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30-09:0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与主动训练 |
侯增广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2 | 09:00-09:2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医疗与智能康复-突破创新-医工融合-产业转化 |
王金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9:20-09:4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自供能医疗器件和电刺激治疗 |
TBD | TBD |
4 | 09:40-10:0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多源神经信号计算 |
陈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20-10:3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基于非侵入式神经刺激的上肢截肢者感觉功能重建 |
方鹏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2 | 10:30-10:4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基于肌肉骨骼模型探究前叉韧带损伤康复辅具效果评估与验证 |
李乐 | 西北工业大学 |
3 | 10:40-10:5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高龄脊柱退变康复机器人设计 |
李剑 | 北京邮电大学 |
4 | 10:50-11:0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基于代理注意力机制与BiLSTM的下肢关节力矩预测 |
曹容慧 | 太原理工大学 |
5 | 11:00-11:1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智能踝足假肢的多模态运动意图识别研究 |
王建平 | 河南理工大学 |
6 | 11:10-11:2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脑-机器人混合康复理论与方法 |
张明明 | 南方科技大学 |
7 | 11:20-11:3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血流成分及血供信息的在体、无标记、非接触、高分辨定量成像 |
赵雁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 11:30-11:4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表面肌电自适应在线分解及运动意图解码新进展 |
TBD | TBD |
9 | 11:40-11:5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卒中后大程度运动的肌电及近红外表现 |
牛传欣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10 | 11:50-12:0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柔性离电式力电耦合传感系统用于肌肉激活机制解析与力量评估 |
李儒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4:0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离电智能诊疗器械研究进展 |
TBD | TBD |
2 | 14:00-14:2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基于fNIRS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康复应用 |
李增勇 |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 |
3 | 14:20-14:4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评估与康复 |
孟琳 | 天津大学 |
4 | 14:40-15:00 | 分会场邀请报告 |
基于复合人工肌肉纤维的柔性康复辅具构建 |
蔡平强 | 南京大学医学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20-15:3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视触觉感知融合下的精确抓握学习与控制研究 |
李可 |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 15:30-15:4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一种力电刺激骨病康复理疗仪研发 |
武晓刚 | 太原理工大学 |
3 | 15:40-15:5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康复评定守恒模式 |
刘承宜 | 华南师范大学 |
4 | 15:50-16:0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基于特征筛选策略实现假肢手触觉传感器布局优化与抓握识别 |
刘笑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5 | 16:00-16:1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超声触觉反馈及其在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耿艳娟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6 | 16:10-16:2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慢性肌骨疼痛的神经肌肉血管信息无创检测及康复应用 |
姜乃夫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7 | 16:20-16:3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面向多场景应用的肌电智能人机交互系统 |
戴晨赟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16:30-16:4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面向慢病康复管理的植介入智能传感系统研究 |
刘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9 | 16:40-16:5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脑卒中运动神经康复技术 |
徐瑞 | 天津大学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50-17:0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偏瘫步态患者不同 Brunnstrom 分期下肢运动特征分析 |
彭迎虎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2 | 17:00-17:1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虚拟现实动作观察同步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fNIRS与sEMG技术 |
崔尧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3 | 17:10-17:2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方法研究 |
姜彬 | 重庆理工大学 |
4 | 17:20-17:3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可经磁场驱动与脑皮层组织按需接触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 |
赵璐明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17:30-17:4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康复机器人人机界面载荷特征分析及多参数优化设计 |
王诗潭 | 同济大学 |
6 | 17:40-17:5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间歇充气加压疗法参数对糖尿病患者足部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
王碧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7 | 17:50-18:0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治疗性攀岩中的上肢肌肉活动特征:肌骨损伤患者与健康群体的比较研究 |
刘雅铭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8 | 18:00-18:10 | 分会场口头报告 |
基于fNIRS-EEG的脑卒中患者脑皮层神经血管耦合功能评估 |
徐功铖 | 香港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