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07:00-07:15 | 专题发言 |
胸腰椎侧方入路与解剖以及并发症 |
宋跃明 | |
2 | 07:15-07:30 | 专题发言 |
腰椎滑脱症脊柱骨盆参数对于手术策略的指导意义 |
李放 | |
3 | 07:30-07:45 | 专题发言 |
腰椎滑脱症复位的手术策略 |
赵杰 | |
4 | 07:45-08:00 | 讨论 |
合影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08:00-08:10 | 专题发言 |
腰椎融合术后临近节段退变翻修方法 |
李利 | |
2 | 08:10-08:20 | 专题发言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欠佳与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
洪毅 | |
3 | 08:20-08:27 | 专题发言 |
单节段腰椎关节突间植骨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变化的研究 |
奚春阳 | |
4 | 08:27-08:34 | 专题发言 |
块状骨和颗粒状骨在腰椎小关节突间融合的对照研究 |
贺宝荣 | |
5 | 08:34-08:41 | 专题发言 |
显微镜下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术-引流放还是不放? |
张志成 | |
6 | 08:41-08:45 | 专题发言 |
症状性腰椎退行性疾病经皮内镜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与一期开放手术的比较 |
梁锦前 | |
7 | 08:45-08:49 | 专题发言 |
ALIF技术治疗27例下腰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临床观察 |
程维 | |
8 | 08:49-08:53 | 专题发言 |
通过椎间高度、关节突夹角建立老年腰椎管狭窄病人疾病发生及进展预测模型 |
孙浚源 | |
9 | 08:53-08:57 | 专题发言 |
MIS-TLIF与OPE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
黄卫 | |
10 | 08:57-09:04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
1 | 09:04-09:14 | 专题发言 |
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技巧 |
郭昭庆 | |
2 | 09:14-09:24 | 专题发言 |
多节段腰椎峡部裂滑脱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发病特点研究 |
张忠民 | |
3 | 09:24-09:31 | 专题发言 |
后路固定通道下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
刘阳 | |
4 | 09:31-09:38 | 专题发言 |
一种新的腰椎滑脱分型及临床指导 |
黄云飞 | |
5 | 09:38-09:45 | 专题发言 |
不同类型腰椎骶化对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影响 |
姚欣强 | |
6 | 09:45-09:52 | 专题发言 |
重度腰椎滑脱术中复位技巧与方法的体会 |
王金炉 | |
7 | 09:52-10:04 | 讨论 |
讨论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
1 | 10:04-10:14 | 专题发言 |
腰椎前斜入路椎间融合联合后路单边固定术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
吕飞舟 |
2 | 10:14-10:24 | 专题发言 |
自锚式OLIF的设计和应用 |
徐宝山 |
3 | 10:24-10:31 | 专题发言 |
侧路矫形技术+UBE治疗腰椎退行性侧后凸伴根性椎管狭窄 |
程维 |
4 | 10:31-10:38 | 专题发言 |
可扩张通道下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疗效分析 |
王鹏 |
5 | 10:45-10:52 | 专题发言 |
OLIF结合前路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
曾建成 |
6 | 10:52-10:56 | 专题发言 |
腰椎侧方融合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
高全有 |
7 | 10:56-11:00 | 专题发言 |
侧方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极度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研究 |
李君 |
8 | 11:00-11:04 | 专题发言 |
斜外侧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
胡伟华 |
9 | 11:04-11:08 | 专题发言 |
后路固定对OLIF术后早期融合器沉降的影响 |
陈意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