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8:00-08:20 |
能量源设备(EBD)在局部减脂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姚 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08:20-08:35 |
再生美学与外泌体治疗 |
董继英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8:35-08:50 |
长脉宽1064nm激光在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
黄绿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4 | 08:50-09:05 |
基于瘢痕图像检测的精准化光电治疗 |
樊 华 |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
5 | 09:05-09:20 |
红色瘢痕的光电个性化治疗 |
张云松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6 | 09:20-09:35 |
光电技术在腹部紧肤塑形中的应用 |
冯永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9:45-10:00 |
颈部光电年轻化治疗探索 |
罗 晓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2 | 10:00-10:06 |
激光美容需求趋势、挑战与人文思考——山东省立医院激光美容中心数据变迁分析 |
李 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3 | 10:06-10:12 |
钻石精雕去眼袋的临床应用研究:基于能量调控与操作手法的优化 |
李可竹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4 | 10:12-10:18 |
微聚焦超声面部年轻化不同治疗策略的回顾性研究 |
郭济菡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0:18-10:24 |
射频联合注射在颧骨过高患者中的临床运用 |
曾 颖 | 上海今识门诊部 |
6 | 10:24-10:30 |
1550nm和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一项前瞻性、随机、半脸对照的临床试验 |
贾夕蒙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7 | 10:30-10:36 |
射频微针在面部年轻化中的疗效评估体系探索:基于多模态仪器与主客观量化评价的综述分析 |
王琦萱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研究所) |
8 | 10:36-10:42 |
光电联合治疗在面部抗皱中的应用 |
任 明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9 | 10:42-10:48 |
射频微针联合胶原蛋白及热玛吉治疗敏感性皮肤与抗衰的临床分析 |
聂 薇 | 北京米兰柏羽丽都医疗美容医院 |
10 | 10:48-10:54 |
双波长长脉宽激光在面部年轻化及“馒化”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
覃春丽 | 南宁丽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
11 | 10:54-11:00 |
微聚焦超声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对中下面部年轻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李 婷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12 | 11:00-11:06 |
联合高频治疗对改善口角囊袋的临床效果观察及选择策略 |
方 荃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13 | 11:06-11:12 |
半导体激光消融联合抽脂术治疗富贵包 |
王竞颜 |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1:12-11:18 |
宽谱光BBL对面部皮肤美容的治疗体会 |
杨青青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1:18-11:24 |
射频溶脂在面部软组织轮廓调整的临床经验 |
王 婧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16 | 11:24-11:30 |
微针点阵射频治疗面部光老化的临床研究 |
窦文婕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7 | 11:30-11:36 |
二氧化碳激光在内外路眼袋手术中的应用 |
高文杰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00-13:15 |
面部萎缩性痤疮疤痕的治疗方案探讨 |
吴 敏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2 | 13:15-13:30 |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肥厚型瘢痕的应用 |
袁 泉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3 | 13:30-13:36 |
全身多发瘢痕疙瘩的激光治疗经验 |
王 珏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 |
4 | 13:36-13:42 |
超皮秒激光在炎性痤疮及凹陷性瘢痕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张 波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5 | 13:42-13:48 |
强脉冲光动态治疗面部美容缝合术后早期瘢痕临床疗效 |
刘振楠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6 | 13:48-13:54 |
高能脉冲CO2激光微爆效应及临床应用 |
冯 微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7 | 13:54-14:00 |
离子束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评价 |
姜 疆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8 | 14:00-14:06 |
Combination therapy of pulsed dye laser and ablative fractional carbon dioxide laser for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postburn scar: a systematic review |
陈欣欣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9 | 14:06-14:12 |
面部烧伤后瘢痕并色素沉着以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为核心的治疗方案探讨 |
刘胜利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
10 | 14:12-14:18 |
PDl染料激光结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增生性疤痕48例疗效回顾 |
张 良 | 武汉市第一医院 |
11 | 14:18-14:24 |
长脉冲1064nm联合 CO2 点阵激光在增生性瘢痕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郎中亮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12 | 14:24-14:30 |
皮下剥离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分析 |
刘 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3 | 14:30-14:36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on-ablative vs. ablative lasers for acne scarring: Ameta-analysis |
柯若楠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4 | 14:36-14:42 |
超分子水杨酸技术早期干预降低痤疮瘢痕二氧化碳激光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
付 洁 | 武汉市第三医院 |
15 | 14:42-14:48 |
手背植皮早期点阵激光干预对后期功能的影响 |
李红卫 | 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天津市第四医院) |
16 | 14:48-14:54 |
点阵激光联合抗瘢痕治疗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
陈思百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5:00-15:06 |
755nm皮秒与纳秒翠绿宝石激光治疗纹身:一项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 |
马 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2 | 15:06-15:12 |
一例面部复杂彩色文身的综合治疗经验分享 |
蒋 艳 | 四川省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
3 | 15:12-15:18 |
CO2点阵激光联合调Q1064nm激光治疗创伤性文身伴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
党 辉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5:18-15:24 |
低能量Q开关1064纳米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快速治疗激光诱导的炎症后色素沉着 |
冯 微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5 | 15:24-15:30 |
30%超分子水杨酸联合强脉冲光对寻常型痤疮后色素沉着的改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的影响 |
江德生 | 上饶市信州区信江皮肤专科门诊部 |
6 | 15:30-15:36 |
从”黑”到”粉”:调 Q755nm 激光治疗牙龈色素沉着的临床探索 |
杨 婷 |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
7 | 15:36-15:42 |
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咖啡斑的临床应用 |
高倩倩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
8 | 15:42-15:48 |
中能量Q1064nm激光在咖啡斑治疗末期的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 |
何小庆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9 | 15:48-15:54 |
皮秒激光联合中胚层疗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
林燕娴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10 | 15:54-16:00 |
强脉冲光联合中胚层疗法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
梁灵刚 | 三六三医院 |
11 | 16:00-16:06 |
纳晶联合 755nm 皮秒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
王颖超 |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
12 | 16:06-16:12 |
黄褐斑治疗的新策略:抗氧化剂的系统研究与临床价值 |
白杰灵 | 三二〇一医院 |
13 | 16:12-16:18 |
妥塞敏联合超皮秒及PRP在黄褐斑中的应用 |
汤逸颜 |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
14 | 16:18-16:24 |
强脉冲光联合微交联透明质酸改善黄褐斑的临床应用 |
陈淑君 | 武汉艺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
15 | 16:24-16:30 |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色素痣的临床体会 |
李向静 | 河北省儿童医院 |
16 | 16:30-16:36 |
电离子微创技术祛除睑缘痣的美容与功能疗效分析 |
何 锞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