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5 | 专题报告 |
房水流出通道功能检测 |
张虹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2 | 13:15-13:30 | 专题报告 |
前段-OCTA分层血管成像技术对小梁切除术后滤泡功能的评估 |
卓业鸿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3 | 13:30-13:45 | 专题报告 |
基于4D打印的新型载药青光眼引流阀的构建及抗瘢痕化作用的研究 |
原慧萍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4 | 13:45-14:00 | 专题报告 |
微脉冲经巩膜激光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
段宣初 |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
5 | 14:00-14:15 | 专题报告 |
调控Rheb-mTOR通路促进视神经节细胞损伤后神经保护和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 |
江冰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6 | 14:15-14:30 | 专题报告 |
多通道降压机制对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探讨 |
唐广贤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
7 | 14:30-14:45 | 专题报告 |
瞳孔成形术在急闭青伴大瞳孔患者中的应用 |
郑雅娟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8 | 14:45-15:00 | 专题报告 |
少年儿童高眼压与近视的关系 |
孙红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5:00-15:15 | 专题报告 |
房水引流装置新进展 |
陈君毅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10 | 15:15-15:20 | 讨论点评 |
讨论答疑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35 | 专题报告 |
复旦(上医)青光眼学科的发展史 |
孙兴怀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2 | 15:35-15:50 | 专题报告 |
复杂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新思考 |
汪建涛 | 深圳市眼科医院 |
3 | 15:50-16:05 | 专题报告 |
Schlemm′s管手术技巧 |
袁志兰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6:05-16:20 | 专题报告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黄斑区微视野改变 |
刘丹岩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5 | 16:20-16:35 | 专题报告 |
XEN凝胶引流管植入术临床研究进展 |
朱益华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6 | 16:35-16:50 | 专题报告 |
视盘大小对健康人群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厚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
李树宁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7 | 16:50-17:05 | 专题报告 |
关于房角分离的再思考 |
戴毅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8 | 17:05-17:20 | 专题报告 |
利用UBM辅助眼前段发育不良的鉴别诊断 |
陈宇虹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9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