正念压力管理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紫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1:10-11:20

基于肠道菌群调节的加速连续性Theta爆发式刺激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干预作用

王一涵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20-11:30

讨论

14:00-16:10

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3

14:00-14:20

Aβ分子影像的应用实践

贾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14:20-14:40

认知障碍疾病分子诊断进展

沈 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4:40-15:00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和脑损伤机制

刘彩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00-15:20

嗅觉的测量与嗅知觉学习

周 雯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15:20-15:40

基于脑小血管病队列的淡漠综合症的研究

崔立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40-16:00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症状管理

李淑华

北京医院

16:00-16:10

讨论

16:10-17:20

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4

16:10-16:20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大规模脑动力学的时间不可逆性研究

漆 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20-16:30

小脑rTMS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脑电机制研究

张 驰

南京脑科医院

16:30-16:40

社交隔离及孤独与神经心理及行为的关联: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赵永丽

青岛市市立医院

16:40-16:50

卒中后基底节失语临床特征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分析

荆元元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6:50-17:0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血液分子标志物和脑功能影像学特征研究

徐志鹏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17:00-17:10

APOE基因型与焦虑抑郁易感的多模态脑磁共振成像研究

廖江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7:10-17:20

讨论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
第十分会场(207室)
08:30-10:00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3

08:30-08:45

新生儿李斯特菌脑炎的治疗特点

刘卫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8:45-09:00

《神出鬼没EBV》-脑脊液EBV阳性临床决策

张家堂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09:00-09:15

脑炎诊断中实验室检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任海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09:15-09:20

讨论

09:20-09:27

脊髓及颅内梅毒树胶肿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张文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09:27-09:34

脑脊液二代测序确诊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菱脑炎2例

程艳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

09:34-09:41

麻痹性痴呆的临床、影像、病理及预后特征研究

王榕泽

复旦大学

09:41-09:48

炭疽性脑膜脑炎2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汪春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09:48-09:55

抗BR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一例

刘 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09:55-10:00

讨论

10:15-11:45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4

10:15-10:3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诊治

关鸿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0:30-10:45

抗NMDAR脑炎认知损害特点及免疫治疗

梁 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0:45-11:00

抗GlyR抗体阳性的伴有强直和肌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

张海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11:00-11:05

讨论

11:05-11:12

奥法妥木单抗 VS 利妥昔单抗治疗重症抗NMDAR脑炎——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郭守刚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1:12-11:19

免疫相关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张金茹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19-11:26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重返工作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易小江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1:26-11:33

自身免疫性小脑-锥体束综合征(ACA复杂型)的队列研究

刘曼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1:33-11:40

抗MURC/Cavin4抗体阳性免疫介导的波纹样肌病一例

孙金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1:40-11:45

讨论

14:00-15:30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5

14:00-14:15

朊蛋白病临床研究进展

武力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4:15-14:30

自身免疫性脑炎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洪 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4:30-14:45

抗体阴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林艾羽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45-14:50

讨论

14:50-14:57

周围神经病变起病的散发性克雅氏病MV2K基因型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断进展

吴 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4:57-15:04

应用RT-QuIC检测技术早期诊断Heidenhain型克雅氏病三例及文献复习

李 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5:04-15:11

一例以硬脑膜肥厚为影像表现的CASPR2相关自身免疫性脑膜脑炎报道及文献回顾

高 攀

深圳大学总医院

15:11-15:1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抗神经抗体阳性的副肿瘤神经综合征临床特点与预后因素:一项单中心病例回顾和系统综述研究

张 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18-15:25

免疫调节药物诱导的神经免疫毒性:四例ICANS相关脑脊髓病变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转归

石晓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25-15:30

讨论

15:45-17:15

感染与脑脊液细胞学6

15:45-16:00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疗

杜 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00-16:15

非炎症性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进展

冯国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6:15-16:30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神经病理学

刘 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6:30-16:35

讨论

16:35-16:42

原发性弥漫性软脑膜胶质瘤病 1 例及文献回顾

李 丹

吉林大学

16:42-16:49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点

张 毓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6:49-16:56

以进行性多颅神经麻痹为首发表现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

吴 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6:56-17:03

动态循环肿瘤DNA监测指导肺癌脑膜转移治疗

陈 欣

邢台市人民医院

17:03-17:10

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细胞病的脑脊液分析

连立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7:10-17:15

讨论

第十一分会场(多功能厅B)
神经重症
08:30-10:01

神经重症3—神经重症研究新进展3

08:30-08:55

大容积脑出血的智能多模态监测及分析

张 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8:55-09:20

脑动脉夹层与脑血管疾病:现状、问题和展望

王芙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9:20-09:45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通过多模式CT评估侧枝循环、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张 蕾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09:45-09:53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痫性发作患者的脑电微状态特征及预后

王鸣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09:53-10:01

联合定量脑电图与临床评估以更准确预测急性意识障碍患者预后

柴树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0:20-12:00

神经重症4—神经重症研究新进展4

10:20-10:45

成人FIRES研究进展

王 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45-11:10

急性脑卒中低温脑保护时肺部感染的防治

谭 红

长沙市第一医院

11:10-11:35

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的麻醉及镇静研究进展

黄凯滨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1:35-11:43

中链甘油三酯补充治疗急性重症脑病的疗效评价

张炳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1:43-11:51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脂肪补充的剂量-效应关系与死亡率: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李 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1:51-12:00
神经康复
13:50-16:00

神经康复1

13:50-14:00

开幕式致辞

14:00-14:20

神经康复多学科专家共识

张 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4:20-14:40

超声介入技术与再生康复

李雪萍

南京市第一医院

14:40-15:00

数字疗法在卒中康复领域中的应用

张玉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5:10-15:20

双侧间断性Theta爆发刺激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对比及脑网络机制研究

吴泽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20-15:30

上下肢协同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姿势控制的临床疗效:一项随机、对照、单盲临床研究

黄 丹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5:30-15:40

以小脑为靶点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卒中后失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刘 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5:40-15:50

EEG及ERP在脑卒中神经康复中的应用

王云雷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5:50-16:00

一例爆发性心肌炎心肺复苏40分钟的重度昏迷患者的 促醒及综合康复之路--病例分享

尹艳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16:00-18:30

神经康复2

16:00-16:20

无创脑机接口技术在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刘丽旭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6:20-16:40

认知训练的原则与方案

屈传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16:40-17:00

神经再生技术在卒中康复中应用

吴晓莉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7:00-17:10

时空同构训练结合绘画疗法在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孙东琳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7:10-17:20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庄卫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

17:20-17:30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对脑卒中后中重度手功能康复的临床运用及皮质激活变化研究

刘玲玉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7:30-17:40

神经超声技术与电生理在脑卒中后前臂屈肌痉挛所致正中神经损伤早期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王艺铮

中国康复科学所

17:40-17:50

(已发表stroke杂志)缺血性卒中的脑 - 体相互作用:迷走神经刺激重编程小胶质细胞与顶核刺激增强小脑神经保护的神经康复机制

王语纯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50-18:00

纳米递送mRNA-IL-6鞘内注射治疗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和机制

林心柔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18:00-18:10

基于步态参数动态变化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训练响应分型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王诗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8:10-18:20

三维步态分析仪联合视觉反馈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侧倾障碍中的应用

周 蓓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18:20-18:30

闭幕

第十二分会场(多功能厅C)
神经病理
08:30-10:00

神经病理3

08:30-09:00

从路易小体到路易小体病谱系疾病病理诊断-来自于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解剖病例实践的感悟

朱明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09:00-09:15

一例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帕金森亚型病例的神经病理特征及分子机制分析

陆丽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09:15-09:30

重症胰腺炎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1例

董 惠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09:30-09:45

冷光闪闪的病灶-一例颅内多发病变的患者病历摘要

李 玲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09:45-10:00

讨论

10:15-11:45

神经病理4

10:15-10:45

基于脑活检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临床-影像-病理相关性分析

朴月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0:45-11:00

DWI阴性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脑组织病理特征

钟绍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00-11:15

2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

王胜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1:15-11:30

基于病理诊断的2099例耐药癫痫患者病因分析

沈丝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1:30-11:45

讨论

脑血管病
13:30-14:59

脑血管病21(眩晕与脑血管病)

13:30-13:54

神经调控技术在头晕疾病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性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3:55-14:04

3D-FLAIR 延迟扫描MR在以EVS为表现的UVP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祁晓媛

沧州市中心医院

14:05-14:14

补充性改良Barbecue法居家治疗与Gufoni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石症即时和短期疗效的研究

甘壮钦

琼海市人民医院

14:15-14:39

人工智能与眩晕/前庭医学专业

杨 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4:40-14:49

前庭性偏头痛继发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视听加工通路损害: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付长永

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14:50-14:59

讨论

15:00-16:30

脑血管病22(眩晕与脑血管病)

15:00-15:09

维生素D缺乏与失眠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头晕严重程度的协同作用

余孝君

长沙市第一医院

15:10-15:19

GAD65抗体相关性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吴 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5:20-15:29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与睡眠障碍的相关的临床特征研究

朱希恩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15:30-15:54

OTR的发生机制与临床应用

刘 鹏

陕西省人民医院

15:55-16:19

前庭性偏头痛共病问题探讨

鞠 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6:20-16:30

讨论

第十三分会场(101室)
神经遗传
08:30-10:00

神经遗传3

08:30-09:00

脑钙化症的致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赵 淼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9:00-09:30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及基因治疗进展

李宏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09:30-10:00

讨论及点评

10:00-12:00

神经遗传4

10:00-10:10

肯尼迪病多系统受累特点及疾病进展影响因素分析

李 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10:10-10:20

MYBPC1相关先天性肌病:一项单中心病例系列研究

方世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0:20-10:30

单中心VRK1相关神经运动综合征的遗传与临床特征

许 可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10:30-10:40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和病理变化与角膜神经纤维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李宜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0:40-10:50

基于结构-功能连接耦联分析对发作性动作诱发性运动障碍功能网络的探究

黄啸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0:50-11:00

以成年期反复呕吐为特征的先天性糖基化障碍Ia型病例报告

廖 婷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00-11:10

经历三种临床综合征的m.3243A>G突变1例

曾国令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10-11:20

NOTCH3基因非半胱氨酸变异患者病理研究

谢玮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20-11:30

56岁起病的迟发型伴脑干和脊髓受累及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1例

王园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11:30-11:40

核基因POLG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一家系报道

漆学良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1:40-12:00

讨论及点评

护理
14:00-15:32

护理1

14:00-14:20

数智赋能脑卒中全病程管理

许骁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4:20-14:40

口腔健康与脑卒中现状及评估

杨 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4:40-15:00

中医适宜技术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李 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5:00-15:08

基于FOCUS-PDCA管理模式降低神经介入术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庞 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5:08-15:16

体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治疗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

高 怡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5:16-15:24

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闭环管理模块的构建及应用

王 燕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15:24-15:32

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老年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步态训练干预方案的构建及临床应用研究

王 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15:45-17:17

护理2

15:45-16:05

老年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全程管理

张小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05-16:25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护理进展

邢介霞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6:25-16:45

《床旁免疫吸附护理技术》团体标准——从构思到落地的全流程解读

李慧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16:45-16:53

焦虑和抑郁在成人癫痫患者躯体症状障碍与生活质量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马雪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6:53-17:01

吞咽音分析技术对吞咽障碍患者评估与筛查的应用前景展望(已录用,待发表)

宋伟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17:01-17:09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膳食质量与营养风险:一项横断面研究

林守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7:09-17:17

基于循证的认知-运动双重任务康复护理方案在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张 璐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第十四分会场(102A室)
头痛
08:30-09:50

头痛3

08:30-08:50

偏头痛的神经影像研究进展

赵红如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8:50-09:10

前庭性偏头痛的机制与临床抉择

渠文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9:10-09:30

偏头痛机制研究新进展

张 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9:30-09:50

难治性慢性丛集性头痛的治疗策略与研究进展

杨瑞瑞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09:50-11:20

头痛3

09:50-10:10

PACAP与创伤后头痛

汪敬业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10-10:30

偏头痛与癫痫

潘晓华

包头市第八医院

10:30-10:50

肉毒毒素在慢性头痛中的应用

刘永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50-11:10

高海拔与头痛疾病

陈 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1:10-11:20

讨论

11:20-12:00

头痛4

11:20-11:2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头痛患者脑脊液铁代谢特征及预测价值

龚 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

11:28-11:36

下丘脑亚区萎缩增加偏头痛风险:横断面研究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熊中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1:36-11:44

伴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淋巴细胞升高的发作性霹雳样头痛

朱珏华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44-11:52

外周血CGRP水平在女性偏头痛诊断和精准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黄沁钥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11:52-12:00

基于机器学习的偏头痛关键基因表达与主要转录因子的识别研究

王 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学术专场
12:00-12:30

学术专场

12:00-12:30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新进展

赵红如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00-15:00

头痛5

14:00-14:20

紧张型头痛研究进展

李 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4:20-14:40

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张莉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14:40-15:00

原发性头痛的神经调控治疗

刘志勤

西安市中心医院

15:00-15:40

头痛5

15:00-15:20

偏头痛与缺血性卒中

谷文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5:20-15:40

偏头痛的电生理标志物研究进展

廖松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51-16:51

头痛6

15:51-16:11

基于遗传性偏头痛的精准头痛诊疗

康慧聪

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医院

16:11-16:31

个体化偏头痛预防性治疗的思考

周 超

江西省人民医院

16:31-16:51

类淋巴系统与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任 潇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51-17:15

头痛6

16:51-16:59

慢性偏头痛患者的注意力缺陷: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MMN与P3a特征研究

董 欣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59-17:07

头痛欲裂为哪般?

瞿 萍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7:07-17:15

慢性偏头痛样小鼠模型初级视觉皮层与畏光相关的新神经特征

张凯博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睡眠障碍
第十五分会场(102B室)
08:30-10:00

睡眠障碍3

08:30-08:50

不宁腿综合征诊治新进展

宿长军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08:50-09:10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睡眠

朱春燕

安徽医科大学

09:10-09:30

成人ADHD合并睡眠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朱 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9:30-09:40

路易体痴呆伴或不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

刘丽欣

北京老年医院

09:40-09:50

MIBG闪烁显像结合PSG用于PD前驱期诊断的初步研究

赵雯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09:50-10:00

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的性别差异研究

尚丹清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0:15-11:55

睡眠障碍4

10:15-10:35

慢性失眠治疗的方向探讨:全脑神经功能调控或是局部相关神经核刺激调控

蒋晓江

重庆西区医院

10:35-10:55

一种新型RBD转化模型的建立

刘 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0:55-11:15

发作性睡病的免疫治疗及神经影像研究进展

薛 蓉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1:15-11:35

睡眠障碍的神经机制

胡志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11:35-11:45

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神经免疫炎症、食欲素和β淀粉样蛋白关系及机制的研究

连腾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1:45-11:55

LRRK2携带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特征研究

郭 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4:00-15:30

睡眠障碍5

14:00-14:20

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俊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4:20-14:40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失眠进展

郭春妮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14:40-15:00

经常性自主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睡眠作用和机制研究

乐卫东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00-15:10

小脑cTBS模式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障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刘馨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5:10-15:20

探索失眠的神经机制:功能和结构改变的荟萃分析

李天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5:20-15:30

Senegenin通过GAD67介导Keap1/Nrf2/PINK1/Parkin通路调节失眠作用机制

贾宏林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5:45-17:15

睡眠障碍6

15:45-16:05

睡眠周期蛋白BMAL1/PER对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症状的调控作用

桂雅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16:05-16:25

迷走神经电刺激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王 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6:25-16:45

卒中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治困境

于逢春

北京市海淀医院

16:45-16:55

褪黑素受体1A对帕金森病睡眠节律紊乱和认知障碍的影响

桂雅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16:55-17:05

发作性睡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徐 琳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7:05-17:15

维生素D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睡眠结构的关联分析

李 娜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调控
第十六分会场(102C室)
08:30-10:06

神经调控3

08:30-08:50

rTMS alleviates motor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 Evidence of the association with peripheral Tregs

王 青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08:50-09:10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皮层配对模式干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有效性研究

柳 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09:10-09:30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评估与无创神经调控干预

熊永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9:30-09:50

运动增多性运动障碍病的神经调控治疗

马敬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09:50-09:58

间歇性θ爆发刺激与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皮层反应性的差异:一项单中心TMS-EEG研究

庄 圣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09:58-10:06

脊髓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体位性低血压

朱 雪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0:15-11:51

神经调控4

10:15-10:35

程控新技术在帕金森病DBS术后的应用

陈 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35-10:55

伴认知障碍的帕金森患者STN DBS的选择和预测因素

邬剑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0:55-11:15

PLA2G6 基因突变的青年帕金森病患者DBS疗效

刘艺鸣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11:15-11:35

应用STN-DBS和GPi-DBS治疗肌张力障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王 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1:35-11:43

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 KMT2B 基因相关肌张力障碍的长期随访研究

张梦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1:43-11:51

双侧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的长期影响

王怡诗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4:00-15:36

神经调控5

14:00-14:20

TMS靶向小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初步探索

江 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4:20-14:40

经颅电刺激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探索

丁 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4:40-15:00

意识障碍机制和神经调控促醒进展

吴雪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5:00-15:20

意识障碍的脑深部电刺激治疗

杨 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5:20-15:28

HD-tACS对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胡 俊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5:28-15:36

时域干涉刺激(TI)技术:非侵入性深部脑调控的机制、应用与未来挑战

王 薇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5:45-17:21

神经调控6

15:45-16:05

迷走神经电刺激在睡眠障碍中的应用

王 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6:05-16:25

电磁联合快速治疗失眠障碍

周东升

宁波市康宁医院

16:25-16:45

tDCS对睡眠剥夺的后认知和睡眠的影响

程金湘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6:45-17:05

神经网络视角下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马芹颖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17:05-17:13

基于睡眠起始阶段脑电微状态复杂度的个性化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失眠症研究

兰丹梅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7:13-17:21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失眠伴焦虑的临床特征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变化的研究

张亚男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第十七分会场(103A)
神经影像
08:30-10:00

神经影像3(功能影响和肿瘤,癫痫)

08:30-08:3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T细胞淋巴瘤: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及文献回顾

陈 怡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08:39-08:48

基于MRI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机器学习构建不同类型颞叶癫痫预测模型的研究

方钰婧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8:48-08:57

颞叶癫痫共患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退行性变基础:一项基于PET成像的研究

刘香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8:57-09:06

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脑皮层形态影像学研究

汪洪平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9:06-09:15

成人型Krabbe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田沃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9:15-09:24

基于改进多向扩散驱动平衡技术(iMDDSDE)的重T2加权3D-FSE序列评估脑脊液流动性

贺玉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09:24-09:33

18F-Florzolotau PET成像的疾病预后与监测价值:一项记忆门诊队列研究

鲁佳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09:33-09:42

不同类型CNS淋巴组织增殖病变的临床影像特点

戚晓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09:42-09:51

PRRT2基因突变成人癫痫患者丘脑亚核-基底节-皮层静息态功能网络异常研究

蔡 旸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09:51-10:00

一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起病伴卵圆孔未闭的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王昊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脑血管病
10:15-11:48

脑血管病23(脑出血)

10:15-10:30

脑出血的免疫学研究

刘 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0:30-10:45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诊疗进展

秦 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45-11:00

脑出血灶周保护及机制研究

殷小平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11:00-11:08

传统立体定向与机器人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真实世界对照研究

康开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1:08-11:16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II 期临床试验(SIM0355-201试验)

陈艺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16-11:2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脑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姚达宝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1:24-11:32

亚洲和非亚洲地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症状恶化及预后的比较研究-BASC研究IPD分析

尤寿江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1:32-11:40

基于平扫 CT 影像组学预测自发性脑深部血肿扩大的研究

许 超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11:40-11:48

脑出血的新型炎症标志物:Olink 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沈杭宇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4:00-15:30

脑血管病19(青年论坛)

14:00-14:09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缺血白质损伤:从基础到临床

田代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14:09-14:18

AIS取栓麻醉方式选择及血脑屏障受损与卒中后肺炎相关性研究

常明则

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西安市第三医院

14:18-14:27

基于深度学习与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的缺血性卒中智能诊断模型研究

陈玉辉

北京医院

14:27-14:36

脑静脉窦3D打印血流动力学模拟系统的临床应用

曹向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14:36-14:45

一例不同寻常的颅内动脉瘤

甄军丽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4:45-14:54

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启示

曾丽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4:54-15:03

重症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吴思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15:03-15:12

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脑损伤及预后预测指标研究

靳 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5:12-15:21

腺苷脱氨酶2缺乏症的神经影像特征

姚 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15:21-15:30

冠状位MR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宋 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6:00-17:20

脑血管病20(脑血管病康复)

16:00-16:20

生物节律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在康复中应用

张 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6:20-16:40

特殊类型脑血管病诊断与康复

刘建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16:40-17:00

颅内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治疗和康复选择

王 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7:00-17:20

脑深部无创电刺激对神经系统损伤的应用研究 

赵 军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7:20-17:52

脑血管病20(脑血管病康复)

17:20-17:28

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及非语言认知功能的脑功能连接-行为学联系研究

李思奇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17:28-17:36

中国脑出血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分析:一项基于GBD和分位数回归的研究

张泽延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17:36-17:44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一项真实世界的研究

胡 越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17:44-17:52

CADASIL患者步态障碍与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黄惠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第十八分会场(103B)
神经转化
08:30-10:02

神经转化3

08:30-08:50

脑卒中脑保护进展与策略:血管-免疫-神经网络

杨清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08:50-09:10

脑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探索

郭珍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09:10-09:3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代谢组学分析

袁俊亮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09:30-09:38

再灌注前血红蛋白氧载体干预经铁死亡调控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的转化研究

李庆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9:38-09:46

STROMICS:基于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的基因型填补参考基因组

许 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09:46-09:54

基于ATAD3A-Drp1轴调控的工程化凋亡小体时空特异性靶向促进线粒体质量平衡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融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09:54-10:02

伴有弥漫性脑水肿及脑病的GBS一例报告

瞿 萍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0:02-11:26

神经转化4

10:02-10:22

炎症综合评分(CIS)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从出血转化到血管炎复发的多维评估

唐宇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10:22-10:42

浅谈脑部炎症活动与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徐祖才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10:42-11:02

儿童全面性发育迟缓的临床遗传学研究进展

李听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11:02-11:10

视黄酸(retinoic acid,RA)通过抑制阿片受体(MOR1)信号通路减轻L-DOPA诱导的运动障碍(LID)

潘 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1:10-11:18

基于唾液样本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OTCH2NLC基因GGC重复扩增检测

连阳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1:18-11:26

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病例:多学科诊疗的关键作用

张 骏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脑血管病
13:30-15:05

脑血管病23(眩晕与脑血管病)

13:30-13:55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与急性前庭综合症的诊治

冯加纯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13:55-14:05

在评估急性单侧周围性前庭功能障碍时,30步福田踏步试验(FST)能否替代50步FST?

张学研

襄阳市中心医院

14:05-14:15

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双侧突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特征分析

李红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4:15-14:40

梅尼埃病分型-精准诊疗趋势

张甦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4:40-14:50

成人不明原因头晕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管理策略

童宣霞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4:50-15:05

讨论

15:05-16:30

脑血管病24(眩晕与脑血管病)

15:05-15:15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双侧前庭病的相关性研究

邓哲治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5:15-15:25

多系统萎缩和帕金森病患者的扫视和会聚试验分析

凌 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5:25-15:50

头晕眩晕与神经免疫疾病

戚晓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15:50-16:15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中国专家共识

邱 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

16:15-16:30

讨论

2025-09-14 星期日
全体大会
第一分会场(大宴会厅AC)
08:30-10:00

全体大会3

08:30-08:55

帕金森氏病不同临床表型的病理及机制解释

张宝荣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08:55-09:00

提问与讨论交流

09:00-09:25

AD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策略与选择

陈晓春

福建医科大学

09:25-09:30

提问与讨论交流

09:30-09:55

癫痫影像遗传学的缘起和进展

肖 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09:55-10:00

提问与讨论交流

10:00-11:15

全体大会4

10:00-10:25

感染神经病学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王佳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10:25-10:30

提问与讨论交流

10:45-11:10

视神经脊髓炎我国既往10年诊治进展

张 超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11:10-11:15

提问与讨论交流

11:15-11:30

闭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