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多鸟”——严重多发病毒疣的治疗2例
王扬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Case1
患者为38岁男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十余年,2014年开始口服他克莫司,早晚各一片。2016年5月开始出现手足部疣体,因免疫力低下,短时间内逐渐增多;期间冷冻处理数次,效果一般;曾用中科院药膏派特灵,派特灵使用之前需刮除增厚的角质,患者因为血小板减少经常会出现流血不止现象,反复数次后症状越来越重。也曾就诊于当地门诊使用自配药物、艾灸、中药泡脚、口服阿维A胶囊三个多月,效果欠佳;多年求医路,患者已经出现了轻度的抑郁症状,而手足部疣体却没有丝毫改善。2021年7月,患者到我院就诊。体格检查显示双足背、足底、足趾、趾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密集成片的、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的、红褐色疣状物。双手多指端可见红斑、脱皮、增厚的角质环。
患者使用专利热疗装置(专利号ZL 200720185403.3,中国医科大学)治疗患者右脚上的一个目标病变。治疗方案是在第1、2、3、17、18、25和31天接受45℃的局部热疗1小时/天,然后每周一次,共30次。同时,每周三次将5%咪喹莫特乳膏局部应用于靶皮损。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皮肤损伤开始变平并缩小。六个月后,脚底的皮肤损伤全部清除。8个月后,全身皮肤病变基本消退。到目前为止,皮肤损伤没有复发。
Case2
一名28岁的男性患扁平疣8年,数量和大小逐渐增加。一开始,他注意到左脚踝上有一个扁平的丘疹。渐渐地,他的腿上出现了更多类似的损伤。他接受了激光(2次)、局部咪喹莫特(1个月)和口服药物(溶菌酶片,150mg/天,4.5个月)的治疗,但均无效。更糟糕的是,病变逐渐扩散到腹部、臀部、手部、颈部和面部。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患者大腿左侧皮损处行病理活检,皮损切除三天后,其余位置皮损开始变平并缩小。一个月后,周身皮损基本消退,随访3个月后无复发。