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8:40 | 致辞 |
开场致辞 |
||
2 | 08:40-09:00 | 专题发言 |
病理性室速的机制及标测 |
龙德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3 | 09:00-09:20 | 专题发言 |
ARVC室速的标测和消融 |
桑才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4 | 09:20-09:40 | 专题发言 |
瓣环室性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
王新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5 | 09:40-10:00 | 专题发言 |
影像融合在复杂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
常栋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20 | 专题发言 |
高效消融的动物实验及个人经验分享 |
薛玉梅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2 | 10:20-10:40 | 专题发言 |
持续性房颤消融术式的思考 |
孙雅逊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3 | 10:40-11:00 | 专题发言 |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希氏束起搏和房室结消融 |
尹晓盟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1:00-11:20 | 专题发言 |
Box消融在持续房颤中的应用 |
刘元伟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5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0 | 致辞 |
院领导致辞
夏云龙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2 | 13:10-13:30 | 领导致辞 |
学会领导致辞+双侧束支区域起搏实现电生理系统传导 |
陈柯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3 | 13:30-13:50 | 专题发言 |
植入式电子装置在房颤管理中的价值:从病例到指南 |
周益锋 | 中日友好医院 |
4 | 13:50-14:10 | 专题发言 |
皮下ICD:从病例到指南 |
牛红霞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5 | 14:10-14:30 | 专题发言 |
房颤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疗:现状与思考 |
谢双伦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6 | 14:30-14:50 | 专题发言 |
心肌病相关室速消融:从病例到指南 |
常栋 | 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 |
7 | 14:50-15:10 | 专题发言 |
ARNI时代:ICD一级预防的再评价 |
徐原宁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8 | 15:10-15:20 | 总结 |
总结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40 | 专题发言 |
房室结消融的时机选择:从病例到指南 |
盛夏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2 | 15:40-16:00 | 专题发言 |
左束支起搏的标准与技巧:从病例到指南 |
陈学颖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3 | 16:00-16:20 | 专题发言 |
纠正“CLBBB”:希氏束起搏VS 左束支区域起搏VS. CRT |
侯小锋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6:20-16:40 | 专题发言 |
希蒲系统起搏纠正CRBBB:理想与现实 |
何浪 |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 |
5 | 16:40-17:00 | 专题发言 |
CRT升级适应症和时机选择:从病例到指南 |
苏浩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6 | 17:00-17:20 | 专题发言 |
远端希氏束定位 |
顾敏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7 | 17:20-17:40 | 专题发言 |
提高ICD治疗体验:从病例到指南 |
董颖雪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