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07:00-07:20 | 专题发言 |
大通道和双通道处理腰椎管狭窄的异同 |
蒋毅 | |
2 | 07:20-07:40 | 专题发言 |
PE-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要点及影像学随访结果分析 |
杨晋才 | |
3 | 07:40-08:00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00-08:10 | 专题发言 |
导航在微创脊柱外科价值何在? |
李长青 | |
2 | 08:10-08:15 | 专题发言 |
LLIF治疗退变性腰椎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及适应症选择 |
王洪岗 | |
3 | 08:15-08:20 | 专题发言 |
腰椎微创侧路椎体间融合术改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矢状面平衡疗效分析 |
吴文坚 | |
4 | 08:20-08:25 | 专题发言 |
一种避免术中腰丛神经损伤的极外侧椎间融合(XLIF)新技术:技术笔记和初步结果 |
张为 | |
5 | 08:25-08:30 | 专题发言 |
LLIF与TLIF治疗I-II°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比较 |
文浩辉 | |
6 | 08:30-08:35 | 专题发言 |
比较侧方入路(LLIF)与后方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矢状面序列的影响 |
易红蕾 | |
7 | 08:35-08:40 | 专题发言 |
PELD技术与MIS-TLIF技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
武汉 | |
8 | 08:40-08:45 | 专题发言 |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前外侧固定治疗腰3-5椎退变性疾病 |
王贤帝 | |
9 | 08:45-09:05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09:05-09:15 | 专题发言 |
UBE与全内镜的技术融合实践 |
李振宙 | |
2 | 09:15-09:20 | 专题发言 |
3D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在颈椎ACDF手术中的对比研究 |
张吉涛 | |
3 | 09:20-09:25 | 专题发言 |
内镜及显微镜辅助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 |
刘兰涛 | |
4 | 09:25-09:30 | 专题发言 |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责任节段定位诊断中的意义和争议 |
刘希麟 | |
5 | 09:30-09:35 | 专题发言 |
经皮置入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的可行性 |
常铭政 | |
6 | 09:35-09:40 | 专题发言 |
微创单边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长期随访 |
宋超 | |
7 | 09:40-09:45 | 专题发言 |
微创通道下腰椎峡部裂修复效果的观察研究 |
付索超 | |
8 | 09:45-09:50 | 专题发言 |
腰椎小关节炎(LFJOA)是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摘除术术后持续腰背痛的危险因素 |
陈子豪 | |
9 | 09:50-10:10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10:10-10:15 | 专题发言 |
椎体成形技术 |
杨惠林 | |
2 | 10:15-10:20 | 专题发言 |
单穿弯角椎体成形术与双穿椎体成形术(PVP)对比分析 |
郝立昌 | |
3 | 10:20-10:25 | 专题发言 |
对侧补充穿刺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弥散不佳中的应用 |
邓晓强 | |
4 | 10:25-10:30 | 专题发言 |
Kümmell病再次经皮椎体成形翻修术的经验 |
张广泉 | |
5 | 10:30-10:35 | 专题发言 |
经皮穿刺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
王涛 | |
6 | 10:35-10:40 | 参会交流 |
网袋强化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术在胸腰段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短期疗效比较 |
宋若先 | |
7 | 10:40-10:45 | 专题发言 |
弯角骨水泥输送装置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
毛克亚 | |
8 | 10:45-11:20 | 讨论 |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