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07:30-07:50 |
瘢痕癌的规范化治疗 |
刘 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2 | 07:50-08:10 |
瘢痕疙瘩复发防治的综合策略 |
刘 伟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3 | 08:10-08:30 |
瘢痕畸形手术修复西京经验分享 |
宋保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08:30-08:50 |
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美学修复儿童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中远期疗效总结分析 |
张家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08:50-09:10 |
瘢痕色素脱失的治疗 |
武晓莉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6 | 09:10-09:30 |
瘢痕与瘢痕疙瘩规范化诊疗建议 |
蔡景龙 | 蔡景龙医疗美容门诊部 |
7 | 09:30-09:50 |
瘢痕疙瘩基础与临床研究——华西工作经验 |
许学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8 | 09:50-10:10 |
皮内埋没水平缝合:一种创新的瘢痕内减张技术 |
吕开阳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9 | 10:10-10:30 |
各类瘢痕的光电治疗策略 |
黄绿萍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0:30-10:50 |
瘢痕疙瘩血管异常的认识和实践 |
俞楠泽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1:00-11:10 |
扩张后头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 |
马显杰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 | 11:10-11:20 |
萎缩性疤痕的治疗 |
李小兵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3 | 11:20-11:30 |
儿童烧伤手畸形的手术治疗策略 |
文辉才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4 | 11:30-11:40 |
美容缝合技术在伤口并发症防控中的作用 |
胡亚兰 |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 |
5 | 11:40-11:50 |
基于分区分型构建耳廓瘢痕疙瘩个体化手术方案 |
关立锋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6 | 11:50-12:00 |
环钻术联合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和电子束放射治疗治疗胸背部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研究 |
张连波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7 | 12:00-12:10 |
常见的医源性瘢痕及其防治 |
李晓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2:30-12:35 |
致辞
李小兵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
2 | 12:35-13:00 |
病理性瘢痕防治中的困惑与对策 |
刘 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3:30-13:35 |
小鼠痤疮瘢痕模型的构建与机制研究 |
贾宇新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
2 | 13:35-13:40 |
MEW打印负泊松比-PLLA复合支架促皮肤再生与抗瘢痕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张歆雨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3 | 13:40-13:45 |
LA多肽水凝胶改善创面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与转化研究 |
李子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4 | 13:45-13:50 |
Early intervention of carbon dioxide fractional laser in hypertrophic scar through TGFβ‑1/ Smad3 signaling pathway |
杨子政 |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
5 | 13:50-13:55 |
痤疮丙酸杆菌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探究 |
赵若梅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6 | 13:55-14:00 |
LncRNA KCNQ1OT1靶向miR-422a调控MAPK1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研究 |
汪 昕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
7 | 14:00-14:05 |
古特大黄对兔耳瘢痕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王洪瑾 |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
8 | 14:05-14:10 |
仿生微环境重编程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通过Hoxc10/PPARγ轴介导的miRNA富集抑制增生性瘢痕纤维化 |
王运帷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9 | 14:10-14:15 |
Mechanistic Study of Ferulic Acid in Inhibiting Fibrosis via Promoting Fibroblast Apoptosis through Bcl-XL/Caspase-3 Signaling Pathway |
陈咏菲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0 | 14:15-14:20 |
GATM乳酸化修饰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与机制 |
孙 越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11 | 14:20-14:25 |
转录衔接蛋白TADA2B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闫启月 |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
12 | 14:25-14:30 |
Ultrapulse Fractional CO2 Laser With Different Fluences and Densities in the Prevention of Periorbital Laceration Scars: A Split-Scar, EvaluatorBlinded Study |
武 江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13 | 14:30-14:35 |
纤连蛋白EDA/EDB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屈 楠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
14 | 14:35-14:40 |
ROS响应的智能水凝胶微针递送MMP1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机制与效果研究 |
吴 军 | 临沂市人民医院 |
15 | 14:40-14:45 |
Restoration of lower facial and neck aesthetics by application of pre-expanded bipedicle scalp and free scapular flaps |
裴蛟淼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6 | 14:45-14:50 |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辅助下设计切取扩张皮瓣整复瘢痕的临床效果 |
胡雅楠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7 | 14:50-14:55 |
预扩张的额顶部皮瓣重建颏颈部瘢痕挛缩 |
唐银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8 | 14:55-15:00 |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放疗治疗阴阜瘢痕疙瘩 |
孔 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9 | 15:00-15:05 |
以皮瓣转移为基础的综合方案治疗严重瘢痕挛缩畸形及瘢痕疙瘩 |
郑德义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20 | 15:05-15:10 |
双期三阶段"预扩张穿支皮瓣技术治疗复杂性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
王宝云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21 | 15:10-15:15 |
多组合皮下蒂菱形皮瓣在瘢痕挛缩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 |
林 泉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2 | 15:15-15:20 |
微创介入下瘢痕防治新纪元——从早期干预到美学修复 |
聂开瑜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23 | 15:20-15:25 |
压力疗法在内眦赘皮矫正术后瘢痕增生挛缩防治中疗效观察 |
刘剑毅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24 | 15:25-15:30 |
头面部瘢痕的分区治疗策略:我们的外科经验 |
欧阳广哲 | 昆明医科大学 |
25 | 15:30-15:35 |
头面部瘢痕性毛发缺失的治疗策略 |
王 瑾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26 | 15:35-15:40 |
五步序贯疗法实现面部手术瘢痕从社交距离到读书距离无痕跨越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效果观察 |
刘家兴 |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
27 | 15:40-15:45 |
立体裁剪联合精细缝合技术在睑缘痣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与美学效果评价 |
肖乐强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编号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 | 16:10-16:15 |
蚀纹之诗:瘢痕的密语与重生 |
张 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2 | 16:15-16:20 |
膨胀纹临床评估量表:开发、验证与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
杨语嫣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3 | 16:20-16:25 |
瘢痕新型动态张力分类法及其临床应用实践 |
常 鹏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4 | 16:25-16:30 |
不同临床情景下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整复手术策略选择 |
江旭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5 | 16:30-16:35 |
急诊面部外伤美容缝合技术预防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疗效 |
李 莹 |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6 | 16:35-16:40 |
脂肪移植在瘢痕修复中的应用与进展 |
庞倩倩 |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
7 | 16:40-16:45 |
基于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瘢痕治疗新兴靶点探索 |
董鸿斐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8 | 16:45-16:50 |
减张缝合技术联合肉毒毒素注射在面颈部瘢痕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
王 川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9 | 16:50-16:55 |
应用榫卯结构原理修复体表增宽瘢痕的临床效果 |
赵英楠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0 | 16:55-17:00 |
兰度人工真皮+自体头皮在修复大面积烧伤后疤痕挛缩畸形功能障碍中应用 |
柯海文 |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
11 | 17:00-17:05 |
连续“W“成形结合超减张缝合技术在瘢痕手术中的应用 |
唐红梅 | 核工业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12 | 17:05-17:10 |
瘢痕溃疡发生癌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
杨晓敏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3 | 17:10-17:15 |
瘢痕化妆在中国人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本土临床实践初探 |
梁海潇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14 | 17:15-17:20 |
采用微减张缝合联合保妥适注射治疗额部瘢痕的效果分析 |
陈 卓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15 | 17:20-17:25 |
精细化瘢痕分类体系及个体化防治策略研究 |
杨冠龙 |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16 | 17:25-17:30 |
利用疤痕纤维板作为张力带的黄氏缝合发 |
黄祖根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17 | 17:30-17:35 |
连续十字形皮瓣结合瘢痕减容术治疗小儿多手指烫伤挛缩术后复发畸形 |
顾 珺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18 | 17:35-17:40 |
An individual W combined with tension remediating technology for scar revision: A retrospective study |
马富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19 | 17:40-17:45 |
基于FUE技术的柱状皮肤移植应用于瘢痕治疗的临床研究 |
李宇飞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20 | 17:45-17:50 |
手术结合浅放治疗不同部位病理性瘢痕的经验总结 |
高 建 | 首钢医院有限公司 |
21 | 17:50-17:55 |
皮肤缝合的常见错误与操作要点 |
谢春晖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2 | 17:55-18:00 |
环钻切除术应用于难治性烧伤瘢痕 |
陈欣欣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23 | 18:00-18:05 |
面部烧伤后畸形治疗方法的合理化选择 |
杨艳清 | 武汉市第三医院 |
24 | 18:05-18:10 |
快速组织工程皮肤移植联合3D打印治疗手部严重瘢痕畸形 |
胡志成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25 | 18:10-18:15 |
超减张缝合结合术后放疗在剖腹产术后增生性瘢痕修复中的应用 |
胡富华 | 杭州整形医院有限公司 |
26 | 18:15-18:20 |
以低成本缝线行超减张缝合应用体会 |
毕所峰 | 赤峰市第二医院 |
27 | 18:20-18:25 |
改良LBD超减张缝合对面部外伤瘢痕改善的效果 |
夏 明 |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