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4:15-14:20 | 专题发言 |
脊柱结核术后合并感染再手术探讨 |
秦世炳 | |
2 | 14:20-14:25 | 专题发言 |
前路手术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区域结核的长期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比较 |
张庄 | |
3 | 14:25-14:30 | 专题发言 |
SRS-Schwab Ⅳ级截骨联合卫星棒技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 |
乔军 | |
4 | 14:30-14:35 | 专题发言 |
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
刘富兵 | |
5 | 14:35-14:40 | 专题发言 |
微创通道下腰椎侧前方手术入路在脊柱感染中的应用 |
王向阳 | |
6 | 14:40-14:45 | 专题发言 |
椎体成形术后术椎结核发生的原因分析与治疗策略 |
郑琦 | |
7 | 14:45-15:00 | 讨论 |
讨论 |
||
8 | 15:00-15:05 | 专题发言 |
总结 |
陈伯华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5:05-15:10 | 专题发言 |
胸腰椎术后切口感染与皮下组织厚度的关系研究 |
丁文元 | |
2 | 15:10-15:15 | 专题发言 |
新型抗菌剂咪唑鎓盐对脊柱术后感染常见细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
张绍昆 | |
3 | 15:15-15:20 | 专题发言 |
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mNGS在脊柱感染中的应用 |
王晨 | |
4 | 15:20-15:25 | 专题发言 |
改良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 |
王建超 | |
5 | 15:25-15:30 | 专题发言 |
脊柱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
张世浩 | |
6 | 15:30-15:35 | 专题发言 |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孙宏慧 | |
7 | 15:35-15:50 | 讨论 |
讨论 |
||
8 | 15:50-15:55 | 大会报告 |
总结 |
金大地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5:55-16:00 | 专题发言 |
马耳他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杆菌性脊柱炎的鉴别诊断 |
段浩 | |
2 | 16:00-16:05 | 专题发言 |
布病脊柱炎一期后路有限病灶清除内固定结合个体化药物治疗体系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
杨新明 | |
3 | 16:05-16:10 | 开幕 |
同一体位下OLIF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感染 |
何晋月 | |
4 | 16:10-16:15 | 专题发言 |
低毒性脊柱感染:以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为导向的治疗新原则 |
刘洋 | |
5 | 16:15-16:20 | 专题发言 |
经皮椎间孔镜联合持续灌注引流在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中的应用 |
徐公平 | |
6 | 16:20-16:25 | 专题发言 |
影像学鉴别三种细菌原发化脓性脊柱感染初步研究 |
崔新刚 | |
7 | 16:25-16:40 | 讨论 |
讨论 |
||
8 | 16:40-16:45 | 大会报告 |
大会总结 |
王自立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6:45-16:50 | 病例报告 |
一例脊柱毛霉菌感染病例汇报 |
杜心如 | |
2 | 16:50-17:05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05-17:10 | 病例报告 |
一例寄生虫性脊柱感染病例汇报 |
瞿东滨 | |
2 | 17:10-17:25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7:25-17:30 | 病例报告 |
一例脊柱原发性感染的曲折经历 |
张永远 | |
2 | 17:30-17:45 | 讨论 |
讨论 |
||
3 | 17:45-18:00 | 大会报告 |
大会总结 |
郝定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