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15 | 专题发言 |
全结肠型巨结肠诊治环节若干问题的思考 |
陈亚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08:15-08:30 | 专题发言 |
胆道闭锁葛西术后胆管炎的诊治进展 |
温 哲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3 | 08:30-08:45 | 专题发言 |
从纤维块的特征看葛西手术的效果 |
唐维兵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4 | 08:45-08:5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合并脑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
张博彬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降结肠坏死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 |
杜 君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3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ICG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结肠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郭振华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造瘘术后的临床特征分析 |
杜春霞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足月儿与早产儿喂养后肠道血流灌注变化比较及其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的启示 |
朱海涛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性肠狭窄的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
刘 伟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7 | 09:20-09:23 | 口头发言 |
9家系先天性巨结肠基因突变的研究 |
彭凡杰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8 | 09:23-09:26 | 口头发言 |
小儿肛门直肠畸形手术后经皮电刺激治疗效果探讨 |
文宝玉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9 | 09:26-09:29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手术风险因素分析 |
曾祥勇 | 江西省儿童医院 |
10 | 09:29-09:32 | 口头发言 |
肠肝轴介导的胆汁酸-菌群失调在NEC潘氏细胞丢失中的作用及FXR调控机制 |
路 丽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11 | 09:32-09:35 | 口头发言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与传统腹腔镜技术在治疗小于3月龄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常见型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
段 密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12 | 09:35-09:38 | 口头发言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保护性研究 |
吴 芳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
13 | 09:38-09:41 | 口头发言 |
MRI与倒立侧位X光片在新生儿肛门闭锁直肠盲端位置评估中的对比分析 |
黄国显 |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
14 | 09:41-09:44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期接受Kasai手术的胆道闭锁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姜璟㼆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15 | 09:44-09:47 | 口头发言 |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期诊断的胆总管囊肿治疗及预后 |
周思怡 | 复旦大学 |
16 | 09:47-09:50 | 口头发言 |
巨噬细胞异质性与NEC肠损伤修复的关系及调控机制 |
赖登明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17 | 09:50-10:0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00-10:15 | 专题发言 |
胆道闭锁Kasai术后治疗进展 |
詹江华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2 | 10:15-10:30 | 专题发言 |
提高对脓毒症休克的认识,降低进展期NEC的死亡率 |
黄柳明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3 | 10:30-10:45 | 专题发言 |
脐膨出并发症的诊治 |
钭金法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4 | 10:45-10:5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产前筛查与矫治十年经验总结 |
李索林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2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总结分析新生儿肾上腺肿物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治方法 |
牛会忠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3 | 11:00-11:03 | 口头发言 |
先天性III型高位肠闭锁临床疗效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虞 梅 |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贵阳市儿童医院) |
4 | 11:03-11:06 | 口头发言 |
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刘明坤 | 福建省儿童医院 |
5 | 11:06-11:09 | 口头发言 |
先天性小肠闭锁术后合并儿童假性肠梗阻的诊治 |
熊晓峰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6 | 11:09-11:12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48例诊疗分析 |
王 琪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7 | 11:12-11:15 | 口头发言 |
肠吻合术后继发性巨十二指肠的外科诊疗策略及营养支持方案 |
余 晨 | 安徽省儿童医院 |
8 | 11:15-11:18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巨结肠同源病临床特点和诊疗分析 |
郭发刚 |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9 | 11:18-11:21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卵巢嵌顿疝手术时机及方式探讨 |
姜璟㼆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10 | 11:21-11:24 | 口头发言 |
产前超声征象对于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诊疗的临床意义 |
李欣悦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11 | 11:24-11:27 | 口头发言 |
伴假性囊肿形成的胎粪性腹膜炎临床特征及结局分析 |
林土连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2 | 11:27-11:30 | 口头发言 |
输尿管导管指引辅助外科手术治疗新生儿梨状窝囊肿 |
王俊杰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3 | 11:30-11:33 | 口头发言 |
先天性肠闭锁并先天性巨结肠两例并文献复习 |
丁 萌 | 开封市儿童医院 |
14 | 11:33-11:36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阑尾炎伴阑尾穿孔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 |
张 莹 |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
15 | 11:36-11:39 | 口头发言 |
Bishop-Koop造瘘术治疗新生儿假性肠梗阻病例分析 |
张晓辉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 |
16 | 11:39-11:42 | 口头发言 |
消化道闭锁畸形电磁场力学牵引特点及分析 |
刘仕琪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7 | 11:42-11:45 | 口头发言 |
72例新生儿胎粪性腹膜炎的诊疗经验总结:单中心7年回顾性研究 |
陈 锐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18 | 11:45-11:48 | 口头发言 |
顺行及逆行肠腔置管排列术在小儿消化道手术中应用 |
鲁颂献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19 | 11:48-11:51 | 口头发言 |
肠内置管治疗难治性肠闭锁的效果观察 |
王献良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
20 | 11:51-11:54 | 口头发言 |
空肠翻转/肠折叠技术在新生儿高位肠梗阻中的应用 肠闭锁:一项回顾性研究 |
苏朋俊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1 | 11:54-12:0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10-12:30 | 专题会发言 |
新生儿外科患儿营养状况与管理挑战 |
唐维兵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2:50 | 专题会发言 |
氨基酸配方在肠道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
沈 淳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5 | 专题发言 |
坏死性小肠炎多纬度专病队列的建立 |
钟 薇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2 | 13:15-13:30 | 专题发言 |
新生儿暂时性短肠综合征的综合管理 |
任红霞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3 | 13:30-13:45 | 专题发言 |
儿童专科医院开展产前诊疗工作的体会 |
沈 淳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4 | 13:45-14:00 | 专题发言 |
胆道闭锁:从产前诊断到出生后治疗的探索 |
张志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5 | 14:00-14:1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4:10-14:13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NEC手术时机的探讨 |
徐 冰 | 安庆市立医院 |
2 | 14:13-14:16 | 口头发言 |
短肠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
赵 萍 | 安徽省儿童医院 |
3 | 14:16-14:19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分析 |
何炜婧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4 | 14:19-14:22 | 口头发言 |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肠狭窄与其他纤维化疾病的转录组特征比较分析 |
曹旭清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5 | 14:22-14:25 | 口头发言 |
23例先天性乳糜腹患儿的处理及预后 |
周佳亮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6 | 14:25-14:28 | 口头发言 |
超急诊手术流程在新生儿急腹症中的应用及其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
侯龙龙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7 | 14:28-14:31 | 口头发言 |
Effect of serum creatinine changes on surgical timing and prognosis in progressive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
韩金宝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8 | 14:31-14:34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关瘘失败的原因分析 |
王 静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9 | 14:34-14:37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铁死亡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王晓婷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10 | 14:37-14:40 | 口头发言 |
赋能教育方案在先天性巨结肠清洁回流灌肠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
王燕波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11 | 14:40-14:43 | 口头发言 |
术前预康复对肠造口患儿术后临床转归的影响 |
李 薇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2 | 14:43-14:46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肠道手术后并发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6例诊治教训 |
谢恒翠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
13 | 14:46-14:49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肝包膜下血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吴华哲 | 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 |
14 | 14:49-14:52 | 口头发言 |
Detroit量表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中肠管切除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
刘存存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15 | 14:52-14:55 | 口头发言 |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及≤3月龄小婴儿单纯性肝囊肿6例分析 |
赵宝红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16 | 14:55-14:58 | 口头发言 |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前庭瘘的临床结果 |
盛庆丰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17 | 14:58-15:01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期与婴儿期行巨结肠根治术短期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
张雅楠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18 | 15:01-15:04 | 口头发言 |
孕5-10周人体胚胎卵黄管的二维形态观察 |
刘雪来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19 | 15:04-15:07 | 口头发言 |
难治性乳糜腹术中纳米精准定位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
高 琪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20 | 15:07-15:10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卵巢囊肿手术时机新思考——基于单中心20年195例回顾 |
杜俊鹏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21 | 15:10-15:13 | 口头发言 |
暂时性Santulli造口术在低体重新生儿巨结肠同源病中的应用 |
袁宇航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2 | 15:13-15:16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管理的研究进展 |
张英娜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
23 | 15:16-15:19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造瘘术后 高流量腹泻管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
王 梦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
24 | 15:19-15:22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回顾性分析 |
李天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25 | 15:22-15:25 | 口头发言 |
基于病变肠道位置的NEC肠穿孔手术早期术后结局 |
郭春宝 |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
26 | 15:25-15:28 | 口头发言 |
足月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
周万康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7 | 15:28-15:31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原发性肠扭转临床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方 舒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28 | 15:31-15:34 | 口头发言 |
先天性脐膨出非计划手术危险因素及诊治分析 |
马 东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29 | 15:34-15:37 | 口头发言 |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在巨型脐膨出腹壁疝中的应用研究 |
王 鹏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30 | 15:37-15:40 | 口头发言 |
囊膜悬吊序贯结扎法与Silo袋治疗法对新生儿巨型脐膨出的疗效对比分析 |
郑泽兵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31 | 15:40-15:43 | 口头发言 |
胎儿期十二指肠梗阻的产前超声特征与产后病因及结局分析 |
邹婵娟 | 湖南省儿童医院 |
32 | 15:43-15:50 | 讨论点评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50-15:53 | 口头发言 |
悬吊牵引技术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胃壁发育不良、胃破裂中的应用 |
任红霞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2 | 15:53-15:56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胃穿孔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吕小逢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3 | 15:56-15:59 | 口头发言 |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技术与疗效分析 |
马靖宇 |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
4 | 15:59-16:02 | 口头发言 |
新型伤口敷料换药在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切口延迟愈合中的应用效果 |
刘文飞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5 | 16:02-16:05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复杂型肠闭锁手术治疗经验分析 |
孙维维 |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 |
6 | 16:05-16:08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原发性局部小肠扭转的临床特征分析 |
陈广林 | 南京市儿童医院 |
7 | 16:08-16:11 | 口头发言 |
非典型性肠狭窄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策略:一项基于68例患儿的回顾性分析 |
张雯昕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8 | 16:11-16:14 | 口头发言 |
广西地区脐膨出一期修补术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现状分析:一项双中心研究 |
谷金翰 |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
9 | 16:14-16:17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肠造口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10年单中心诊疗体会 |
陈发玲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10 | 16:17-16:20 | 口头发言 |
小婴儿原发性小肠扭转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孙润物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 |
11 | 16:20-16:23 | 口头发言 |
r-GGT在新生儿期诊断BA的应用:一项前瞻性研究 |
伍 月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12 | 16:23-16:26 | 口头发言 |
超早产儿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策略分析 |
倪晓飞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3 | 16:26-16:29 | 口头发言 |
六例囊肿型胆道闭锁诊疗体会 |
陈 帅 | 济南市儿童医院(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14 | 16:29-16:32 | 口头发言 |
肠道管理在早产儿肠动力差的应用疗效 |
薛 媛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
15 | 16:32-16:35 | 口头发言 |
基于动态肝功能指标的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2年自体肝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
李炳梁 | 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16 | 16:35-16:38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消化道术后再穿孔原因分析 |
张燕敏 | 安徽省儿童医院 |
17 | 16:38-16:41 | 口头发言 |
质谱法检测新生儿干血斑中单结合胆红素用于胆道闭锁出生筛查 |
王燕敏 | 上海市儿童医院 |
18 | 16:41-16:44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骶尾、盆腔腹腔巨大畸胎瘤诊治经验附8例报告 |
张宝欣 |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
19 | 16:44-16:47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及小婴儿结肠穿孔病因分析及诊治经验 |
张艳霞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
20 | 16:47-16:50 | 口头发言 |
喂养方式对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发生与临床特征的影响 |
张 骜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21 | 16:50-16:53 | 口头发言 |
新生儿良性气腹 4例并文献复习 |
武 鹏 |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
22 | 16:53-17:00 | 讨论点评 |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