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0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正畸正颌精准治疗 |
谢志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2 | 08:11-08:14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技术在髁突缺损伴发颌面部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
于洪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8:15-08:18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辅助下成人半面短小畸形的矫正设计及效果评价 |
李继华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4 | 08:19-08:22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技术在偏颌畸形正颌外科手术中应用 |
刘曙光 |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5 | 08:23-08:26 | 论文发言 |
牙颌面畸形矫治的整体数字化设计 |
侯敏 | 天津市口腔医院 |
6 | 08:27-08:30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3D打印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手术优先”治疗牙颌面畸形中的应用 |
黄建平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08:31-08:34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预成形钛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刘立楠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
8 | 08:35-08:38 | 论文发言 |
全数字化正颌外科临床应用研究 |
武玉鹏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9 | 08:39-08:42 | 论文发言 |
正颌外科与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同期手术的数字化设计 |
曹健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08:43-08:46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无中间合板技术的数字化设计 |
张然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1 | 08:47-08:50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技术在颜面部不对称畸形正颌外科手术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 |
孙翔 |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12 | 08:51-08:54 | 论文发言 |
基于可移动设备的三维面部扫描系统 i3Dface在数字化正颌手术设计中的应用 |
胡玲玲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13 | 08:55-08:58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截骨导板联合内镜辅助正颌双颌手术病例1例 |
杨鑫 | 烟台市口腔医院 |
14 | 08:59-09:02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辅助数字化咬合导板制作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曾菲妮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5 | 09:03-09:06 | 论文发言 |
3D打印个体化导板在正颌外科手术中定位上颌骨的应用研究 |
金赫秀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16 | 09:07-09:20 | 讨论 |
Q&A 颁发证书、合影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30-09:34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牙颌面畸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
吴国民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2 | 09:34-09:38 | 论文发言 |
深度学习辅助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软硬组织预测的算法开发和临床初步验证 |
侯磊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3 | 09:38-09:42 | 论文发言 |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化数字牙列匹配与髁突分割技术的构建与运用 |
朱照琨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4 | 09:42-09:46 | 论文发言 |
基于眼动追踪的正颌外科训练中视觉注意的客观评价 |
刘凯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09:46-09:50 | 论文发言 |
一种基于软组织的头部新型参考平面的初步研究 |
田凯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6 | 09:50-09:54 | 论文发言 |
人工智能牙合板的设计及在正颌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
刘志凯 | 上海市同济口腔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7 | 09:54-09:58 | 论文发言 |
基于3D颅面特征的颅面相似性度量模型建立与评价 |
方嘉琨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8 | 09:58-10:02 | 论文发言 |
基于nnU-Net的锥形束CT中混合牙列的自动分割和分类 |
胡玉鹏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9 | 10:02-10:06 | 论文发言 |
基于双图卷积的颅颌面骨移动感知术后面部外观预测在正颌外科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
何东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0 | 10:06-10:10 | 论文发言 |
基于人工智能的颅颌面三维软硬组织地标定位的准确性研究 |
王琳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11 | 10:10-10:14 | 论文发言 |
牙合板研究的热点与未来趋势——基于2001~2022年的文献计量分析 |
刘桢 | organization |
12 | 10:14-10:18 | 论文发言 |
基于机器学习牙体分割算法的建立及其精确性研究 |
张博钧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3 | 10:18-10:22 | 论文发言 |
测量正颌外科术后复发率的三维坐标系的建立及复发程度的评价分析 |
唐丽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14 | 10:22-10:35 | 讨论 |
Q&A 颁发证书、合影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45-10:48 | 论文发言 |
髁突肥大同期正颌及髁突切除术后下颌功能性运动分析 |
王晓霞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2 | 10:49-10:52 | 论文发言 |
髁突骨软骨瘤的正颌外科治疗 |
马晓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3 | 10:53-10:56 | 论文发言 |
髁突肥大继发牙颌面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
刘瑶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4 | 10:57-11:00 | 论文发言 |
基于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髁突骨软骨瘤手术治疗策略及疗效分析 |
余婧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1:01-11:04 | 论文发言 |
正颌术中髁突位置实现的准确性及术后稳定性分析 |
张雪娥 |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6 | 11:05-11:08 | 论文发言 |
下颌骨前份牵张成骨术对于治疗特发性髁突吸收的髁突稳定性的研究 |
陈梦蝶 | 天津市口腔医院 |
7 | 11:09-11:12 | 论文发言 |
基于深度学习测量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颌正颌术后髁状突的变化研究 |
石佳玉 |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8 | 11:13-11:16 | 论文发言 |
髁突高位切除术治疗单侧髁突肥大患者偏颌畸形效果的系统性评价 |
赵可臻 |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
9 | 11:17-11:20 | 论文发言 |
辅助髁突定位改良型咬合导板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 |
程家龙 |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0 | 11:21-11:24 | 论文发言 |
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研究 |
宋芒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1 | 11:25-11:28 | 论文发言 |
个性化3D打印金属截骨/再定位导板用于髁突骨软骨瘤继发面部不对称畸形矫治中的疗效评价 |
祁磊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2 | 11:29-11:32 | 论文发言 |
基于下颌运动记录技术对骨性Ⅱ类畸形患者正颌术中髁突定位的研究 |
徐心雨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13 | 11:33-11:36 | 论文发言 |
骨性III类错颌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5年髁突三维定量变化研究 |
石逸瑾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4 | 11:37-11:40 | 论文发言 |
骨性下颌前突正颌手术后的髁突三维影像学变化 |
宋少华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5 | 11:41-12:00 | 讨论 |
Q&A 颁发证书、合影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40 | 专题发言 |
正颌手术的上颌骨四点定位法精准控制和实际意义——正颌手术的无中间牙合板(单牙合板)技术 |
杨鸣良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2 | 13:41-13:44 | 论文发言 |
导致下颌支矢状劈开术中意外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
蔡鸣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13:45-13:48 | 论文发言 |
全下颌牙列截骨:正颌术式的一种替代选择 |
商洪涛 |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
4 | 13:49-13:52 | 论文发言 |
上颌Le Fort I型分块立轴改善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鼻旁凹陷的临床研究 |
宋凤岐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5 | 13:53-13:56 | 论文发言 |
上颌整体后退对气道影响的研究 |
吴中兴 |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
6 | 13:57-14:00 | 论文发言 |
上下颌整体后退治疗双颌前突畸形的初步体会 |
王学玖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7 | 14:01-14:04 | 论文发言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III类牙颌畸形20例临床观察 |
杜琛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8 | 14:05-14:08 | 论文发言 |
改良的单侧延长颏成形术在下颌不对称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
秦振尧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9 | 14:09-14:12 | 论文发言 |
下切牙根尖下截骨逆旋手术在骨性二类下颌后缩患者实施的临床前评估:可行性、有效性及稳定性 |
赵天宇 |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
10 | 14:13-14:16 | 论文发言 |
针对高位下颌孔患者的改良正颌手术术式 |
张慧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11 | 14:17-14:20 | 论文发言 |
成人骨性III类错牙合上颌牙合平面角差异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
孙英佳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12 | 14:21-14:24 | 论文发言 |
牵张成骨技术矫治唇腭裂术后继发严重上颌骨发育不足伴牙槽突裂(附3个病例) |
黄旋平 |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3 | 14:25-14:28 | 论文发言 |
一例正畸正颌手术病例汇报 |
龙卫平 | 长沙市口腔医院 |
14 | 14:29-14:32 | 论文发言 |
下颌后部矢状劈开分块截骨术:治疗III类骨性错牙合伴下颌后牙先天缺失患者的新技术 |
朱子赫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15 | 14:33-14:36 | 论文发言 |
手术优先与正畸优先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法的比较性回顾性研究 |
张凯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
16 | 14:37-14:50 | 讨论 |
Q&A 颁发证书、合影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0-15:03 | 论文发言 |
骨性II类患者下颌先行手术模式的精度和短期稳定性评估 |
张雷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04-15:07 | 论文发言 |
采用保持器维持上颌Le Fort I型分块截骨术骨块稳定性的研究 |
吴灵 |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
3 | 15:08-15:11 | 论文发言 |
骨性Ⅱ类与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患者正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
万启龙 |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
4 | 15:12-15:15 | 论文发言 |
ERAS理念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探索 |
黄建平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5 | 15:16-15:19 | 论文发言 |
基于Q方法探究牙颌面畸形患者的正颌手术动机 |
曹科达 |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
6 | 15:20-15:23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患者报告结局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初步评价 |
王泰然 |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7 | 15:24-15:27 | 论文发言 |
榫卯结构辅助可吸收板固定上颌骨LeFort I型截骨后骨块的稳定性研究 |
张滟坤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8 | 15:28-15:31 | 论文发言 |
低强度激光疗法对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术后神经感觉障碍的疗效初探:随机双盲对照实验 |
马永清 | 大连市口腔医院 |
9 | 15:32-15:35 | 论文发言 |
基于CT的Le Fort I型截骨术后上颌窦炎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
王守鹏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10 | 15:36-15:39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张添文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11 | 15:40-15:43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前后患者状态-特质焦虑水平变化及筛选量表应用可行性分析 |
杨鑫 | 烟台市口腔医院 |
12 | 15:44-15:47 | 论文发言 |
正颌手术上颌骨块就位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关璐瑶 | 厦门大学医学院 |
13 | 15:48-15:51 | 论文发言 |
无牙颌正颌外科;病例报告及经验总结 |
陈传俊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14 | 15:52-15:55 | 论文发言 |
数字化辅助内置牵张成骨矫治唇腭裂继发牙颌畸形 |
李精韬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15 | 15:56-16:10 | 讨论 |
Q&A 颁发证书、合影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20-16:23 | 论文发言 |
缩短牙颌面畸形治疗周期的四医大DICA经验 |
商洪涛 |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 |
2 | 16:24-16:27 | 论文发言 |
正畸-正颌外科-修复联合治疗牙颌面畸形合并釉质发育不全及牙列缺损一例 |
万启龙 |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
3 | 16:28-16:31 | 论文发言 |
口内入路下颌骨牵张成骨联合正畸正颌治疗严重骨性二类错牙合畸形2例 |
郑广森 |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
4 | 16:32-16:35 | 论文发言 |
不同手术模式矫正骨性III类错牙合后上前牙牙根与牙槽骨改建的比较研究 |
毛丽霞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5 | 16:36-16:39 | 论文发言 |
牙支抗上颌前部牵引成骨治疗唇腭裂继发上颌发育不全的外科-正畸联合数字化虚拟设计 |
叶国华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6 | 16:40-16:43 | 论文发言 |
多学科联合诊治舌淋巴管瘤继发骨性III类错颌畸形伴严重开颌畸形1例 |
高鹤友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7 | 16:44-16:47 | 论文发言 |
术中CT在偏颌畸形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
马东洋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8 | 16:48-16:51 | 论文发言 |
葡萄酒色斑患者面部不对称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 |
柳稚旭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9 | 16:52-16:55 | 论文发言 |
3D打印辅助微骨穿刺术加速正畸牙移动的临床研究 |
周杨一帆 | 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10 | 16:56-16:59 | 论文发言 |
微创颌骨手术联合正畸治疗改善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
周琴 | 上海静安区牙病防治所 |
11 | 17:00-17:03 | 论文发言 |
腭中缝劈开术联合种植支抗辅助扩弓治疗成人上颌骨性宽度不足的随机对照研究 |
郑美里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2 | 17:04-17:07 | 论文发言 |
下颌块状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及后续正颌治疗 |
高一粟 |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
13 | 17:08-17:11 | 论文发言 |
自体浓缩型生长因子对牙周加速成骨正畸中牙龈厚度的影响:一项为期 6 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 |
王晶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4 | 17:12-17:15 | 论文发言 |
骨性III类错颌畸形患者正颌正畸治疗联合牙周软组织增量术一例报道 |
李蔚绮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15 | 17:16-17:30 | 讨论 |
Q&A 颁发证书、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