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07 | 论文发言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外科治疗:系列病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
袁斯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2 | 08:07-08:14 | 论文发言 |
117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治疗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
孟真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3 | 08:14-08:21 | 论文发言 |
头面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疗策略 |
孙笛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4 | 08:21-08:28 | 论文发言 |
“慢Mosh”(MMS)技术在治疗巨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张璠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28-08:35 | 论文发言 |
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揭示转移性皮肤隆突纤维肉瘤肿瘤异质性 |
葛玲玲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08:35-08:42 | 论文发言 |
MDT模式对1例左下肢丛状巨大神经纤维瘤患者的应用效果 |
王红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7 | 08:42-08:49 | 论文发言 |
浅表性CD34阳性纤维母细胞瘤两例并文献复习 |
张睿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8 | 08:56-09:03 | 论文发言 |
神经纤维瘤病的治疗经验 |
陈宸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9 | 09:03-09:10 | 论文发言 |
一例巨大乳腺纤维上皮性肿瘤患者的治疗 |
赵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0 | 09:10-09:17 | 论文发言 |
背部弹力纤维瘤——临床特点、治疗与误诊 |
吕晓瑜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10-09:17 | 论文发言 |
足底内侧穿支皮瓣在足跟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郑厚兵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 | 09:17-09:24 | 论文发言 |
外阴癌的修复策略 |
张佳琦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3 | 09:24-09:31 | 论文发言 |
超长旋股外侧动脉肌皮瓣修复重建巨大腹壁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
游攀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4 | 09:31-09:38 | 论文发言 |
股内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区及腹股沟肿瘤创面的临床应用 |
周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5 | 09:38-09:45 | 论文发言 |
皮肤软组织肿瘤并淋巴结转移的外科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 |
梁鹏飞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6 | 09:45-09:52 | 论文发言 |
拱顶石皮瓣在下肢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王婷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7 | 09:52-09:59 | 论文发言 |
分次切除治疗外阴Paget病的临床体会 |
彭铮 |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性病防治中心) |
8 | 09:59-10:06 | 论文发言 |
背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PEEK假体修复肿瘤切除术后全层胸壁缺损的临床应用 |
李靖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9 | 10:06-10:13 | 论文发言 |
2例会阴部肿瘤经多学科诊疗(MDT)成功救治的经验分享 |
杨智斌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0 | 10:13-10:20 | 论文发言 |
改良M型皮瓣联合皮肤切口减张器在下唇癌切除后缺损修复的应用 |
王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1 | 10:20-10:27 | 论文发言 |
胸壁缺损修复的现实策略 |
史京萍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0:27-10:34 | 论文发言 |
快速、低痛苦的治疗皮脂腺囊肿并发感染的临床经验总结 |
石珺洁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3 | 10:34-10:41 | 论文发言 |
老年人皮肤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
郭志谦 | 厦门弘爱医院 |
14 | 10:41-10:48 | 论文发言 |
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方法探讨 |
郑德义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15 | 10:48-10:55 | 论文发言 |
股前外侧皮瓣在肿瘤切除后会阴区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吕春柳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55-11:02 | 论文发言 |
游离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在修复重建头面颈部巨大皮肤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
孙向东 |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
2 | 11:02-11:09 | 论文发言 |
延迟扩张的随意皮瓣修复头面颈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
耿雨佳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3 | 11:09-11:16 | 论文发言 |
头颈部基底细胞癌显微描记手术与传统手术切除的复发率比较: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
张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11:16-11:23 | 论文发言 |
“V”形切口切除头皮皮下肿物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
林枫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5 | 11:23-11:30 | 论文发言 |
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部缺损术后皮瓣危象的临床分析 |
王朝晖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6 | 11:30-11:37 | 论文发言 |
改良Rieger皮瓣在面部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思考 |
陈琪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7 | 11:37-11:44 | 论文发言 |
20例岛状皮瓣修复眶内容剜除术后眶周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
徐潇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8 | 11:44-11:51 | 论文发言 |
应用皮瓣一期修复鼻部肿瘤术后继发创面 |
吴杉英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11:51-11:58 | 论文发言 |
复合组织皮瓣在颅颌面肿瘤切除后 复杂性创面修复中的选择应用 |
曹东升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0 | 11:58-12:05 | 论文发言 |
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在眼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马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11 | 12:05-12:12 | 论文发言 |
皮瓣在面部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应用策略 |
刘宁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2 | 12:12-12:19 | 论文发言 |
不同类型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巨大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 |
吴必华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7 | 论文发言 |
颏下入路颌下吸脂整形后腔镜甲状腺手术 |
郎中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2 | 13:37-13:44 | 论文发言 |
先天性面部浸润性脂肪瘤病例报告1例 |
和金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3 | 13:44-13:51 | 论文发言 |
关于多发对称性脂肪瘤病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 |
胡博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4 | 13:51-13:58 | 论文发言 |
婴幼儿血管瘤新生儿早筛+美容性早治:防于畸形、消于摇篮、隐于无痕 |
江成鸿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5 | 13:58-14:05 | 论文发言 |
颅底一期骨性重建治疗颅底沟通型复发脑膜瘤 |
孙建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6 | 14:05-14:12 | 论文发言 |
原发性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
王文迪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7 | 14:12-14:19 | 论文发言 |
基于4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4D-DSA)和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皮瓣精细化设计 |
徐瑞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8 | 14:19-14:26 | 论文发言 |
游离皮瓣重建术后肿瘤患者术后谵妄的患病率及风险因素 |
李怡霏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9 | 14:26-14:33 | 论文发言 |
四肢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
陈雯 | 江西省肿瘤医院 |
10 | 14:33-14:40 | 论文发言 |
着色性干皮病致皮肤恶性肿瘤一例 |
王静轩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
11 | 14:40-14:47 | 论文发言 |
梭形切口数学模型的建立及临床验证 |
王洪一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12 | 14:47-14:54 | 论文发言 |
如何消灭睑缘痣的最后一公里? |
沈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