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00-07:25 | 大师课 |
病理性瘢痕之我见 |
刘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7:25-07:50 | 大师课 |
疤痕治疗方案的选择 |
李小兵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3 | 07:50-08:15 | 大师课 |
内窥镜辅助下扩张胸骨旁肋间穿支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疙瘩 |
宋可新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08:15-08:40 | 大师课 |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
马显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40-09:05 | 大师课 |
基于颈部瘢痕临床分型的扩张锁骨上动脉穿支皮瓣个性化设计与美学修复策略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6 | 09:05-09:30 | 大师课 |
光电治疗在瘢痕治疗不同阶段的应用策略 |
武晓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7 | 09:30-09:55 | 大师课 |
手术切口无瘢痕愈合的临床实现 |
吕开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10-10:18 | 论文发言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cision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Earlobe Keloids |
黄莹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2 | 10:18-10:26 | 论文发言 |
全身多发瘢痕疙瘩光电微创治疗的临床探索 |
王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3 | 10:26-10:34 | 论文发言 |
基于深度学习的瘢痕疙瘩自动化分割及血流灌注预测系统的建立 |
李硕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10:34-10:42 | 论文发言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rgical excision and re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for huge keloids: A 13-year experience |
董文芳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5 | 10:42-10:50 | 论文发言 |
浅谈手部挛缩瘢痕修复 |
聂开瑜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6 | 10:50-10:58 | 论文发言 |
人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 |
秦泽莲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7 | 11:06-11:14 | 论文发言 |
乳糜化脂肪移植联合离子束在面部瘢痕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付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8 | 11:14-11:22 | 论文发言 |
多组学鉴定瘢痕疙瘩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转录特征 |
张泽鑫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9 | 11:22-11:30 | 论文发言 |
综合治疗耳部瘢痕体会 |
熊伟 |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0 | 11:30-11:38 | 论文发言 |
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在瘢痕疙瘩诊疗中的应用初探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1 | 11:38-11:46 | 论文发言 |
采用不同方法联合放射治疗修复薄型瘢痕疙瘩 的临床疗效分析 |
陈向军 |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 |
12 | 11:46-11:54 | 论文发言 |
分层立体修复面部凹陷瘢痕 |
王连召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3 | 11:54-12:02 | 论文发言 |
瘢痕疙瘩侵袭区域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转录组测序的相关性研究 |
王炳寒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4 | 12:02-12:10 | 论文发言 |
瘢痕的防控关键技术及进展 |
李晓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15 | 12:10-12:18 | 论文发言 |
环钻技术联合平阳霉素在难治性瘢痕疙瘩中的治疗 |
齐琳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3:00 | 专题会 |
瘢痕共识解读与应用 |
周建大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05 | 论文发言 |
皮下剥离联合等离子射频治疗鼻部凹陷瘢痕 |
刘悦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2 | 13:05-13:10 | 论文发言 |
手术后伤口皮肤张力变化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相关性基础与临床研究 |
卢晖 | 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 |
3 | 13:10-13:15 | 论文发言 |
探囊取物——瘢痕核心切除术在病理性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
谢春晖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4 | 13:15-13:20 | 论文发言 |
超减张缝合技术结合“W”成形在瘢痕手术中的应用 |
唐红梅 | 核工业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5 | 13:20-13:25 | 论文发言 |
保留切口下真皮的切除缝合术探讨 |
李天宇 | 南阳南石医院 |
6 | 13:25-13:30 | 论文发言 |
两步法治疗手部严重烧伤瘢痕临床观察 |
胡瑞斌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7 | 13:30-13:35 | 论文发言 |
作业疗法对四肢烧伤瘢痕患者功能改善疗效分析 |
聂仕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8 | 13:35-13:40 | 论文发言 |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Lactylome and Proteome of Hypertrophic Scar to Identify GATM Lactylation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Development |
李景云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9 | 13:40-13:45 | 论文发言 |
继发性头皮瘢痕应用以FUE移植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
李宇飞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10 | 13:45-13:50 | 论文发言 |
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美容缝合技术联合减张胶带在前臂文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苏学峰 | 西安市中心医院 |
11 | 13:50-13:55 | 论文发言 |
基于机器学习和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增生性瘢痕内THBS2/TGFβ1/P-Smad2/3信号通路激活成纤维细胞的调控机制 |
宋彬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2 | 13:55-14:00 | 论文发言 |
免疫浸润基因CRLF1和NRG1作为增生性瘢痕特征基因的鉴定和验证 |
于博雅 | 济南市中心医院 |
13 | 14:10-14:15 | 论文发言 |
锯齿状切口在面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
张国辉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14 | 14:15-14:20 | 论文发言 |
扩张头皮瓣联合激光脱毛修复面部环发际线病损 |
刘士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 |
15 | 14:20-14:25 | 论文发言 |
瘢痕预防:色苷酸钠在整形美容外科应用中的前瞻性分析 |
丁品月 | 辽宁省人民医院 |
16 | 14:25-14:30 | 论文发言 |
瘢痕的扩张皮瓣治疗,如何减少并发症? |
晋圣阳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7 | 14:30-14:35 | 论文发言 |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组蛋白修饰诱导增生性瘢痕的机制研究 |
黄杰锋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18 | 14:35-14:40 | 论文发言 |
预扩张皮瓣修复瘢痕创面临床应用体会 |
吴召森 | 郑州仁济医院有限公司 |
19 | 14:40-14:45 | 论文发言 |
纳米脂肪移植联合小针刀技术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
唐屈 |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
20 | 14:45-14:50 | 论文发言 |
基于MLT原则采用扩张皮瓣整复面颈部瘢痕的方法与临床效果 |
梁鹏飞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21 | 14:50-14:55 | 论文发言 |
采用微减张缝合联合保妥适注射治疗额部瘢痕的效果分析 |
陈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2 | 14:55-15:00 | 论文发言 |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手术策略选择 |
江旭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3 | 15:00-15:05 | 论文发言 |
不同类型痤疮瘢痕治疗方法的选择 |
陈阳 |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州市性病防治中心) |
24 | 15:05-15:10 | 论文发言 |
颈胸部部瘢痕挛缩的手术及康复措施 |
付立虎 | 石家庄友谊烧伤医院有限公司 |
25 | 15:15-15:20 | 论文发言 |
浅谈CEFFE治疗瘢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初步应用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26 | 15:20-15:25 | 论文发言 |
多重减张联合不规则Z字改型术在病理性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林泉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7 | 15:25-15:30 | 论文发言 |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mbined Fractional Laser and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in Acne Scar Patients |
吴炳为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30-15:35 | 论文发言 |
Exploration of the Timing of Laser Intervention on Facial Scars using 3D imaging analysis |
强帅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5:35-15:40 | 论文发言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修复的临床应用 |
肖乐强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3 | 15:40-15:45 | 论文发言 |
双平面微滴治疗对张力区增生性瘢痕的注射治疗 |
蒋邦红 | 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5:45-15:50 | 论文发言 |
微W改形联合超减张美容缝合在治疗面部瘢痕中的效果 |
郎中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5 | 15:50-15:55 | 论文发言 |
改良Z成形术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手部瘢痕挛缩的临床体会 |
曹丹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6 | 15:55-16:00 | 论文发言 |
头面部瘢痕性毛发缺失的治疗策略 |
王瑾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7 | 16:00-16:05 | 论文发言 |
L-型多肽水凝胶时序性调节面TGF-β稳态和细胞通讯促进创面无痕愈合 |
祝一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8 | 16:05-16:10 | 论文发言 |
The complex epidermal and dermal milieu of M2 macrophages/IL-31/IL-31RA network may plays a role in KD-associated pruritus |
宋继彭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9 | 16:10-16:15 | 论文发言 |
阶梯状递进式超减张缝合法治疗胸背部及四肢高张力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
刘航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10 | 16:20-16:25 | 论文发言 |
病理性瘢痕注射治疗进展 |
晁文娜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11 | 16:25-16:30 | 论文发言 |
双蒂V形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在颈部瘢痕挛缩中的应用 |
邓嘉彬 |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
12 | 16:30-16:35 | 论文发言 |
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对侧足跟贴骨瘢痕的临床观察 |
刘曼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13 | 16:35-16:40 | 论文发言 |
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10年临床经验 |
葛雅诗 | 昆明医科大学 |
14 | 16:40-16:45 | 论文发言 |
疤痕痒觉敏感机制研究新进展 |
闫晓晗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15 | 16:45-16:50 | 论文发言 |
术中ICG造影在扩张锁骨上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面颈瘢痕畸形中的应用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6 | 16:50-16:55 | 论文发言 |
Single-Cell Sequencing Analysis and Bulk-Seq Identify IGFBP6 and TNFAIP6 as Novel Differential Diagnosis Markers for Pathological Scarring |
衷驰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17 | 16:55-17:00 | 论文发言 |
负载丹酚酸B的多功能水凝胶微针用于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 |
吴军 | 临沂市人民医院 |
18 | 17:00-17:05 | 论文发言 |
解析病理性瘢痕的细胞景观 |
闫思静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19 | 17:05-17:10 | 论文发言 |
燕式无张缝合术在剖宫产美容缝合中的临床应用 |
王彦 |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20 | 17:10-17:15 | 论文发言 |
超减张缝合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 |
胡富华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21 | 17:20-17:25 | 论文发言 |
10年两次五瓣法治疗腋窝蹼状瘢痕一例 |
王车江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22 | 17:25-17:30 | 论文发言 |
双侧扩张锁骨上动脉皮瓣修复广泛颈部瘢痕挛缩:一个有力的工具 |
刘萍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23 | 17:30-17:35 | 论文发言 |
美学ALTP皮瓣在四肢瘢痕切除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 |
吴必华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4 | 17:35-17:40 | 论文发言 |
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浅表放疗在胸骨正中瘢痕疙瘩修复中的应用 |
黄书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5 | 17:40-17:45 | 论文发言 |
NLC-TL经皮离子导入联合硅酮凝胶在治疗大鼠增生性瘢痕模型中的应用 |
韩金颖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26 | 17:45-17:50 | 论文发言 |
游离静脉皮瓣在手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 |
周丹亚 | 宁波市第六医院 |
27 | 17:50-17:55 | 论文发言 |
皮瓣切取的锯齿状设计 |
梁久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
28 | 17:55-18:00 | 论文发言 |
瘢痕断层削除植皮手术病例分析 |
沈运彪 |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
29 | 18:00-18:05 | 论文发言 |
减张缝合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颈部瘢痕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陈强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