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职业解读 > 国家政策
国家政策

1、健康中国的需要: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快的背景下,社会大众慢性病发病几率逐渐提高,造成我国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新时期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信息化社会也开始呈现出高速发展状态,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带动了医疗服务打开新的发展局面,新兴的健康维护产业日渐形成,健康管理也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项目。

2、健康管理人才和相应资质认证的迫切需要:国务院(【201340号文件)《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为满足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对健康管理人才和相应资质认证的迫切需要,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健康体检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并加快培养健康管理从业人员。

3、三师共管2017912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健康管理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自2018年起技能鉴定工作由国家卫计委统一考试鉴定。健康管理师正式进入卫计委统筹管理证书范围,与执业医师、执业护士并行“三师共管”。

4、健康管理师进医院试点:2017年厦门市进行健康管理师进医院试点,厦门市就建立了“三师共管”工作模式,其中护士担当健康管理师角色,而且正是这种模式的开展,厦门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在大医院就诊的人次明显减少。医院的健康管理中心、各个科室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类护理改革,开始试点“护士+健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模式。而且国内外经验也提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护士角色定位不应仅仅局限在临床照护方面,还要向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延续性护理等领域拓展。就像厦门的三师共管模式,拓展了护理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护理人才资源,让有限的人力在更广阔的护理领域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5、健康管理师必然成为护士展示职业技能的舞台

2017年北京、天津、广东等地都全面开放护士多点执业,安徽部分地区开展了社区高级执业护师试点,护士开设健康管理专项门诊。随着健康产业的大力发展必将使医院涉足其中,健康管理、健康指导、健康评估等等也将成为医院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及医改的逐步深入,即使在医疗机构工作,无论是国家政策要求,还是经济效益使然,健康管理必将成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之一,也必然成为护士展示职业技能的舞台。

2018年122日,全国护理学会副理事长陈玉琴提出:高年资护士医学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能够赋能“健康管理”,从临床护理工作转为慢病管理师、母婴护理师、骨科康复师等,是顺应未来老龄化和解决高年资护士转型的一个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