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胡国华
由于结构外露、功能复杂,头颈肿瘤的修复与重建极具挑战性。过去几十年,头颈部重建技术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重建选择。血管重建技术的培训,包括动物实验,是完成修复手术的基础。不能忽视对助手的选择和培养,团队协调配合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负责修复的医生团队应全面掌握血管重建技术,包括吻合前血管准备、缝线选择、吻合形式,血管直径匹配、缝合方法、吻合后操作,并能及时地处理搏动/充盈不佳等应激情况。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随意型皮瓣技术,50~60年代轴型皮瓣为主力修复手段,70年代游离皮瓣技术逐渐开展,1989年,Koshima首次报道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技术。概念的变化,实际是皮瓣设计从没有知名血管到有知名血管,从供血血管、分支血管,到穿支血管的演进过程。近年来,带蒂皮瓣技术有复苏迹象,其原因可归结为穿支皮瓣应用和皮瓣岛状化出现,克服了传统带蒂皮瓣臃肿、蒂部长度和活动度有限的不足。穿支皮瓣只包含需要的组织,薄而柔韧,提供了替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和游离前臂皮瓣的可能,且肌肉原位保留,供区直接缝合,减少对功能的影响。岛状皮瓣为轴型皮瓣,不属于单独皮瓣分类。制作时保留蒂部轴心动静脉干,与皮岛不相关的组织在供区原位保留,使血管蒂变薄,皮岛活动度加大,可以转移到更远的受区。带蒂皮瓣技术改进后,不但保留简单快速的优点,而且可以取得与游离皮瓣技术同等或更好效果。迄今,游离皮瓣技术和带蒂皮瓣技术仍然是头颈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修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将使头颈部重建的效果最大化,同时最小化并发症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