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场介绍 > 脑小血管病和神经病理分会场

脑小血管病和神经病理分会场

一、会议简介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进展,脑小血管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已日渐广受关注。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于脑小血管病的认识也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脑小血管病是由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临床中以脑卒中(脑出血、深部小梗死)、步态异常、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等症状为主。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高信号、脑微出血、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以及脑萎缩等。本次脑小血管病和神经病理论坛邀请了国内多位知名专家,将对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诊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同时,本论坛还包含神经病理和疑难病例相关领域的探讨和分享,相信本次论坛必将得到满满的收获,期待大家积极参会!

二、分会场日程介绍


三、论坛负责人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主任,中山三院脑病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国匹茨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

学会任职: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会脑认知与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脑小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脑血管病、痴呆及神经免疫性疾病。

主要学术成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部级重大基金6项,省自然和省计划项目10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和《NATURE 》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Stroke》 、《Neurology》等杂志发表TOP1的高质量论文1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以第二完成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


四、讲者专家简介(按授课顺序)


卢德宏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首席专家,2019年获得“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

专业方向: 擅长临床神经病理学各种疑难疾病的诊断,尤其对颅内肿瘤,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及脑血管病的病理学有深入的研究

学术任职: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常委。北京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学会病理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


王伊龙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学系副主任。兼任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执行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BMJ、Lancet N、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多篇原创论著。

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及青年北京学者获得者。


朱以诚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神经科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小血管病,系统开展脑小血管病的临床和影像研究,重点关注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特征及脑小血管病认知和步态障碍的发生机制。

2011年开始与中科院合作开发非干扰、定量化神经功能分析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6,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入选“2019年国家卫健委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落地30最佳案例”。设计并建立了北京顺义地区社区队列研究和协和遗体捐赠志愿者生前队列,应用定量化神经功能评价工具及影像评价方法对社区人群的神经功能进行长程随访研究,关注衰老相关神经功能改变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机制。主持“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研究论文40余篇。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汪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津贴,获中国医师协会“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学术成就”奖。任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安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院院长,安徽省“神经精神疾病与心理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认知与神经精神疾病”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和行为神经病学组组长;中国认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安徽省神经病学会和安徽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担任Plos One、BMC Neur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中华神经科杂志等国内外10余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973子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 Genetics、European Heart Journal、Nature Neuroscience、PNAS、Neurology、Schizophrenia Bulletin、Rad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共222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65篇,包括Nature Genetics和PNAS论文等。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排名第1),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3)和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各一项



范玉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神经三科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和发病机制。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50余篇



刘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Kansas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抗衰老研究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康复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认知睡眠障碍防治与脑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Biomaterials,J Biol Chem 等国外知名杂志发表SCI文章5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并受邀担任BioMed Res Int客座专刊主编,主编专著3部,受邀参编国外专著一部,包括国内第一部关于神经放射性损伤的专著《鼻咽癌放疗后神经损伤学》等。2017年获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科分会 “中国杰出青年神经科医师”称号。2018年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称号


蒋海山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肌病与周围神经病亚专科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肌病与周围神经病学组组长、病理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肌肉病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神经系统罕见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罕见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委员,广东省电镜学会理事,广东省肌病与周围神经病专科联盟负责人,华南神经系统线粒体病协作联盟负责人。曾获得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于日本新潟大学脑研究所从事神经病理学研究。于北大一院神经内科学习,从事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病研究。

目前专业方向: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病、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的临床及科研。擅长线粒体病、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病、肌营养不良、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病、腓骨肌萎缩症等肌病、周围神经病及神经系统疑难罕见病。


伍爱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成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理事会成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介入学组成员。

医疗专长: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对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有较强的诊治能力。

曾在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


卢婷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兼重症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常务委员等。

医疗专长:脑血管病。

主要学术成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


魏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急诊救治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学组组员。  

学术成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在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Parkinsonism & Related Disorders 、Neural Plasticity、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文章10余篇

临床专长:在脑血管病、帕金森病。


王玉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及神经疼痛学组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等。

医疗专长:神经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疾病等。


张炳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成员;卒中学会会员等。

学术专长:

擅长神经急危重症救治,疑难病,脑炎,难治癫痫,脑血管病(中风),重症脱髓鞘。

主要学术成就:

主持省部级基金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Neur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等著名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十余篇。

获2020“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五、主持专家简介(按主持顺序)


胡学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主编。

广东省卒中学会法定代表人、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原组长。《中华神经科杂志》原副总编辑、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科室原主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届常务委员

1996年胡学强教授获“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得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二项;广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卫生部与中华医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第五届“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二等奖。近40年来一直从事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科研上主要从事神经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神经遗传病的研究,共发表论文300余篇(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主编出版了《多发性硬化》(人民卫生出版社)、《基层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中国军事医学出版社)、《神经免疫性疾病新进展》(中山大学出版社)、医学科普《中风》(中山大学出版社)等著作多本。


潘速跃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批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重症脑血管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脑损害评估质控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组长等。在Critical Care Medicine、Strok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8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10余项,主编《中国重症脑血管病诊治规范》。


刘亚杰

博士、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学博士。 

学术任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专家专家组成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卒中学会缺血性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神经介入专业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脑卒中尤其是脑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章成国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核心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精准心血管病学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医院管理与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佛山市医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副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卒中杂志》编委、佛山市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第一、二、三届岭南名医。

从事神经病学的医疗、教学、研究工作35年,对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等有较深的研究。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共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缺血性脑卒中与五大危险因素》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等专著2部,参编专著4部,参加《卒中合并糖代谢异常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和《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制订。


李洵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95年获神经病学临床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历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病理学组副组长


庄伟端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与脊髓损害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汕头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