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01 | 14:30-14:50 | 专题发言 | ACL重建术后的整体康复策略 | 王于领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S-002 | 14:50-15:10 | 专题发言 | ACL的解剖、生物力学特点 | 祁 奇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S-003 | 15:10-15:30 | 专题发言 | ACL重建手术:术式选择与康复考量 | 宋 斌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S-004 | 15:30-15:50 | 专题发言 | ACL重建术后围手术期康复管理临床路径 | 林建华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S-005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ACL重建术后重返运动方案(理论+实操) | 李旺祥 |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S-006 | 16:30-16:50 | 专题发言 | ACL损伤康复中关节活动障碍的手法(理论+实操) | 林科宇 | 广州体育学院 | 
| S-007 | 16:50-17:10 | 专题发言 | 膝关节与平衡评估方法(理论+实操) | 陈 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S-008 | 17:10-17:30 | 专题发言 | ACL重建术后的智能平衡康复(理论+实操) | 马 明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09 | 14:30-15:00 | 专题发言 | 脑卒中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 闫彦宁 | 河北省人民医院 | 
| S-010 | 15:00-15:30 | 专题发言 | 脑外伤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 李奎成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 | 
| S-011 | 15:30-16:00 | 专题发言 | 阿尔兹海默和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 黄富表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 S-012 | 16:10-16:40 | 专题发言 | 帕金森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 陆佳妮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S-013 | 16:40-17:10 | 专题发言 | 慢性疾病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 杨永红 | 四川大学 | 
| S-014 | 17:10-17:40 | 专题发言 | 儿童作业治疗实践指南解读 | 董安琴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14:30-14:35 | 致辞 | 致辞 | 武继祥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 S-015 | 14:35-15:00 | 专题发言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规范化筛查与评估 | 武继祥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S-016 | 15:00-15:25 | 专题发言 | 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弯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 李 哲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S-017 | 15:50-16:15 | 专题发言 | 脊柱侧弯的鉴别诊断 | 颜如冰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18 | 16:15-16:40 | 专题发言 | 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诊疗中的应用 | 王 宇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S-019 | 16:40-17:05 | 专题发言 | 脊柱侧凸 PSSE 之 SEAS理念与原则 | 万 里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S-020 | 17:05-17:25 | 专题发言 | 华西脊柱侧凸规范化康复技术体系建设与实践 | 王 谦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S-021 | 17:25-17:45 | 专题发言 | 生物力学视角下脊柱侧弯的影像学解读与个性诊疗 | 解 益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22 | 14:30-15:30 | 专题发言 | CPPC技术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理论) | 高 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S-023 | 15:30-16:00 | 专题发言 | 基于CPPC核心控制能力的评估(理论) | 魏清川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S-024 | 16:00-16:30 | 专题发言 | 基于CPPC核心控制能力治疗操作(操作) | 魏清川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S-025 | 16:30-17:00 | 专题发言 | 基于CPPC卒中后异常步态的神经学分析与处理(理论) | 江汉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S-026 | 17:00-17:30 | 专题发言 | 基于CPPC卒中后异常步态处理技巧(操作) | 江汉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7:30-18:00 | 答疑 | 课程答疑 
                                                                                                                                                                        
                                                                                                    
                                                                                                    高 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Y-01 | 14:30-14:40 | 青年英文演讲 | White Matter Integrity of Default Mode Network in Patients with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3-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erobic Dance | 朱 奕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Y-02 | 14:40-14:50 | 青年英文演讲 | Effect of cerebellar 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on cognitive-motor dual task control performance in stroke survivors. | 李 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Y-03 | 14:50-15:00 | 青年英文演讲 | Pathological alterations and drug screening in ALS patient-specific iPSC-derived motor neurons | 邓春初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Y-04 | 15:00-15:10 | 青年英文演讲 | Effect of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on Dysphagia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 曾泓辑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Y-05 | 15:10-15:20 | 青年英文演讲 | Abnormal Microglial Synapse Phagocytosis via the C3-CR3 Signaling Pathway Inhibits dmPFC, Contributing to Myofascial Pain Chronicity | 罗美玲 | 山东大学 | 
| Y-06 | 15:20-15:30 | 青年英文演讲 | rTMS for poststroke pusher syndrome: a randomized, patient-blind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 蒙利娇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Y-07 | 15:30-15:40 | 青年英文演讲 |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acy of Motor Imagery-Bas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Combined with Various End-Effectors on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Improvement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 陆蓉蓉 | 复旦大学 | 
| Y-08 | 15:40-15:50 | 青年英文演讲 | Physical exercise promotes white matter repair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post-stroke via boosting Treg cells | 慕雅婷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Y-09 | 16:00-16:10 | 青年英文演讲 | Effects of vagus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cogni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 戴玮讷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Y-10 | 16:10-16:20 | 青年英文演讲 |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of Ferroptosis by bilateral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biogenesis in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 张 昊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Y-11 | 16:20-16:30 | 青年英文演讲 | mCIMT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 and neural remodeling after brain injury by enriching exosomal microRNA-126-3p. | 高蓓瑶 | 中日友好医院 | 
| Y-12 | 16:30-16:40 | 青年英文演讲 | Decrease in walking ability with increas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etween multiple brain areas in Parkinson's disease: A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 朱志中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 Y-13 | 16:40-16:50 | 青年英文演讲 | Effect of Mixed Reality-based Technologies and Exoskeleton Robot on Upper Limb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 谢苏杭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Y-14 | 16:50-17:00 | 青年英文演讲 |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C prevents osteoarthritis by inhibiting chondrocyte apoptosis in articular cartilage | 胡文婕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Y-15 | 17:00-17:10 | 青年英文演讲 |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regulate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and mitochondrial fi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for angiogenesis | 刘慧芳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C-01 | 14:30-14:40 | 病例展示 | 一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 ---循证为本、心肺为基、运动提质、安全回归 | 刘鹏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C-02 | 14:40-14:50 | 病例展示 | 高位脊髓损伤后肌张力增高致呼吸困难1例并文献复习 | 刘然然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 C-03 | 14:50-15:00 | 病例展示 | 一例笑气中毒致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后功能康复进展个案报道 | 潘帅文 | 华润武钢总医院 | 
| C-04 | 15:00-15:10 | 病例展示 | “我的纸飞机"-下肢康复机器人在儿童脑肿瘤术后步行功能障碍恢复的应用个案1例 | 张 韬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C-05 | 15:10-15:20 | 病例展示 |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重症康复-脑出血-意识障碍 | 郭 华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C-06 | 15:20-15:30 | 病例展示 | 男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个案分析 | 张晓宇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 C-07 | 15:30-15:40 | 病例展示 | A型血友病合并运动障碍患儿身心康复的1例病例报道 | 燕 桢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C-08 | 15:40-15:50 | 病例展示 | 一例人工心脏植入术(LAVD)患者围术期精准康复治疗 | 许招娣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C-09 | 16:11-16:21 | 病例展示 | 运用电子喉镜检查技术联合吞咽功能障碍评估量表对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个案报道1例 | 夏 璐 |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医院) | 
| C-10 | 16:21-16:31 | 病例展示 | 一例半年病程PVS患者的促醒-拔管-康复一体化治疗思考 | 李雅丽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C-11 | 16:31-16:41 | 病例展示 | 基于组织病理学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康复诊疗体系 | 刘颜芬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C-12 | 16:41-16:51 | 病例展示 | 多学科集束化气道管理在1例气管切开并发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 范家宏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C-13 | 16:51-17:01 | 病例展示 | 一例脊髓损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及膈肌麻痹患者的呼吸康复 | 邱 响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C-14 | 17:01-17:11 | 病例展示 | 加强腹横肌收缩结合俯卧位牵引对一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患者的康复效果报告 | 罗庆禄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 C-15 | 17:11-17:21 | 病例展示 | 一例超声引导下腕管内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治性腕管综合征的病例报告 | 李宇茜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PL-01 | 08:50-09:20 | 大会报告 | 有组织科研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 董尔丹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PL-02 | 09:20-09:50 | 大会报告 | 患者驱动的医学研究 | 吉训明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 PL-03 | 09:50-10:20 | 大会报告 |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一个以 “伤”救治为特征的优势学科群 | 付小兵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PL-04 | 10:30-11:00 | 大会报告 | 脑瘫外科与康复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 徐 林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 PL-05 | 11:00-11:30 | 大会报告 | 守好两条防线,落实五大处方 | 胡大一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 PL-06 | 11:30-12:00 | 大会报告 | 以价值医疗为导向的康复思维 | 励建安 | 美国科学院国际院士、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PL-07 | 14:00-14:30 | 大会报告 | 智能康复的应用进展 | 岳光辉 | 美国凯斯勒康复医院 | 
| PL-08 | 14:30-14:50 | 大会报告 | 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后腰痛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 岳寿伟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PL-09 | 14:50-15:10 | 大会报告 | 康复医学学科内涵初论 | 周谋望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PL-10 | 15:10-15:30 | 大会报告 | 康复医学发展新趋势 | 李建军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 PL-11 | 15:30-15:50 | 大会报告 | 康复视野下的膝骨关节炎治疗与管理策略 | 刘宏亮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27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植入式和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康复应用与发展 | 潘 钰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 S-028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脊髓损伤康复现状与趋势 | 许 涛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OR-001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经尿道膀胱电刺激治疗逼尿肌收缩乏力的疗效和安全性 | 黄马平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 OR-002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重复经脊髓磁刺激增强小胶质细胞吞噬髓鞘碎片改善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 | 翟晨元 | 苏州市立医院 | 
| OR-003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膀胱容量及顺应性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壁厚度超声测量的影响 | 冉 苒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04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脊髓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遗症康复的初步探索研究 | 夏小雨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OR-005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电活性神经导管“膏药”通过定向电流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 王紫洁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06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运动训练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向神经元传递线粒体对脑梗死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冯一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007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运动功能影响的最佳参数分析 | 刘西纺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 OR-008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脊髓损伤二便及性功能评估中作用的研究 | 王 琰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009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运动训练上调circAnks1b促进Pak2介导的保护性内质网应激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 | 张丽颖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010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rTMS联合EA通过调控miR-539-5p/Sema3A/PlexinA1信号通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 | 王先斌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29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经颅超声技术在脑卒中脑功能检测和神经调控治疗中应用研究 | 吴 毅 | 复旦大学 | 
| S-030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基于脑网络评估的意识障碍精准神经调控研究 | 王萍芝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 OR-011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通过斜板试验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检测揭示意识障碍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韩 旭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012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卒中后运动障碍患者脑结构-功能连接共变的空间特性 | 吴亚男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OR-013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急性期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疗效研究 | 马 惠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014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意识障碍恢复的关键脑皮层位(刺激靶点)于前脑还是后脑?——来自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证据 | 郭永坤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OR-015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 候邦强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 OR-016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不同间隔时间的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预处理对间歇性θ爆发刺激诱导的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可塑性影响的研究 | 戴文骏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17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经颅磁刺激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促醒效果观察 | 姚吴刚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018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基于频谱动态因果模型的卒中后抑郁患者fMRI研究 | 张雪霏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019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脑卒中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与上肢运动功能和1年预后的关系 | 李孝熠 | 东南大学 | 
| OR-020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γ节律振荡对重症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作用: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 周朝生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31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超声刺激:从外周到中枢的临床演变及循证 | 贾 杰 | 复旦大学 | 
| S-032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以意领气”之运动疗法 | 钱宝延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S-033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不同范式fNIRS对慢性意识障碍的评估 | 李 哲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S-034 | 15:00-15:20 | 专题发言 | ERAS理念下围手术期康复进展 | 蔡西国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15:2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35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中国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郭学军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 S-036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呑咽障碍与肺炎康复 | 曾 西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S-037 | 16:30-16:50 | 专题发言 | 悬吊技术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 尚 清 | 河南省儿童医院 | 
| S-038 | 16:50-17:10 | 专题发言 | 中医视角下的脊柱侧弯规范化治疗 | 李彦杰 | 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 | 
| 17:10-17: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39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与康复 | 张长杰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 S-040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周围神经调控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 | 马 超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OR-021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筋针运动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 李永忠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 OR-022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数字化运动疗法对慢性腰痛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 冯 渊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023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不同康复模式对单节段腰椎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 石秀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OR-024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神经阻滞治疗:临床随机对照 | 潘化平 | 苏州九龙医院有限公司 | 
| OR-025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探究肌肉能量技术结合血流限制训练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 陈权军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OR-026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电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荆 潮 | 河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 
| OR-027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体外冲击波疗法对骨不连患者预后影响的疗效观察 | 李明珠 | 四川泰康医院有限公司 | 
| OR-028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基于肌骨动力学与有限元耦合模型的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的生物力学研究 | 吴文杰 | 无锡太湖学院 | 
| OR-029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可穿戴静磁腰带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评价 | 商 澎 | 西北工业大学 | 
| OR-030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基于中医筋骨构架学说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 | 张向东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41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腰痛的分类与康复原则 | 岳寿伟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S-042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关节囊纤维化分子调控机制在关节挛缩中的作用及其体外冲击波干预的初步研究 | 周 云 |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031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基于肌骨超声定位下体外冲击波联合磁振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 张其明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32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肌力训练同步系列站立控制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 雷晓辉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033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乒乓球运动员肩胛骨功能障碍的特征与康复方法研究 | 林义钧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034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联合肌筋膜松解治疗膝OA的疗效及心境观察 | 余丽娟 | 六安市人民医院 | 
| OR-035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M1区 tDCS干预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 | 马瑾瑾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36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对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结局的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张元鸣飞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OR-037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表面肌电特征研究 | 吴熙芃 | 滨州医学院 | 
| OR-038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痛觉改变及潜在机制的研究 | 郑碧娥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39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皮质脊髓束兴奋性特征及tsDCS干预的临床研究 | 马 江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40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基于人工智能的距骨软骨损伤早期诊断 | 丰凡翔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43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基于案例的脑瘫肉毒毒素注射联合活动导向性训练 | 黄 真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 S-044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软骨发育不全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 陈 林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OR-041 | 14:40-14:45 | 口头发言 | 脑瘫患儿吞咽障碍及营养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 赵伊婷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 
| OR-042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269例脑性瘫痪儿童共患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 苑爱云 |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 
| OR-043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上肢智能系统训练对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上肢功能疗效研究 | 徐欢岚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 OR-044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ASD与非ASD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行为能力差异分析 | 陈玉美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OR-045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软机器人外骨骼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惠志崇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OR-046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B细胞亚群核心基因在儿童肥胖和川崎病中的心血管致病作用——一项结合单细胞和转录组数据分析的综合研究 | 陈 媛 | 武汉市武昌医院 | 
| OR-047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以需求为导向对一名患有创伤性高水平截瘫和多发性肢体骨折的儿童进行持续物理治疗:病例报告 | 关韩月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048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的疗效初探: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周兆雯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49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口腔综合干预联合呵护式抚触对NICU早产儿经口摄入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 | 杨 涓 |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 OR-050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基于行为学特征探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发声行为障碍 | 王 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45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事件相关单位在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 赵 澎 | 天津市儿童医院 | 
| S-046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与康复建议 | 杜 青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OR-051 | 16:30-16:35 | 口头发言 | STAT与Gesell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筛查中的相关性分析 | 张水群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052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家庭抗逆力生产机制的质性研究 | 朱俞岚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053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 武 霞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054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急性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儿童的临床转归: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陈宁宁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 OR-055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基于自然发展行为干预的短期家长培训联合行为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 | 李晨曦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 
| OR-056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穴位埋线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小腿三头肌痉挛的康复疗效研究 | 周龙新 | 赣州市人民医院 | 
| OR-057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视觉注意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交中的影响 | 张蓓华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058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震荡呼气正压和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对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研究 | 黄 敏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 OR-059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宏基因和16S rRNA测序数据揭示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 郭海滨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 OR-060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相对聚焦模式冲击波结合超声定位对儿童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的治疗作用 | 元香南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47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意识障碍诊疗进展 | 何江弘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 S-048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神经调控在神经重症康复中的应用 | 陆 晓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61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单一和联合正中神经刺激的小脑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意识障碍患者的影响: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 | 朱博涵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062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联合tDCS对脑卒中后意识障碍促醒的疗效观察 | 杨艳楠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OR-063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PVS患者的促醒-拔管-康复一体化治疗实践思考与分享 | 李雅丽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064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脑电微状态在诊断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及其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邱 岳 | 昆山市康复医院 | 
| OR-065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听觉刺激对意识障碍的诊断价值:脑电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 曾凡硕 | 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 | 
| OR-066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内容预后预测模型的建立 | 王祥龙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067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10Hz 顶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微意识状态患者脑电活动动态调节的影响 | 李艳华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 OR-068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基于fNIRS观察右正中神经磁刺激对微小意识状态患者脑功能连接和促醒的疗效 | 高红亮 | 南京紫金医院 | 
| OR-069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正中神经电刺激与音乐疗法协同作用在脑创伤术后患者促醒及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 | 付培甲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070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无创神经调控在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一项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 高 勇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49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气道廓清技术在ICU呼吸机辅助脱机中的应用 | 吴 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 S-050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重症患者吞咽障碍评定和治疗标准化流程 | 孙强三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 OR-071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重症获得性脑损伤气切患者喉镜辅助下直接拔除气切套管评估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 宋 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 
| OR-072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醒脑开窍”运针法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改善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有效性研究 | 高海晓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OR-073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呼吸训练对气管切开慢性意识障碍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 关晨霞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 OR-074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EIT评价卒中患者呼吸肌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时效性的研究 | 彭晓华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75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体表膈神经电刺激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 | 潘地佳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76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高强度吸气肌训练联合心脏康复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心肺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 琚 芬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77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肺部超声指引下的气道廓清治疗在出血性脑卒中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管理中的应用 | 张 婷 | 遂宁市中心医院 | 
| OR-078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基于腹内压监测的肠内营养方案联合电针治疗对康复科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 | 郭晨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79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中药热奄包疗法联合针刺在神经重症患者腹胀中的应用 | 侯玉昆 | 南京市江宁医院 | 
| OR-080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早期三腔喂养管肠内营养模式在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赵 慧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51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重症患者呼吸与消化的康复评估与干预 | 倪 隽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S-052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基于电阻抗肺成像的呼吸治疗技术在肺康复中的应用 | 潘化平 | 苏州九龙医院有限公司 | 
| OR-081 | 14:40-14:45 | 口头发言 | 基于肺康复的加速康复外科方案(PREP)对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郑 瑜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82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定量超声评估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肺康复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 祖丽皮努尔·阿卜杜萨迪克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83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基于IMB模型的“互联网 + ”呼吸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 龚怡静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 OR-084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吞咽训练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重症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拔管的影响研究 | 李 强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085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体外膈肌起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膈肌功能探讨 | 沈宏华 | 上海市第四康复医院 | 
| OR-086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菌群移植对COPD大鼠肺及肠道功能的治疗效应研究 | 侯伟倩 | 郑州大学 | 
| OR-087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超短波治疗通过抑制BNIP3L、BNIP3和 LC3Ⅱ/Ⅰ的水平减轻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 刘滨维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088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吸气肌抗阻训练联合膈神经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吸气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 唐美琳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 OR-089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中国居民肺癌的疾病负担和康复需求及其危险因素变化:1990-2050年的分析与预测 | 赖西癸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090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呼吸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 王宏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53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湘雅社区——家庭心脏康复程序初步探索 | 刘遂心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S-054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心肺运动负荷试验在自律神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 曹鹏宇 | 南京医科大学常州医学中心 | 
| OR-091 | 16:30-16:35 | 口头发言 | HIIT和MICT对小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 龙玉琼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OR-092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肝移植患者术后康复干预对心肺功能及肌少症的影响研究 | 张春岩 | 吉林大学 | 
| OR-093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Effect of 3-day preoperative 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eart Valve Surgery: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China | 罗泽汝心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094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术前康复干预对开胸瓣膜手术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 伍皓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95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比中强度持续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心肺适能影响 | 郭 桦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 OR-096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婴儿心脏康复初探:1例大龄婴儿大动脉调转术后病例分享 | 邓红俊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 OR-097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围术期心肺康复联合心理干预对肿瘤外科手术患者心肺功能、营养状态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 刘梦娜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098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智慧医疗体系下的主动健康管理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 刘若云 | 北京体育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 OR-099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老年患者肌少症和EEF1E1相关的肌细胞衰老 | 陈梓馨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OR-100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肺功能综合训练联合电动起立床治疗对高位脊髓损伤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及预后的疗效观察 | 徐凯月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55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康复领域的应用与转化创新 | 丛 芳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 S-056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智慧运动康复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廖麟荣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 OR-101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数字疗法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 李 晓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 
| OR-102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动作执行及模仿时人类镜像神经元网络皮质激活的影响:基于fNIRS技术 | 崔 尧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 OR-103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基于可穿戴数字健康技术的预康复对改善肾移植患者身体功能和临床益处的有效性研究 | 姚波暖 |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104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基于外部干扰的运动失稳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及步态的影响 | 李 岩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 OR-105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基于空间Simon任务范式探讨虚拟镜像视觉反馈游戏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 | 冯 冰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 
| OR-106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手部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大脑感觉运动皮质激活的研究 | 徐 泉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 OR-107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仿踝外翻肌拉力带对脑卒中摆动期髋膝踝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 | 刘慧元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08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穴位灸法联合悬吊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 张桂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09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基于闭环理念的气电驱动软体康复手套联合低频rTM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刘鹏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10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脑梗死后执行功能障碍的筛查诊断及TMS对其的疗效:一项随机对照fNIRS研究 | 刘远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57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Theta爆发式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 刘丽旭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 S-058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意识障碍的康复治疗与思考 | 王宏图 | 天津市环湖医院 | 
| OR-111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不同类型运动对右侧脑损伤(RHD)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 黄富表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 
| OR-112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HD-tDCS预调控iTB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沈 滢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13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动态腕手矫形器应用于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疗效 | 黄崧华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114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经颅磁刺激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徐雪迪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15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及脑自发活动的影响 | 叶子莹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116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双侧上肢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 邢宁馨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OR-117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高-低频交互rTMS对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及血清BDNF、proBDNF、BDNF/proBDNF表达的影响 | 黄 媛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 OR-118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多学科协作临床康复一体化模式下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 | 韩小钗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119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重建生活为本”模式下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 | 肖梓豪 |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 
| OR-120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小脑间歇性θ爆发式磁刺激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静态平衡和步行功能的影响 | 李 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59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女性盆底健康问题 | 谢臻蔚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 
| S-060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宫颈癌术后排便障碍的康复治疗 | 吕少萍 |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 | 
| OR-121 | 14:40-14:45 | 口头发言 |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抑郁风险预测模型 | 朱丽萍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 OR-122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激活骶骨S1-S3联合盆底肌筋膜手法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疗效观察 | 胡金娜 | 浙江大学 | 
| OR-123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足底胫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膀胱过度活动临床疗效观察 | 吕婷婷 |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公利医院 | 
| OR-124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不同动作对阴道动态压力的影响 | 徐 俊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OR-125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球囊扩张训练对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的临床疗效的研究 | 欧 毅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126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早期康复介入对于围产期女性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 杨 静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127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筋膜手法松解分娩术后疤痕对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康复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罗华超 |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28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基于脑肠轴的腹针联合盆底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卒中后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 李思成 |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中西省职业病医院) | 
| OR-129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对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影响研究 | 李 娟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30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核心肌群的超声特征及 与尿失禁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郑逸逸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61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注射治疗 | 宋海新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 S-062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尿流动力学检查与结果解读 | 江浩清 |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 
| OR-131 | 16:30-16:35 | 口头发言 | 经皮胫神经电刺激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影响 | 吴 洁 | 徐州市康复医院 | 
| OR-132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功能性磁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女性大脑血流动力学与脑功能连接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 蔡丝妍 | 苏州大学 | 
| OR-133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脊髓损伤和圆锥马尾损伤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差异性研究 | 彭书聪 | 复旦大学 | 
| OR-134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肉毒毒素在神经源性尿失禁中的应用 | 黄马平 | 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 
| OR-135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尿道球囊扩张改善脊髓损伤后排尿困难的疗效观察 | 魏 慧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OR-136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中国中老年妇女盆底肌肉异常收缩因素分析与纠正措施疗效研究 | 李嫜洁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 
| OR-137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经颅与外周磁刺激在盆底康复中的应用 | 陈尚杰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 OR-138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探索膀胱感觉功能:系统分析与最新研究进展 | 任艺菲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 OR-139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浅谈骶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的效果观察 | 石 慧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140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从足三阴经筋论述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治 | 曾敏桂 | 江门市中心医院 |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63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瞬目反射在意识障碍分类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 吴 文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S-064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近红外成像在认知障碍评定中的范式设计与应用 | 吴 霜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141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脊髓损伤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预测模型建立 | 许建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42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CMAP scan MUNE在肌少症诊断中的应用 | 纵 亚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 OR-143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反应性脑电联合睡眠纺锤波对高频rTMS靶向DLPFC联合小脑刺激对意识障碍促醒疗效的评估 | 冯 枫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44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fNIRS-TMS-sEMG在评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危险因素中的应用:一项回顾性观察性队列研究 | 张 谦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145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基于肌骨超声探讨内热针对肩袖损伤疼痛和冈上肌弹性的影响 | 林瑞珠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 OR-146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不同频率rTMS治疗重度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研究 | 王 红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47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等速肌力评估数据在脑卒中患者步态偏差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 王虎军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148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不对称步态老年人的步态参数分析 | 姜雯君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149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超阈值前庭电刺激在跨越障碍物时诱发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保守步态策略 | 谢浩宇 | 苏州市立医院 | 
| OR-150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基于深度学习的脑卒中多模态信息融合与下肢外骨骼动作识别研究 | 陈泽健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65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TMS应用于意识障碍的评估 | 袁 华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S-066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三维运动分析在康复评估中的应用 | 王丛笑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151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步态与足底压力特征分析 | 胡 旭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52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脑损伤后患者上肢痉挛的可行性 | 陈港琳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153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基于fNIRS对卒中后复合障碍患者脑激活及脑网络特征的研究 | 张 静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154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中文版综合协调量表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 陈新元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55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基于上肢任务的脑卒中早期患者恢复进程中大脑皮层功能重组特征:一项fNIRS纵向研究 | 张玉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156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基于协同作用探讨拇外翻对老年人在步态中的神经肌肉控制影响 | 刘燕燕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OR-157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基于ICF-RS的脑卒中住院康复患者功能水平与医保管理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 孙倩倩 | 襄阳市中心医院 | 
| OR-158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基于fNIRS检测dlPFC激活状态评估PSD疗效的试验研究 | 袁海峰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159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微血管成像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李开庭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60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基于视觉信号量化分析的PSCI患者认知功能临床评估 | 张 琪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67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认知康复非药物干预的策略研究进展与技术运用 | 邵伟波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 
| S-068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现状 | 陈卓铭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61 | 14:40-14:45 | 口头发言 |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讨高血压对认知障碍的影响 | 李弯月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OR-162 | 14:45-14:50 | 口头发言 | 小脑在卒中后失语恢复中潜在作用 | 丘卫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163 | 14:50-14:55 | 口头发言 | 基于超声评估针刺治疗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评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 李 眺 | 珠海市人民医院 | 
| OR-164 | 14:55-15:00 | 口头发言 | 头针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 范 琦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165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高频rTMS广泛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工作记忆和认知症状: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 刘远文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166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基于汉语声调特征的语音感知神经机制对语言康复的思考 | 张晓彤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 
| OR-167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探讨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视空间注意能力的相关性: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李诗珏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68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经耳迷走神经刺激和迷走神经磁调控对健康人皮层兴奋性的影响:一项功能性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 王志勇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69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卒中后失语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RNA及mRNA表达谱分析 | 席艳玲 |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 
| OR-170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AD易感基因与老年人认知功能、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及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 杨 茜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5:30-15: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69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神经认知障碍的循证康复实践—WHO痴呆康复干预解读 | 谢欲晓 | 中日友好医院 | 
| S-070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语言规范培训基地建设经验交流 | 温红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171 | 16:30-16:35 | 口头发言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中枢效应的研究 | 陈颂玲 | 江门市中心医院 | 
| OR-172 | 16:35-16:40 | 口头发言 | 学龄前儿童体适能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 | 周兆雯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73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粤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温小莉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 OR-174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基于fNIRS初探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作用及神经语言网络恢复机制 | 甘 莉 | 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 | 
| OR-175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吞咽运动想像可以激活参与吞咽动作执行的关键感觉运动皮质区 | 林 拓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OR-176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颏下超声评估岩田法改善 吞咽障碍患者舌骨上肌群肌肉力量的有效性 | 王 欣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177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物质循环脑调控技术(BRT-SC)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 杜 景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78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体感游戏联合经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 李小宏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79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戴玮讷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80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分析 | 张子豪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7:20-17: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71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健康中国下康复护理发展与思考 | 谢家兴 |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 
| S-072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科研创新助力专科护理发展 | 李慧娟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181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基于最佳证据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管理指导流程图的构建 | 赵园园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OR-182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脑损伤后气管切开伴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敏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安德连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OR-183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说话瓣膜在气管切开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 李晓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184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改良版容积-粘度吞咽测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 陈 玲 |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 | 
| OR-185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脑卒中患者ICU-康复过渡期多学科照护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李思敏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186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长期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套管更换护理策略的证据总结 | 刘 瑜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OR-187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规范化气道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功能中的疗效观察 | 王 丽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188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基于肺内振荡及肺扩张新技术的气道廓清方案在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徐 萍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89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FOIS量表指导下的个体化吞咽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恢复效果的研究 | 任桂茹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190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一例真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病人的护理 | 黄春霞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73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临床康复一体化与康复护理 | 李红玲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 S-074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神经源性直肠的管理 | 邹朝君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 OR-191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基于RE-AIM框架评估互联网+康复护理服务在老年人中实施的促进和阻碍因素:一项质性研究 | 王海霞 | 山东大学 | 
| OR-192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基于PISETI管理模型的康复期患者的跌倒管理应用效果 | 牛 丹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93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基于"REASON"模型在脑卒中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刘 静 | 眉山市人民医院 | 
| OR-194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规范化康复评估流程在神经源性直肠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 徐振美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195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定时节律三维旋进式振动疗法调节卒中后便秘患者肠道生物钟的研究 | 毛二莉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96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医护治一体化的延续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 杨俊宇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97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心肺康复护理对肺部感染的脊髓损伤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 靳美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198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间歇导尿联合ADOPT问题解决模式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 司晓坤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199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基于体验护患协同设计在脑卒中康复期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 廖 阳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200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基于PERMA模式的作业治疗在脑卒中伤残患者中的应用 | 高玉芳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75 | 14:00-14:20 | 专题发言 | 提升康复医学住培质量的探讨 | 王楚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S-076 | 14:20-14:40 | 专题发言 | 康复教育思政融入 | 翟 华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S-077 | 14:40-15:00 | 专题发言 | 立足国家卫健委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加强康复医学人才培养 | 杨延砚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OR-201 | 15:00-15:05 | 口头发言 | “健康中国”背景下本科生的“体康融合”交叉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 段晓琴 | 吉林大学 | 
| OR-202 | 15:05-15:10 | 口头发言 | 本科生医学教育中的虚拟现实:通过以肩关节治疗为重点的案例教学提高参与度和知识保留率 | 何 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203 | 15:10-15:15 | 口头发言 | 基于Mini-CEX测评的Teamwork模式在康复治疗教学中的应用 | 陈 娜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04 | 15:15-15:20 | 口头发言 |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习生体面劳动感知与就业意向关系研究 | 何雪常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05 | 15:20-15:25 | 口头发言 | 《康复医学》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与OBE教学实践 | 刘鹏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06 | 15:25-15:30 | 口头发言 |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康复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 黄旭明 |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07 | 15:30-15:35 | 口头发言 |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赵丽晶 | 吉林大学 | 
| OR-208 | 15:35-15:40 | 口头发言 | 康复治疗学本科生“三进式”科研培育模式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 赵碧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 
| 15:40-15:5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78 | 16:00-16:20 | 专题发言 | 夯实基础,强化临床,做好住培带教 | 宋鲁平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 
| S-079 | 16:20-16:40 | 专题发言 | 人工智能背景下康复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探究 | 万春晓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 OR-209 | 16:40-16:45 | 口头发言 | 专科护士主导的“1+1+X”协同服务模式在脊髓损伤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张亚妮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10 | 16:45-16:50 | 口头发言 | 基于“四真三化”应用型课程建设《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 李 敏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11 | 16:50-16:55 | 口头发言 | 导师制联合混合式“D-P-C”教学模式在康复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 宋甜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12 | 16:55-17:00 | 口头发言 | “以赛促学”联合“五个一”教学模式 在康复治疗实习教学中的探索 | 邱 响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13 | 17:00-17:05 | 口头发言 | mini工作坊联合SP教学模式在康复功能评定学课程中的应用 | 彭晓华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14 | 17:05-17:10 | 口头发言 | 基于混合式教学联合SP/OSCE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改初探:以《心肺物理治疗》为例 | 曾 庆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215 | 17:10-17:15 | 口头发言 | 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实习前后专业认同程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调查 | 彭婧越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 OR-216 | 17:15-17:20 | 口头发言 | 探究巴林特小组“雕塑”模式对康复治疗专业规培学生在医院临床轮转期间共情能力和复原力的影响 | 荣悦彤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OR-217 | 17:20-17:25 | 口头发言 | 问题导向学习法结合案例学习法在语言治疗学实习中的应用 | 李咏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18 | 17:25-17:30 | 口头发言 | 医疗风险防范教育在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 时 惠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17:40-17:5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80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康复医学科建设与实践 | 冯晓东 |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 | 
| S-081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强康复体系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 胡才友 |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 
| OR-219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2021-2023年北京市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分析 | 刘小燮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OR-220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基于Citespace分析的中国产业康复发展现状 | 张金龙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22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综合医院重症患者康复策略研究与实践 | 王宏斌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2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癌症的康复展望 | 肖明远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223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康复科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研究 | 余佳丹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 OR-22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康复治疗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探讨 | 徐源溢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22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中国新时代之康养建设思考 | 胡倡宾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22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以医疗数据提取为抓手的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的提升管理 | 温 莎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 OR-227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基于智慧医疗的O2O模式在预防康复护理单元患者跌倒的应用研究 | 王艳玲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28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基于康复胜任力架构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培养初探 | 陈 易 | 南昌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 OR-229 | 09:30-09:35 | 口头发言 | 康复治疗师岗位胜任力重要性调查研究 | 张芳芳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 OR-230 | 09:35-09:40 | 口头发言 | 我国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服务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 | 董仁卫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 OR-231 | 09:40-09:45 | 口头发言 | 徐州地区脑卒中致残患者康复需求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项 洁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232 | 09:45-09:50 | 口头发言 | 多学科协作下的中医康复实践与创新的SWOT分析 | 丛文娟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233 | 09:50-09:55 | 口头发言 | 三甲综合性医院基于中医-营养-康复学科整合的“大康复”模式初探 | 周 君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82 | 10:00-10:20 | 专题发言 | 内修为本,外助为翼我们的学科发展之路 | 王宝兰 |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S-083 | 10:20-10:40 | 专题发言 | 以有组织的科研推动康复医学高质量发展 | 罗 军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234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五位一体康复模式的创新三级康复网络建设体会 | 陈尚杰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 OR-235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蔡琳玲 |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36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综合绩效管理为核心,建立三甲医院体系下康复治疗学科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探讨 | 毛世刚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 OR-237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基于DIP付费改革背景下综合医院康复学科发展建设思考 | 李连起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 
| OR-238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提升康复专科医院中康复治疗效能的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 陆佳妮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239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轮班工作对中国护士疲劳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一项观察性研究 | 安 冉 | 四川大学 | 
| OR-240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探索康复团队协作模式在神经内科早期床旁康复的应用 | 熊 婷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 OR-241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康复设备使用效益分析探索与研究 | 侍伟伟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242 | 11:20-11:25 | 口头发言 | 医康融合理念下的康复医学科与多学科联合诊疗 | 秦可菁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医院 | 
| OR-243 | 11:25-11:30 | 口头发言 | 基于ERAS理念下的数智化康复一体化平台建设与临床实践 | 游 菲 | 武汉市中心医院 | 
| OR-244 | 11:30-11:35 | 口头发言 | 2002-2022年国内外体医融合领域文献可视化分析 | 吴天宇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三亚康复疗养中心 | 
| OR-245 | 11:35-11:40 | 口头发言 | 无陪护管理模式在老年康复病房的应用效果 | 章文文 | 宁波市康复医院 | 
| OR-246 | 11:40-11:45 | 口头发言 | 浅析收治CMI值高的病种对康复医学科发展的影响 | 闫平平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247 | 11:45-11:50 | 口头发言 | 基于设备状态信息的康复科护理设备运行效率评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王宏雄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 OR-248 | 11:50-11:55 | 口头发言 | HealthVcan系统在康复治疗上的管理与应用 | 高 诚 | 徐州仁慈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84 | 14:10-14:40 | 专题发言 | 炎症反应与疾病 | 姜 勇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S-085 | 14:40-15:10 | 专题发言 | 医用仿生材料老化早期荧光检测及服役寿命预测 | 吕 超 | 北京化工大学/郑州大学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86 | 15:10-15:30 | 专题发言 |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版) | 魏 全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S-087 | 15:30-15:50 | 专题发言 | 婴幼儿和儿童患者的呼吸康复 | 江 山 | 中日友好医院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88 | 15:50-16:10 | 专题发言 | 脑卒中后运动、认知障碍的康复与机制研究 | 郑海清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 S-089 | 16:10-16:30 | 专题发言 | 脑机接口技术在意识障碍康复临床应用进展 | 张 杨 | 山东大学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94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帕金森病患者吞咽障碍康复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 张巧俊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S-095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整体姿势调整在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 王宝军 | 包头市中心医院 | 
| OR-249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背侧海马NR2B亚基在间歇性θ短阵脉冲磁刺激调节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吴 翔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OR-250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fNIRS 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平衡控制下的皮层血液动力学反应 | 蒋自牧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5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后倾Pusher综合征的康复1例报道 | 怀志刚 | 吉林大学 | 
| OR-25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自闭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的前额叶功能差异:基于近红外光谱研究 | 涂顺顺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253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基于fNIRS探究双任务范式下进行下肢柔性外骨骼机器人联合认知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 王 斌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 OR-25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与健康人脑功能差异的横断面研究 | 谢 诚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 OR-25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沉浸式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中枢传导时间的影响 | 朱 宁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 OR-25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新型基于肌电信号引导的视觉生物反馈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 张晋雯 | 中国医科大学 | 
| OR-257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末端驱动式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 | 李晓婉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58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基于运动想象足踝脑机接口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影响及机制研究 | 翟晓雪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96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痉挛与挛缩 | 张锦明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S-097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康复环境下基于多感官整合的BCI发展现状及康复后运动替代的展望 | 王永慧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OR-259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体外冲击波在治疗肌肉不同初长度下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疗效 | 蒋留军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260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体外冲击波联合rTMS对脑卒中患侧下肢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卢利军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 | 
| OR-261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小脑蚓部iTBS刺激在反应性平衡控制中对外周肌肉和皮层活动的影响 | 桂尘璠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262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iTBS刺激左前额叶背外侧探究额迷走神经网络的作用研究 | 陈婷婷 | 广州体育学院 | 
| OR-263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小脑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的疗效: 一项临床试点研究 | 曾 庆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264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mCIMT 联合左侧Dlpfc-iTBS提高轻中度损伤脑卒中患着上肢运动功能 | 华 艳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265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对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恢复的影响 | 刘玲玉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266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联合运动想象和运动尝试的BCI康复系统对卒中后运动康复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袁子文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67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MI-BCI干预联合iTBS强化运动感觉神经网络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 蒋咏春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 
| OR-268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双侧小脑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 肖懿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098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全膝关节置换康复研究新进展 | 宋振华 | 海口市人民医院 | 
| S-099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因学分析及康复对策 | 郑遵成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269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针刀松解黄韧带联合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 陈立早 | 长沙市中心医院 | 
| OR-270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 王 谦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27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深层肌肉刺激仪联合传统康复治疗策略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分析 | 俞沁圆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27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前交叉韧带术后重返运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脑网络特征的初步研究 | 宋红云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 PU-3844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超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早期个性化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 李 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 OR-27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矫形鞋垫联合运动训练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的疗效观察 | 孙华明 | 南京市江宁医院 | 
| OR-27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综合康复治疗对血友病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观察 | 唐新亚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OR-27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术后负重时间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 | 邢 浩 |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 
| OR-277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颈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疗效 | 胡 婷 | 成都第一骨科医院 | 
| PO-153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掌指关节RMF支具对屈肌腱I/II区断裂术后手功能的影响 | 陈 威 |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00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肌骨康复新进展 | 叶超群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 
| S-101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骨科疾病康复治疗的安全性评估及管理策略 | 许建文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79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探究距下关节正常的髌股关节疼痛女性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 林熙凯 |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 
| OR-280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低强度激光联合静态渐进性牵伸治疗大鼠膝关节僵硬的研究 | 张 鑫 | 四川省骨科医院 | 
| OR-281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数字化跑台虚拟现实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 徐雪迪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82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可视化针刀松解联合膝关节腔臭氧灌洗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 | 巩浩然 |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 | 
| OR-283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运动训练可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改善老年大鼠骨质疏松 | 尹林伟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84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器械辅助软组织松动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 苏 浩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 OR-285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电容电阻电转移疗法与手法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的疗效对比 | 冯 臣 |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 OR-286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Otago运动训练结合阿法骨化醇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腰背疼痛及躯体平衡的影响 | 唐凤娟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287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rTMS联合rPMS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股四头肌肌源性肌肉抑制(AMI)的疗效观察 | 胡康杰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OR-288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恐惧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疗思路探讨 | 李 澎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02 | 08:00-08:30 | 专题发言 | 康复科研新热点:医工交叉 | 岳寿伟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 S-103 | 08:30-09:00 | 专题发言 | 医工结合与康复产业化 | 王雪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S-104 | 09:00-09:30 | 专题发言 | 无创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 | 许敏鹏 | 天津大学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交流与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05 | 09:40-10:10 | 专题发言 | 运动障碍康复中的脑机接口关建技术 | 徐 鹏 | 电子科技大学 | 
| S-106 | 10:10-10:40 | 专题发言 |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及智能康复技术 | 徐舫舟 |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光电科学与技术学部 | 
| S-107 | 10:40-11:10 | 专题发言 | 脑机接口技术及其在康复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 金 晶 | 华东理工大学 | 
| 11:10-11:20 | 讨论点评 | 交流与讨论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08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体外冲击波在康复科应用现状及展望 | 马跃文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S-109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康复治疗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 | 沈 滢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89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樊 涛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290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治疗肩袖损伤中的策略与技巧:一项病例报告 | 韩 昆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9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姑苏约束性站立训练任务改善立位姿势控制的皮质机制研究 | 康湘莲 | 苏州市立医院 | 
| OR-29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中枢联合外周磁刺激对痉挛型偏瘫患儿精细功能的影响 | 吴 野 | 徐州市对口支援新疆奎屯市工作组 | 
| OR-293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疗效和中枢重塑机制研究 | 冯雨桐 |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 OR-29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tsDCS联合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和静态平衡的影响 | 吴少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29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初级感觉皮层iTBS干预对慢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 程 雪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29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iTBS术前干预在改善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 何任红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OR-297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吞咽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 曾 明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 OR-298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应用fNIRS检测卒中后双侧肢体等速肌力训练下患者脑功能激活特征的临床研究 | 雷晓辉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10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肌骨康复中的理念更新与思考 | 郄淑燕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S-111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老年运动处方的设计 | 林 坚 | 浙江医院 | 
| OR-299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背外侧前额叶iTBS增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的功能连接缓解慢性腰痛的发生 | 杨佳佳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00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基于AI指导的远程核心训练对于CLBP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一项数字模拟研究 | 郑满旭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OR-301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重复外周磁刺激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 刁颖修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02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虚拟现实训练在慢性腰痛患者中应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 李 苒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303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探讨成对关联皮质脊髓运动神经元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 陈 琳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304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推拿机械臂改进 | 侍伟伟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OR-305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重复外周磁刺激快速缓解颈腰痛的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研究 | 吴相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306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 惠鹏生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307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放散式体外冲击波通过lncRNA H19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康 楠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08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双靶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 史祥玉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12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老年康复现状、需求及对策 | 谢 青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 S-113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神经认知障碍诊断的研究 | 康治臣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 OR-309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认知-姿势控制双任务训练干预对老年腰痛患者姿势控制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 | 葛 乐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10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疲劳:一项随机对照探索性研究 | 张东云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31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虚拟现实训练对养老机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 孙志成 |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 | 
| OR-31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高压氧对老年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 尹正录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 OR-313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双靶点HD-tDCS对MCI执行功能与姿势控制的影响 | 俎 垚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1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常州市社区老年人主观视力减退与认知功能和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 崔雪莲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OR-31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社区老年人认知衰退影响因素探究及预认知障碍窗口期认知域分析 | 韩诗雨 | 郑州大学 | 
| OR-31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老年后循环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 | 何 佳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17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针刺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视空间单侧忽略的疗效观察 | 林小东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318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有无心血管疾病状态下中老年人睡眠时间与跌倒不同关联: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纵向研究(CHARLS)的结果 | 宋培玉 |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14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记忆和运动障碍的主动康复干预 | 靳令经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 | 
| S-115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超声在膝关节OA中的应用及研究 | 白定群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19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脑卒中“评-治-教”智慧化康复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营初探 | 曾国锋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20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通过老年人步态特征预测跌倒风险的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模型构建 | 姜雯君 |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山医养中心) | 
| OR-321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中国中老年肢体残疾人抑郁预测模型 | 沈炼伟 | 山东大学 | 
| OR-322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端粒长度与肌少症相关特征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胡倡宾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323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基于呼吸训练与中西医结合内脏松弛技术对中老年胃肠术后 PGD患者的疗效分析 | 郑银花 | 吉林大学 | 
| OR-324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基于机器视觉的步态分析在识别老年衰弱中的应用 | 王任杰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OR-325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社区中老年人共病模式与身体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 黄丽萍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OR-326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血流限制训练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肌力与躯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 朱家驹 | 东北师范大学 | 
| OR-327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社区老年人空腹血糖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异常与肌力减少症和肌肉减少症的关系 | 章 稳 | 天津医科大学 | 
| OR-328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感觉障碍对老年人神经精神症状的影响:社会孤独的中介作用和社会剥夺的调节作用 | 李慧怡 | 暨南大学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16 | 08:00-08:20 | 专题发言 | 生物相分离在调控关键生长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 周以侹 | 浙江大学医学院 | 
| S-117 | 08:20-08:40 | 专题发言 | 微重力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 陈 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OR-329 | 08:40-08:45 | 口头发言 | 间歇性爆发性θ波刺激通过Cry1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对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乔晨烨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 
| OR-330 | 08:45-08:50 | 口头发言 | 脑损伤后功能恢复与神经元微环境 | 钟玉华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 OR-331 | 08:50-08:55 | 口头发言 | 红景天苷通过调控巨噬细胞脂肪酸代谢促进缺血后血管新生 | 游柏阳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 OR-332 | 08:55-09:00 | 口头发言 | CXCL10/CXCR3介导的神经炎症驱动丘脑丝氨酸代谢重编程促进脊髓损伤神经病理性疼痛 | 曾 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OR-333 | 09:00-09:05 | 口头发言 | 血管生长素在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脑缺血后神经修复中的机制研究 | 张安静 |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 
| OR-334 | 09:05-09:10 | 口头发言 | 微重力通过改变FOXP1的染色体三维构象促进运动神经元的成熟 | 陈 红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OR-335 | 09:10-09:15 | 口头发言 | 重复经脊磁刺激促进Axl介导的小胶质细胞胞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 伍 琦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36 | 09:15-09:20 | 口头发言 | 运动训练通过5-HT/5-HT2AR通路诱导移植NSCs分化促进脑缺血小鼠的运动功能恢复 | 何 中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 OR-337 | 09:20-09:25 | 口头发言 | rTMS通过调控运动皮层Drp1改善线粒体分裂融合异常缓解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 孙晓龙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338 | 09:25-09:30 | 口头发言 | 沉默lncRNA MIAT靶向miR-874-3p/ATF3轴减轻CIRI后神经元铁死亡 | 赵一瑾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 09:30-09:4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 编号 | 时间 | 类型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 S-118 | 09:50-10:10 | 专题发言 | 肌腱粘连的成因解析与防治 | 刘 珅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 
| S-119 | 10:10-10:30 | 专题发言 | FGF信号与脊柱发育及退变 | 谢杨丽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OR-339 | 10:30-10:35 | 口头发言 | 骨骼肌源性MALAT1在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NASH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熊筱璐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OR-340 | 10:35-10:40 | 口头发言 | 炎性滑膜成纤维细胞代谢调控机制及其在骨关节炎防治中的作用 | 旷 梁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OR-341 | 10:40-10:45 | 口头发言 | 纳米微泡化超声耦合剂高效实现深层的无创给药 | 韩晓宇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42 | 10:45-10:50 | 口头发言 | 适度应力运动调控ULK1/FUNDC1低氧线粒体自噬抗软骨细胞焦亡和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 尚星茹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 OR-343 | 10:50-10:55 | 口头发言 | 应力性骨折修复机制研究 | 谢杨丽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OR-344 | 10:55-11:00 | 口头发言 | 细胞内压调控骨细胞树突结构形成的机制研究 | 王小环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OR-345 | 11:00-11:05 | 口头发言 | 过度应力抑制STUB1对ENH的泛素化降解加速软骨细胞衰老在骨关节炎中的机制研究 | 陆宇珩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OR-346 | 11:05-11:10 | 口头发言 | 低强度脉冲超声通过钙信号调控软骨细胞自噬缓解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 管梦桐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 OR-347 | 11:10-11:15 | 口头发言 | 外泌体来源的GAS6以非细胞自主方式调控肌肉损伤后ECM重构及再生修复的机制研究 | 康 夏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 OR-348 | 11:15-11:20 | 口头发言 | 基于前扣带皮层P2X4R-BDNF-TrkB的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互作在肌筋膜疼痛慢性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梁雅楠 | 山东大学 | 
| 11:20-11:30 | 讨论点评 | 讨论与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